170 likes | 330 Views
教育发展与学校改革 —— 现状与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 钟秉林 2013 年 6 月 4 日 ● 黄岛 blzhong@bnu.edu.cn. 讲什么. 一 . 发展成就显著,改革取得突破 二 . 主要矛盾转化,质量问题凸显 三 . 工作重心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四 . 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教育发展与学校改革. 发展成就显著,改革取得突破 1. 规模 急剧扩大 中小学、幼儿园: 40 多万所, 2 亿多学生 高教毛入学率: 30% ,高考录取率: 75% 2. 效益 显著提高
E N D
教育发展与学校改革—— 现状与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 钟秉林 2013年6月4日 ● 黄岛 blzhong@bnu.edu.cn
讲什么 一. 发展成就显著,改革取得突破 二. 主要矛盾转化,质量问题凸显 三. 工作重心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四. 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教育发展与学校改革 • 发展成就显著,改革取得突破 • 1.规模急剧扩大 • 中小学、幼儿园:40多万所,2亿多学生 • 高教毛入学率:30%,高考录取率:75% • 2.效益显著提高 • 校均学生规模:↑,生师比:↑ • 3. 经费平稳增加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 • 2012年:4%( 2.2万亿)
一. 发展成就显著,改革取得突破 4. 结构不断优化 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学校层次类型结构 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结构 5. 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人才培养体制 招生和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6. 学校功能充分发挥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服务
教育发展与学校改革 二、主要矛盾转化,质量问题凸显 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教育迫切需求 与 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社会公众接受教育心理预期值迅速变化 激烈竞争态势、教育收益率、传统文化观念 ● 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长期积累 硬件、软件建设,师资队伍,传统、文化、校风学风 ● 矛盾凸显、下移(非理性竞争) 办班热、辅导热、择校风、条子生、考试移民、考试舞弊
二. 主要矛盾转化,质量问题凸显 热点难点问题 1.人才培养 ● 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竞争压力过大 身体素质下滑,安全问题突出 ●教育质量与人才评价制度、考试制度、课程改革 ★使每个孩子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快乐健康成长 2.教育公平 ● 机会均等:区域差异、阶层差异,弱势群体 ●公平与效率;均衡发展与精英教育 ★量的公平 → 质的公平;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育发展与学校改革 三、工作重心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 中国已经在规模上全方位地成为世界教育大国 ●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如何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质量) 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公平) 如何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国际化) ★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 —— 建设教育强国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国际化
三. 工作重心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 ↓ 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发展 ★ 提高教育质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关键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教育发展与学校改革 四、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 1. 先进的教育观与教育价值观 教育本质、教育目标 、教育规律 2. 现代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孩子身心发展和成才规律 学生个性、特长发挥,多样化、个性化培养 3. 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和多元化的质量观 时代内涵、阶段发展规律、市场多样化需求
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4.科学的发展观 ●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改革促发展 ● 内涵发展:育人:根本任务,质量:声誉载体、生命线 ● 协调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速度(节奏) ●特色发展: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 ● 和谐发展:师生为本、管理文化、校园文化 ●统筹兼顾:抓住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 知难、行更难;遵循规律、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 培养内容 课程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校本课程 教学资源研发 3. 培养方式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学为主,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布局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4. 培养条件:经费、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 • 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 1. 师德建设 2. 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教师职业拓展能力 3. 优化结构 4. 生活待遇 ★ 体面生活、开心工作、在竞争中成长 ★ 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专业、敬业、精干、高效,服务意识 • 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四)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1.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宏观管理、分类指导,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规划政策、经济杠杆、督导评估、信息服务 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主体 依法自主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约束 2.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适应、促进社会发展 坚守学校理念、精神 • 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3.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 领导体制,学校组织结构(行政、教学) ● 民主管理 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权 权力平衡与监督 校务公开、信息公开 ● 管理体制改革 人事聘任和教师考核制度 学习制度、考试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质量保障 财经、资产、后勤管理制度 ● 常态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 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五)营造优良校园文化 ● 学校文化: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学校的灵魂) ●内化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 外显于学校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支撑 ● 贯穿于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 中国教育学会(1979 — )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CSE) ● 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 ● 49个分支机构、53个单位会员 ●学术研究、改革实验、决策咨询 成果推广、教学培训、信息服务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blzhong@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