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85 Views
《 西方经济学 》 ______________ 微观部分. 教 材.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 西方经济学 》 (第三版) ------- 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导言. 参考书籍. 1. 保罗 . 萨缪尔森,威廉 . 诺德豪斯 《 微观经济 学 》 华夏出版社 2. 斯蒂格利茨 《 经济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梁小民 《 西方经济学 》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 版社
E N D
《西方经济学》 ______________微观部分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教 材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导言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参考书籍 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 学》华夏出版社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 版社 4.候荣华《西方经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中国计划出版社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一章 引 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内容 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五、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 (一)什么是经济学? • 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稀缺性。 人们的欲望 是无限的 资源相对稀缺性 社会资源 是有限的 人们需要 生产产品 满足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任何生产需要各种资源—又称生产要素: • 人力--- 劳动 L • 财力--- 资本 K • 物力--- 土地 N (自然资源) • 智力--- 企业家才能 E • 上述资源整个社会是稀缺的。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资源稀缺:是个绝对也是个相对的概念 • 1.相对是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的,清心寡欲就没有稀缺。 • 2.绝对是指在任何社会和时代资源都存在稀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选择 选择包括以下三个问题: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 2.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3.为谁生产?(分配) 4.资源怎样充分利用(制度)?——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举例:大炮与黄油的生产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组合 黄油 大炮 方式 (万吨)(万门)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 A 15 B C 12 D 9 E 6 3 F 0 1 2 3 4 5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2.如何生产?AF线---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产品转换线) • 在资源既定的条件 下所能达到的两种 产品最大的组合。 A 15 B C 12 D 9 E 6 3 F 0 1 2 3 4 5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3、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 只能在G点上? • -----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 A 15 B C 12 D 9 G E 6 3 F 0 1 2 3 4 5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4、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 达到H点上? • -----经济制度的变革。 A 15 B C H 12 D 9 E 6 3 F 0 1 2 3 4 5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举例:一块土地(一年),用来种植粮食的收入为1500元,用来种植棉花的收入为1200元,用来建高尔夫球场的收入为2000元。那么这块土地用来建高尔夫球场的机会成本为多少?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经济学研究三种人的行为: • 消费者(居民户) 生产者(厂商) • 需求 供给 • 效用(满足) 利润(收益- 成本) • 追求效用最大化 追求利润最大化 • 价格越低越好 价格越高越好 • 市场价格均衡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市场有其局限性,必然引出: • 管理者(政府) • 调控 • 同时实现四个目标: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经济稳定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二)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 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二、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内容 1、微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 •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 •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 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市场出清、完全信 息。(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的行为)。 •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 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 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西方经济学的四种表示方法: • 1、叙述法----- 文字表述 • 2、列表法----- 算术表格 • 3、图形法----- 几何图形 • 4、模型法----- 函数关系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1、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 实证研究——不讲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的分析。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只描述不评价) • 规范研究——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要作好坏的评价)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 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前者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的均衡。后者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个市场的均衡。 非均衡分析:即非瓦尔拉斯均衡。如凯恩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就是一种非均衡。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四、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大问题 第一, 是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第二,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如失业、垄断、经济萧条、劳资对立、通货膨胀、贫富悬殊等)。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五、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从开始系统的研究到现在有300多年的历史。300多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典经济学阶段。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在英国由配第(W.Petty)开始,经斯密(A.smith)发展为完整的体系,最后被李嘉图(D.Ricardo)推向高峰;在法国则有布阿吉尔(P.Boisguillebert)开始,经过魁奈(F.Quesnay)和杜尔哥(A.R.J.Turgot)的进一步发展,到西斯蒙第(S.Sismondi)而告完结。 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成长时期的经济学说,他批判了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因而称为科学资产阶级经济学。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确立了政治统治地位,工人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古典经济学发生了危机。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确立了政治统治地位,工人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古典经济学发生了危机。 马克思说:1830年,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从那时起,阶级斗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他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他对资本主义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古典经济学的危机是西方经济学说史的第一次危机。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二阶段,是传统经济学发展阶段。 随着古典经济学的解体,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和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R.Malthus)的学说得到广泛的传播,形成了传统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主张自由竞争、自行调节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它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资本主要市场价格体系的调节能够自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均衡地发展。因此,政府不必干预经济。 1929-1933年震撼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粉碎了传统经济学的论断。传统经济学由于无法在理论上解释这场危机和在实践上提出应付这场危机的方法而破产。这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二次危机。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三阶段,是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原理,即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理和储蓄必然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论断,导致了“凯恩斯革命”。 萨伊认为: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只是起着暂时的媒介作用,商品实际上是用商品购买的。因此,卖者同时就是买者,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资本主义普遍生产过剩是不可能发生的。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即使局部发生了供求的失衡,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买卖双方都会作出适当的反映而使供求恢复均衡。即使局部发生了供求的失衡,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买卖双方都会作出适当的反映而使供求恢复均衡。 另外,传统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储蓄和投资分别是借贷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他们与利息率相互制约,当投资大于储蓄时,利息上升,这时储蓄将因利息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反之,当投资小于储蓄,利息率下降,储蓄随之减少。这样,在利率的调节下,投资趋于与储蓄相等,即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的看法。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他认为,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 的作用下,社会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是不足的,所以总需求往往不等于总供给而是小于总供给。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他还认为,储蓄主要不是取决于利率而是总收入,投资虽然受利息率的影响,但同时也受到其他因素制约。当储蓄和投资不等时,总收入将发生扩张或收缩,从而引起收入相应的变化,最后导致储蓄和投资相等。因此,储蓄和投资的均衡不是通过利息率而是通过收入的调节实现的。 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以刺激总需求。(宏观经济学诞生---凯恩斯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凯恩斯经济学在战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Samuelson)、托宾(J.Tobin)索洛(R.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或称美国凯恩斯学派;一个是以英国经济学家罗宾孙(J.Robinson)、斯拉法(P.Sraffa)和卡尔多(N.Kaldor)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或称英国凯恩斯学派。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经过政府的干预,战后西方国家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已相差不远,传统经济学关于充分就业的理论前提基本得到满足。另外,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经济学是以总收入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是以价格分析为核心的微观经济学,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因此,它把凯恩斯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综合起来,形成了“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经过政府的干预,战后西方国家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已相差不远,传统经济学关于充分就业的理论前提基本得到满足。另外,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经济学是以总收入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是以价格分析为核心的微观经济学,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因此,它把凯恩斯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综合起来,形成了“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 到了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停滞膨胀”的现象:一方面经济停止不前,失业大量存在;另一方面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价格水平持续上涨。面对这种情况,凯恩斯学派既提不出正确的解释,又找不到合适的应付方法,从而陷入困境。 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自由主义流派迅速崛起并向凯恩斯学派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们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四阶段,是当代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上世纪的80年代,是各个西方经济学流派的调整时期。 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已经西方学界所广泛接受,它所提出的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以稳定经济的建议已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货币学派没有对失业和经济衰退提出令人信服的分析。 供给学派强调增加供给对摆脱停滞膨胀的重要作用也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认可,它所提出的降低税率以刺激供给也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重视。但是,供给学派还缺乏系统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在新形势下,凯恩斯学派注意吸取别的经济学流派的见解,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从而演变为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在80年代,新凯恩斯学派集中探讨劳动市场持续偏离均衡的可能性,即在现行工资率条件下劳动供给持续大于劳动需求的可能性,并进而研究工资和价格调节失灵的原因。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这样,虽然货币学派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但未能取代凯恩斯学派而取得官方经济学的地位。供给学派昙花一现,未能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重要流派。这样,虽然货币学派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但未能取代凯恩斯学派而取得官方经济学的地位。供给学派昙花一现,未能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重要流派。 在西方国家大学教科书所阐述的经济学,仍主要是新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经济学。新凯恩斯学派在西方经济学界仍然是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流派之一。 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向凯恩斯学派发出挑战的时候,在西方经济学界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新古典主义学派,又叫做理性预期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派因观点类似于凯恩斯经济学以前的传统经济学并强调理性预期而得名。新古典经济学派原来是货币学派的一个部分,后来从货币学派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流派,并且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R.Lucas)。在70年代初,卢卡斯就提出了被人们称为“卢卡斯批评” (Lucas Critique)的理论.该理论认为: 公众是有理性的,他们能够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其他的经济信息作出合理的反应并相应地调整他们的经济行为。作为政府制订经济政策依据的凯恩斯经济学,没有考虑到公众的理性预期,因而所制订的经济政策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后来,在卢卡斯、萨金特(T.Sargent)、巴罗(R.Brro)等人的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形成了颇有影响的经济学流派。 到上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形成了以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学派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的格局。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进入下一章 •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