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likes | 1.78k Views
全民健康保險呼吸器依賴患者整合性 照護試辦計畫之緣起與執行概況. 中央健康保險局 醫務管理處. 大綱. 計畫緣起及概述 實施背景、緣起 計畫目的、內容 執行概況 試辦現況 醫療利用情形 研擬修訂方向. 計畫緣起及概述. 實施背景 ( 一 ). 長期呼吸器患者占用加護病房部分資源 加護病房床位一位難求 醫療資源無法有效運用 呼吸器依賴患者缺乏整合性之專業照護. 實施背景 ( 二 ). 連續使用呼吸器 21 天以上者,一年之門住診費用約 71 億元,約占全年 (86) 總醫療支出 3% 。 平均每人住加護病房 41 天。. 計畫緣起 ( 一 ).
E N D
全民健康保險呼吸器依賴患者整合性 照護試辦計畫之緣起與執行概況 中央健康保險局 醫務管理處
大綱 • 計畫緣起及概述 實施背景、緣起 計畫目的、內容 • 執行概況 試辦現況 醫療利用情形 • 研擬修訂方向
實施背景(一) • 長期呼吸器患者占用加護病房部分資源 • 加護病房床位一位難求 • 醫療資源無法有效運用 • 呼吸器依賴患者缺乏整合性之專業照護
實施背景(二) • 連續使用呼吸器21天以上者,一年之門住診費用約71億元,約占全年(86)總醫療支出3%。 • 平均每人住加護病房41天。
計畫緣起(一) • 衛生署於87年提出「改善醫院急診重症醫療計畫」 • 訂定設置標準 • 急性呼吸治療病床 • 呼吸照護病床 • 責成健保局研訂相關支付標準
計畫緣起(二) • 健保局配合研擬「呼吸器依賴患者整合性照護前瞻性支付方式」試辦計畫 • 計畫推動時程 • 規劃期(88.01.01~89.01.31) • 推動期(89.02.01~89.05.31) • 實施期(89.07.01~迄今)
計畫目的 • 提供支付誘因,整合醫療服務,提升照護品質 • 鼓勵院所進行垂直性及水平性服務整合 • 引進管理式照護,促使醫療資源合理使用 • 鼓勵設置RCC、RCW或發展居家照護模式 • 評估各段支付方式之醫療照護品質及成效 • 全面實施之品質監控及支付方式設計之參考
實施對象 • 17歲以上(就醫年減出生年大於等於17)之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 • 連續使用呼吸器21天以上。 • 「呼吸器」係指使用呼吸器之處置項目為57001B (侵襲性呼吸輔助器使用)、57002B(負壓呼吸輔助器使用)或57023 B (非侵襲性陽壓呼吸治療如Nasal PAP、CPAP Bi-PAP、) • 使用57023B之呼吸器依賴患者,須由加護病房或呼吸照護中心使用57001B後,因病情好轉改用57023B之呼吸器依賴患者。
給付範圍 • 符合前述定義之呼吸器依賴患者,使用呼吸器期間之總體住院醫療費用 • 含病患住院當時之疾病治療處置費、手術費、檢查費、藥費、診察費及病房費…...等
計畫內容 • 建立整合性照護系統 • 提供個案管理制度 • 前瞻性支付制度設計 • 照護品質維護與監測
整合性照護模式(IDS MODEL) 個案管理 品質監控 急性照護醫院 (IDS) 居家照護構構 呼吸器依賴患者 健保局 慢性照護醫院 慢性照護醫院 提供照護 簽約 急性照護醫院 (IDS) 居家照護構構 風險分擔 資訊共享
個案管理模式 急性呼吸 衰 竭 期 (ICU) 加護病房 積 極 嘗 試 脫離呼吸器 (RCC) 呼吸照護中心 呼吸器依賴 ( RCW ) 呼吸照護病房 or (HOME CARE) 居家照護 ≦21天 >63天 22~63天(42日) 經判斷不易脫離呼吸器 需符合回轉ICU條件
個案管理制度 • 試辦院所應設有個案管理制度,由專任個案管理員評估個案適合之照護階段,負責協調、溝通及安排個案轉介事宜 • 個案管理人員可由醫師、呼吸治療人員、護理人員或社工人員擔任 • 每一個案於各照護系統內(同一IDS)或各照護系統間(不同IDS)之下轉、延長、回轉、結案之變動,醫療院所應上網登錄
前瞻性支付制度 • ICU:論量計酬 • RCC:論日計酬 • RCW:論月計酬 • HOME CARE:論月計酬 • 應下轉未下轉者,按下一階段支付標準支付 • 訂定回轉條件,不符回轉條件回轉者按原階段支付標準支付。
照護品質維護與監測 • 規劃整合性照護系統 • 建立管理式照護模式 • 訂定品質監測指標 • 進行呼吸照護品質評估 • 分析試辦計畫成本效益
執行概況 試辦現況
試辦規模-家數 註:成長率係以前次統計結果為基值計算
試辦規模-床數 註:成長率係以前次統計結果為基值計算
各分局試辦家數統計 註:統計至95.09.30止
各分局試辦床數統計 • 統計至95.09.30止
執行概況 醫療利用情形
呼吸器依賴患者費用統計 • 1.資料期間:94.01.01至94.12.31 • 2.醫療費用:含括呼吸器依賴患者住院當時之疾病治療處置費、手術費、檢 查費、藥費、診察費及病房費…...等申請費用
醫療利用情形(一) • 1.94年加強費用管控,呼吸器依賴患者人數及醫療費用之成長已趨緩 • 2. 95年1~6月之成長率係以94年1~6月申報資料計算同期成長率 • 3.死亡率係包含住院中死亡及出院一個月內死亡,惟因死亡檔僅至93年底,故94年 以後僅依轉歸為4、5者列計,出院後死亡者因無死亡檔故未予列計,死亡率有低估
醫療利用情形(二) • 95年1~6月之成長率係以94年1~6月申報資料計算同期成長率
醫療利用分析摘要 • 整體: • 人數、醫療費用自實施後即逐年增加,94年加強費用管控後之成長已趨緩;每人平均醫療費用、使用呼吸器天數及總住院天數均呈負成長 • 試辦與非試辦: • 94年試辦個案數及醫療費用較93年增加;非試辦個則有下降趨勢;每人平均醫療費用、使用呼吸器天數及總住院天數不論試辦與否均呈負成長,惟RCW住院天數在非試辦有明顯增加
品質監控指標 • RCC: • 呼吸器脫離率、呼吸器未脫離率、 回轉ICU率、死亡率 • RCW: • 呼吸器脫離率、平均住院日、死亡率
RCC呼吸器脫離率 • 分子:成功脫離結案數 • 分母:成功脫離結案數+未成功脫離轉出數+回轉ICU數+死亡數+ 自動出院 • 資料來源:健保局登錄系統
RCC呼吸器未脫離成功率 • 分子:未脫離成功下轉數 • 分母:成功脫離結案數+未成功脫離轉出數+回轉ICU數+死亡數+ 自動出院 • 資料來源:健保局登錄系統
RCC回轉ICU率 • 分子:RCC回轉ICU個案數 • 分母:成功脫離結案數+未成功脫離下轉數+回轉ICU數+死亡數 • 資料來源:健保局登錄系統
RCC死亡率 • 分子:RCC死亡數 • 分母:成功脫離結案數+未成功脫離轉出數+回轉ICU數+死亡數+ 自動出院 • 資料來源:健保局登錄系統 • 92年因登錄系統更新,可能有登錄不全現象,且非依死亡檔,故可能有低估之現象
RCW呼吸器脫離率 • 分子:統計期間RCW成功脫離呼吸器結案數 • 分母:統計期間RCW異動及未異動總個案數 • 資料來源:健保局登錄系統
RCW平均住院日 • 分子:統計期間RCW總個案數之住院日數總和 • 分母:統計期間RCW異動及未異動總個案數 • 資料來源:健保局倉儲資料
RCW死亡率 • 分子:統計期間RCW死亡數 • 分母:統計期間RCW異動及未異動總個案數 • 資料來源:健保局登錄系統 • 89.07-90.06為本局委託研究之統計
呼吸器依賴患者死亡率 • 註:死亡率含住院中死亡及出院一個月內死亡,因戶政檔的死亡資 料僅至93年底,故94年度出院後死亡者未列入統計,僅依轉歸 為4(死亡)及5(自動出院)者列計,死亡率有低估。 • 資料來源:健保局申報系統、戶政檔的特殊註記為死亡者。
品質監控指標分析摘要 • RCC • 呼吸器脫離率正成長 • 呼吸器未脫離成功率呈負成長 • 死亡率、回轉ICU率略微上昇 • RCW • 呼吸器脫離率、死亡率明顯成長 • 平均住院日數略微上昇 • 註:資料來源:健保局登錄系統
研擬支付標準修訂方向 • 擴大全面實施 • 依健保法與醫界協商,將試辦計畫納入支付標準 • 合理管控費用 • 訂定品質監控指標,納入分級審查管理
擴大全面實施 • 全面管理:所有呼吸器依賴患者全面登錄 • 監控病患來源及流向 • 監測照護品質指標 • 支付單軌化:減少醫院選擇性申報費用 • 維持RCC及RCW定額支付方式 • 一般病房採FFS申報,但以RCW定額為上限 • RCC之呼吸器脫離率≧45%給予加成
合理管控費用 • 訂定品質監控指標,納入分級審查管理 • 擬由各分局自訂呼吸照護品質指標,進行品質評量,並將品質評量結果做為選擇性監控指標項目
推動整合性照護模式之困難 • 分級醫療制度未落實 • 例如有些醫院各階段照護全包,層級間功能無明顯區隔 • 醫療機構垂直、水平整合機制未臻完善 • 例如個案管理轉介,資訊共享等意願不足 • 綜合性與連續性之長期照護體系尚未建立 • 替代性之居家、社區照護不足 • 結合社會福利之完整社會安全體系仍待建立 • 民眾觀念影響轉介 • 民眾選擇就醫自由,非強制性轉介制度
呼吸器費用成長快速 • 因死亡率下降,平均住院日數延長,故每人平均醫療費用成長(92年84.5萬點→ 94年86.67萬點) • 呼吸器依賴患者人數成長(92年2.4萬人→94年3萬人),是否有不當誘發使用呼吸器情形 • 94年各分局加強呼吸器費用管控,呼吸器費用成長情形已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