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特色課程名稱: 親海歡樂衝浪趣 課程設計者:黃文俊 教學對象:高年級學生 教學時間: 240 分鐘(六節課)

特色課程名稱: 親海歡樂衝浪趣 課程設計者:黃文俊 教學對象:高年級學生 教學時間: 240 分鐘(六節課). 衝浪的歷史淵源.

tar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特色課程名稱: 親海歡樂衝浪趣 課程設計者:黃文俊 教學對象:高年級學生 教學時間: 240 分鐘(六節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特色課程名稱:親海歡樂衝浪趣 課程設計者:黃文俊 教學對象:高年級學生 教學時間:240分鐘(六節課)

  2. 衝浪的歷史淵源 • 沒有人知道古波里尼西亞人(Polynesian)何時開始從事這種衝浪活動,但是十五世紀時的夏威夷詩歌就已有衝浪的記載.而夏威夷衝浪文化最遠可追溯到西元五百年至八百年間,居住在馬貴新群島(Marquesas Is.)的馬貴斯土著就仰賴星座方位,航行至二千哩外的夏威夷,並在大島(Big Island)上的南點(South Point)附近登陸,並且定居下來。十三世紀左右,波里尼西亞的社會群島(Socity Is.)或大溪地島(Tahiti),土著們駕著雙體獨木舟,航行到千哩外的夏威夷群島(Hawaii Is.),並且征服了早期定居的馬貴斯人。

  3. 英國探險家詹姆士‧庫克船長(James Cook)在西元一七六八年至一七七一年,受命英國海軍總部(British Admiralty)和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首次航行至南太平洋,並於一七六九年時發現大溪地。一七七七年十二月再次登陸大溪地時,看到大溪地土人在馬他瓦伊角(Matavai Point)划著一艘裝有舷外支架的獨木舟衝進高捲的海浪中,並在航海日誌寫下:「我不得不說,這個人被海浪急速推動滑行時,他的確感受到至高的樂趣。」

  4. 西元一七七八年,庫克船長所指揮的英國皇家「決心號」(Resolution)與「發現號」(Discovery)發現了夏威夷,並在考艾島(Kauai)的Waimea海灘登陸。稍後,庫克船長和副手詹姆斯‧金恩(James King)看到夏威夷人乘著一塊長短不一的木板,在海浪上奔馳,感到無比驚異。「決心號」軍艦的副長金恩形容夏威夷衝浪時說:「他們在表演那些困難而危險的動作時,那種勇敢而嫻熟的技巧,的確令人歎為觀止」。

  5. 西元一八二0年四月四日,美國波士頓的喀爾文教派(Calvinist)由希藍‧賓漢牧師(Rev. Hiram Bingham)帶領著十四位牧師,前往夏威夷傳教,此後各教派陸續派人前往傳教.但是,宗教傳入造成了衝浪文化的黑暗期,部份原因是受到基督教工作的排斥,指責它是種使人玩物喪志旳娛樂,這個黑暗期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末年。直到一八九八年八月十二日,美國政府正式接收夏威夷主權後,就開始致力推展夏威夷的觀光事業,而使夏威夷衝浪文化又再度興盛流行。

  6. 十七世紀中,卡拉尼摩庫酋長(Kalanimoku)時期,版畫家培理恩的作品中就出現目前所知最早的衝浪板資料。西元一八七三年,法國藝術家E.Riou就描繪夏威夷海邊衝浪的婦女為雕刻作品。 • 在夏威夷古老的讚美詩中已記載了威基基(Waikiki)五個優良的衝浪地點艾瓦希(Aiwohi)、卡雷豪威希(Kalehauwehe)卡布亞(Kapua)、卡布尼(Kapuni)、眉希瓦(Maihiwa),而當時使用的衝浪板是18呎長,叫作歐羅(olo),是用柯亞(koa)或威利威利(will-wili)的樹幹製成。

  7. 西元一九0八年,由一批白人運動家在威基海灘組約「浮架獨木舟俱樂部」(Outrigger Canoe Club),並大力倡導保存浮架獨木舟和衝浪運動。另一個俱樂部是「衝浪俱樂部」(HuiNalu)於一九一一年正式成立,這是夏威夷衝浪運動在現代正式組織的肇始.一九一二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舉行,杜克‧卡哈那摩古(Duke Kahanamo ku)十八歲的夏威夷青年,代表美國參賽並刷新一百公尺游泳項目世界紀錄。之後,並以夏威夷民間大使身份訪問世界各國,並對衝浪運動大力推廣,直到一九六七年他死前,衝浪運動愛好者,莫不認他也是夏威夷衝浪運動的非正式創始人,他的名字也早已響亮狆衝浪玩家的聚會中,永遠深植在心。

  8. 西元一九一五年衝浪運動首行到南美洲大陸。西元一九五九年,發明玻璃鐵維製衝浪板,並取代木材製的衝浪板。 • 一九六二年時,第一屆世界衝浪錦標賽於澳大利亞的曼利(Manly)舉行,就此之後衝浪運動普及於世界各地,直到今日。

  9. 氣候與浪況的掌握

  10. 海象測報

  11. 即時海況

  12. 海象預報

  13. 潮汐預報

  14. 波浪預報

  15. 海溫分析

  16. 數值預報

  17. 衝浪板介紹

  18. 板頭與板尾

  19. 舵與綁腳繩

  20. 蛇板 兩人一組練習 以後腳S行扭動 或以腰部扭動 帶動蛇板前進

  21. 衝浪之動作分解說明

  22. 衝浪板的移動 • 人立於衝浪板的左側 • 右手跨過衝浪板抓住另一側 • 綁腳繩務必抓在手上 • 移動時注意前後左右

  23. 衝浪之入水 • 人立於衝浪板之左側(安全注意事項) • 入水後即將衝浪板平放於水面 • 入水深達膝部時即可趴在板上 • 趴板後即以划水方式前進

  24. 衝浪之趴板 趴板時要將身體趴在衝浪板的中心軸線上,眼睛直視前方,胸部挺起,雙腳自然合併置於板尾,切勿把雙腳打開於板尾兩側,以免影響衝浪板的前進。

  25. 衝浪之划水 衝浪之划水與游泳之捷泳(自由式)相類似,雙手在衝浪板之兩側划水,以肩膀為軸心(肩膀不能晃動),手指自然張開由前往後划水。

  26. 衝浪之越浪 一般小浪的越浪方式 將雙手手掌移至腋下胸部左右的位置,雙手同時用力將上身支撐起來(要注意臀部)。 中、大浪的越浪方式 將雙手手掌移至腋下胸部左右的位置,雙手與右腳同時用力將身體支撐起來,左腳上抬。

  27. 衝浪之坐板 將雙手手掌移至腋下胸部左右的位置,雙手同時用力支撐並迅速完成坐姿。 以攪蛋式進行轉向,雙腳同時順或逆時針方式攪蛋。 坐板的禁忌是切勿將雙手緊抓板緣或將雙腳緊夾住衝浪板(容易失去平衡)

  28. 衝浪之起乘動作

  29. 走!我們快樂衝浪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