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83 Views
电子测量与检验. 第三章 部件的测量与检验. 任务 3.2 典型电路输出波形的测量与检验. 任务 1 : 典型电路输出波形的测量 1. 知识链接. 1KΩ. A 端 : 直流. B 端 : 交流. 100μF. 输 出. 1KΩ. 输入部分: A 端:直流信号: +5V B 端:交流信号:峰峰值为 4V ,频率为 1KHz. 测试任务单 1. 分组练习. 分组汇报. 汇报内容: 1 、如何组建测试系统。 2 、示波器如何读数,实验数据。 3 、本电路实现什么功能。. 教师点评. 1KΩ. Y1. 1μF. Y2. 任务 2 :
E N D
电子测量与检验 第三章 部件的测量与检验
任务3.2典型电路输出波形的测量与检验 • 任务1: • 典型电路输出波形的测量1
1KΩ A端:直流 B端:交流 100μF 输 出 1KΩ 输入部分: A端:直流信号:+5V B端:交流信号:峰峰值为4V,频率为1KHz
分组汇报 汇报内容: 1、如何组建测试系统。 2、示波器如何读数,实验数据。 3、本电路实现什么功能。
1KΩ Y1 1μF Y2 • 任务2: • 典型电路输出波形的测量2 Y1输入: VPP=10V ,f=1KHz Y2输出
测试任务单2 △t=信号相差格数×时基因数=___________ △Φ=(信号相差格数÷信号周期)×360° =_________
分组汇报 汇报内容: 1、如何组建测试系统。 2、示波器如何读数,实验数据。 3、本电路实现什么功能。
布置下次课任务: • 预习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第4章 电子示波器
内容提要 *本章内容主要有: ● 示波测量的基本原理 ●通用示波器 ●取样示波器 ●示波器的选择与使用 ●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 CA8020A模拟示波器
一、 示波器的定义 将人眼看不见的电信号以光的形式显示出来,通过对电信号波形的观察,便可分析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可根据波形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周期等参数。 二、示波器分类 从示波器对信号的处理方式出发分为: 模拟示波器 数字示波器 进一步可分为: 通用示波器 取样示波器 存储示波器 专用示波器
4.4 通用示波器典型产品介绍 CA8020A模拟示波器
4.4.2 模拟示波器的正确使用 一、示波器的使用技术要点 使用前须检查电网电压是否与示波器要求的电源电压一致。 通电后需预热几分钟再调整各旋钮。 各旋钮应先大致旋在中间位置,以便找到被测信号波形。
1、辉度 使用示波器时,亮点辉度要适中,不宜过亮,且光点不应长时间停留在同一点上,以免损坏荧光屏。 2、聚焦 应使用光点聚焦,不要用扫描线聚焦。如果用扫描线聚焦,很可能只在垂直方式上聚焦,而在水平方向上并未聚焦。 如下图所示显示方波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3、测量 应在示波管屏幕的有效面积内进行测量,最好将波形的关键部位移至屏幕中心区域观测,这样可以避免因示波管的边缘弯曲而产生测量误差。
C R R ui ui uo Ri R uo C uo 4、探头 探头要专用,且使用前要校正。将示波器内部校正信号(方波信号)经探头接入通道,观察波形形状。 a) 正常补偿 b)欠补偿 c)过补偿 RiCi=RC RiCi>RC RiCi<RC ui
示波器探头中高频阻容衰减电路的一个电容可以微调。示波器探头中高频阻容衰减电路的一个电容可以微调。
二、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步骤: • 1 、开机前,检查电源电压与仪器工作电压是否相符; • 2、开机预热,调节“辉度”、“聚焦”旋钮,使亮度适中,聚焦最佳; • 3、使用仪器内部的探极校准信号,进行使用前校准; • 4、根据被测信号选择正确的输入耦合方式、触发方式、扫描方式、垂直工作方式; • 5、根据被测信号的电压和周期,选择适当的Y轴灵敏度、X灵敏度,输入被测信号,显示清晰稳定的波形; • 6、调节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使波形在示波管屏幕的有效面积进行测量。
4.6 示波器的测量实例 一、测量电压 a.交流电压的测量 (1)测量原理 使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直接观测到波形的形状,还可显示其频率和相位。但是,只能测量交流电压的峰-峰值。被测交流电压值VPP(峰-峰值)为UP-P= H×Dy×k 式中:H为被测交流电压波峰和波谷的高度或任意两点间的高度;Dy为示波器的垂直灵敏度;k为探头衰减系数。 (2)测量方法 1)首先应将示波器的垂直偏转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CAL)。 2)将待测信号送至示波器的垂直输入端。 3)将示波器的输入耦合开关置于“AC”位置。 4)调节扫描速度和电平旋钮,使显示的波形稳定。 5)调节垂直灵敏度开关,使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适当,记录Dy值。 6)读出被测交流电压波峰和波谷的高度H。 7)根据式上计算被测交流电压的峰-峰值。
b.直流电压的测量 (1)测量原理 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的原理是利用被测电压在屏幕上呈现一条直线,该直线偏离时间基线(零电平线)的高度与被测电压的大小成正比的关系进行的。 被测直流电压值为: UDC=h×Dy×k 式中,h为被测直流信号线的电压偏离零电平线的高度;Dy为示波器的垂直灵敏度;k为探头衰减系数。
(2)测量方法 1)首先应将示波器的垂直偏转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CAL)。 2)将待测信号送至示波器的垂直输入端。 3)确定零电平线。 将示波器的输入耦合开关置于“GND”位置,调节垂直位移旋钮,将荧光屏上的扫描基线(零电平线)移到荧光屏的中央位置。 4)确定直流电压的极性。 调整垂直灵敏度开关到适当位置,将示波器的输入耦合开关拨向“DC”档,观察此时水平亮线的偏转方向,若位于前面确定的零电平线上,则被测直流电压为正极性;若向下偏转,则为负极性。 5)读出被测直流电压偏离零电平线的距离h。 6)根据公式计算被测直流电压值。
3、合成电压测量 • 先确定扫描光迹的零电平线位置,此后不要再调动Y“移位”。 • 接入检测电压,将输入耦合开关置于“DC”位,调节有关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稳定的波形,选择合适的y轴偏转因数(v/div),使光迹获得足够偏转但不超过有效面积。测量电压方法与前面介绍相同。 • 若荧光屏显示的波形图如图3.46所示,“v/div”开关在2V/div挡,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则得 交流分量电压峰—峰值 Upp=2V/div×4.0div=8 V 直流分量电压 UD=2V/div ×3.0div=6 V 由于波形在零电平线的上方, 所以测得的直流电压为正电压。
二、测量时间和频率 对于周期性信号,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只要测出其中一个量,另一个参量可通过公式求出f=1/T。 被测信号的时间T为:T=x·DX/KX 式中:x为被测交流信号的在荧光屏水平方向所占距离;单位为厘米(cm)或格(div) DX为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单位为秒/厘米(s/cm)或秒/格(s/div)。 KX为x轴扩展倍率开关,一般为1或10。 用示波器测量时间时,应注意时基因数的微调应置于“校准”位置(顺时针旋到底),同时还要注意有没有扫描扩展。
1、测量正弦周期和频率 测量方法 • 1)首先将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 • 2)将待测信号送至示波器的垂直输入端。 • 3)将示波器的输入耦合开关置于“AC”位置。 • 4)调节扫描速度开关,使显示的波形稳定,并记录值。 • 5)读出被测交流信号的一个周期在荧光屏水平方向所占的距离x。 • 6)根据上式计算被测交流信号的周期。 图3.47中,若知道信号一个周期的 x=6.7div DX=10ms/div,扫描扩展置于常态(即不扩展),求被测信号周期。则 T=6.7div×10ms/div=67ms 根据信号频率和周期互为倒数的关系.用前面所述的方法,先测得信号周期,再换算为频率 这种测量精确度不太高,常用作频率的粗略测量。
2、时间差的测量 • 将两个被测信号分别接到y轴两个通道的输入端(如CA8020A型双踪示波器的Yl和Y2),采用“断续”或“交替”显示。注意,要采用内触发,并且触发源选择时间领先的信号所接入的通道,要注意在“交替”显示时不得采用Yl和Y2交替触发。 • 若荧光屏上显示如图3.49中的两个波形,根据波形的时刻t1与波形的时刻t2在屏幕上的位置及所选用的扫描因数确定时间间隔。若时基因数为5ms/div,时间间隔x为1.0div.扫描扩展置于常态,则该时间间隔为 td=1.0div×5ms/div =5.0ms • 注意,当脉冲宽度很窄时,不宜采用“断续”显示。
3、相位差测量 同频率正弦波相位差测量。 相位差指两个频率相同的正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亦即其初相位之差。 如图3.50所示。这时可从图中直接读出“χ1 =AC和χ2=AB的长度,按式(3.11)计算相位差. 若χ1为1.4div,χ2为5.0div,则相位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