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肛门直肠疾病

肛瘘.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肛门直肠疾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肛瘘的基本概念,了解肛瘘 的病因病机。 2 、掌握肛瘘的临床表现。 3 、掌握肛瘘的分类方法及诊断方法。 4 、熟悉肛瘘的辩证及手术治疗。. 一、概述. 1 、定义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管道。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外口,是继发的,在肛管周围皮肤上,常不止一个。 肛漏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西医称为肛瘘。. 一、概述. 2 、特点.

tarak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肛门直肠疾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肛瘘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肛门直肠疾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2.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肛瘘的基本概念,了解肛瘘 的病因病机。 2、掌握肛瘘的临床表现。 3、掌握肛瘘的分类方法及诊断方法。 4、熟悉肛瘘的辩证及手术治疗。

  3. 一、概述 1、定义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管道。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外口,是继发的,在肛管周围皮肤上,常不止一个。 肛漏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西医称为肛瘘。

  4. 一、概述 2、特点 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症状,并可触及或探入管道通向直肠。

  5. 一、概述 3、病名起源 “瘘”病,其病名最早见于《山海经》“食者不痛,可以为瘘。” 《神农本草经》“……痈肿恶疮,痔瘘瘿瘤。”首次将本病命名为痔瘘。 《疮疡经验全书》称本病为漏疮。 肛漏之名最早见于清《外证医案汇编》。

  6. 一、概述 4、发病率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25%,国外为8%-25%,占外科3-5%。 年龄:20-40岁的青壮年为主,多见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为5:1,亦有为3:1。

  7. 二、病因病机 1、祖国医学 文献记载: 《河间之书》:“ 以风热不散, 谷气流溢,结于下部,故会肛门肿满,结如梅李核,甚至于变为瘘也。” 《诸病源侯论》“痔久不瘥 ,变为瘘也。” 《医学金鉴•外科心法要决》“漏,大多由肛痈发展而来,患部溃破,流脓血,黄水,日久患部形成孔窍,转而结成瘘管,不易痊愈。”

  8. 二、病因病机 文献记载: 《医门补要》:“湿热下注大肠,从肛门先发疙瘩,渐大溃脓,内通大肠,日久难倒敛,或愈月余又溃,每 见由此成痨者……若先咳嗽而成漏者,不治。”

  9. 二、病因病机 综上所述: } 肛痈溃后,余毒未尽,蕴结不散,血行不畅,疮口不合,日久成瘘 ⇛ 虚痨久咳,肺脾两虚,邪 下位,郁久肉腐成脓,溃后成瘘 ⇛ 瘘

  10. 二、病因病机 2、现代医学: ⑴粪便经常侵入瘘管内口反复感染。 ⑵管道细小,迂曲不直,引流不畅。

  11. 二、病因病机 2、现代医学: ⑶管道穿过括约肌、肛提肌,因受刺激经 常痉挛,使瘘道周围缺血供养。 ⑷管道形成瘢痕组织,影响血运。 ⑸肛周脂肪组织丰富,缺乏修复能力。

  12. 三、分类 1、按内外口分类 单口瘘(内盲瘘、外盲瘘) 内外瘘(称完全瘘) 全外瘘

  13. 三、分类 2、按’97全国肛肠学术会议标准分类 低位单纯性肛瘘 低位复杂性肛瘘 高位单纯性肛瘘 高位复杂性肛瘘

  14. 三、分类 3、按Parks分类 括约肌间肛瘘 经括约肌肛瘘 括约肌上肛瘘 括约肌外肛瘘

  15. 四、诊断 1、临床表现 ⑴流脓: 脓液多少与瘘管大小,长短及数目有关,所形成的或急性发作直肠瘘管脓多,味臭,色黄而浓厚,经久不愈合的脓少或无。

  16. 四、诊断 1、临床表现 ⑵肿块: 肛缘有条索状肿块,为患者主诉之一,炎症急性发作时,引流不畅,肿块增大。 ⑶疼痛: 平时不明显,脓液积存,引流不畅时,疼痛加重,脓液引流,痛减。

  17. 四、诊断 1、临床表现 ⑷瘙痒:肛内黏液分泌物多或外口脓液刺激,肛门皮肤瘙痒或湿疹。 ⑸外口常有粪便,脓液,气体流出。 ⑹一般无全身症状,但在继发感染时,有不同程度表现,体温升高和中毒症状。

  18. 四、诊断 2、专科检查 ⑴视诊:形状,多少和部位。 A、一个外口距肛缘近,瘘管简单。 B、外口距肛缘较远,瘘管复杂。

  19. 四、诊断 2、专科检查 C、外口在左后或右后,瘘管内口在肛管后正中齿线上。 D、外口在左前或右前,距肛缘<5cm,内口多在同方位齿线处。 E、距肛缘>5cm以上,其内口多在后正中齿线处。 F、肛门左右均有外口,多为马蹄形肛瘘。

  20. 四、诊断 索罗门氏定律 附:索罗门氏定律 →(Solomns Law)或哥德素(Goodsall)可帮助寻找瘘管内外口。 方法:肛门中部两坐骨结节划一横线。外口在横线之前,距肛缘大于5CM,内口在齿线上与外口相对应。外口距离超过5CM或在横线之后,瘘管多弯曲,内口常在肛管后正中线上。

  21. 四、诊断 2、专科检查 ⑵触诊:轻摸可触,瘘管较浅。重压才感,瘘管较深。瘘管走向弯曲,内外口不在相对应位置,为弯曲瘘。条索较直,内外口在相对应部位,为直瘘。 肛诊:齿线附近触到硬结或凹陷,应疑为内口。压迫,脓液,内口。

  22. 四、诊断 2、专科检查 ⑶探针:目的,是探查清楚瘘管走行方向及内口部位。外口探入,另一食指肛门触按探头头部,确定内口位置。直瘘,顺利。弯曲瘘,不易探通。 内口检查法

  23. 四、诊断 2、专科检查 ⑷注射色素:5%美蓝溶液,肛镜干纱布卷,卷适当压紧,针管插入外口,注入美蓝,外口以纱布染色有内口,纱布染色方向即为内口方向,如若无染色,不一定无内口,与分泌物堵塞,括约肌痉挛等有关。 ⑸碘油造影:位置高低,瘘管走向,官腔大小,方法,射线。

  24. 五、鉴别诊断 1、肛门部汗腺炎,毛囊炎 肛周皮下形成瘘管及外口,流脓,并不断向四周蔓延皮色暗褐而硬,肛管无内口。 2、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由于已感染,肛周大面积组织坏死,次病范围广,发病急,常蔓延至皮下组织及筋膜,向前侵犯阴囊, 肛管内无内口。

  25. 五、鉴别诊断 3、骶前畸胎瘤: 胚胎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疾病,青壮年时期发病,肿痛增大,压迫直肠,排便困难;感染从肛门后方溃破,外口在肛门后尾骨前,指诊骶前可触及囊性肿物。无内口,手术可见腔内有毛发,牙齿,骨质等。

  26. 六、辨证施治 1、内治 ⑴湿热下注: 症状:流脓,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灼热,肛周溃破 有口,按之有条索状物通向肛内。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或滑。 治则:清热利湿。 方药:二妙丸合萆 渗湿汤。

  27. 六、辨证施治 1、内治 ⑵正虚邪恋: 症状:流脓脓质稀薄,隐隐作痛,皮色暗淡,时溃时 愈,肛周溃破,有脓液流出,按有条索状物通向 肛内,伴神疲乏力。 舌脉:舌红,苔薄,脉濡。 治则:托里透毒 。 方药:托里消毒饮。

  28. 六、辨证施治 1、内治 ⑶阴液亏虚: 症状:溃口凹陷,漏道潜行,脓出稀薄,伴有潮热盗汗, 心烦口干。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养阴清热。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29. 六、辨证施治 1、外治 一般不需要外治,若局部有肿痛、流脓时可对症参照肛痈外治处理。

  30. 七、其它治疗 1、手术原则 ①手术成败的关健,在于正确地找到内口,并将切开或切除。 ②主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采用切开或挂线法。 ③主管在肛管直肠环上方 ,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 ④尽量避免同时切断两处括约肌。 ⑤高位肛瘘通过肛尾韧带,只能纵切,不能横切。 ⑥正确处理创面,使之引流通畅,防止假性愈合。

  31. 七、其它治疗 2、挂线疗法 作用机理

  32. 七、其它治疗 2、挂线疗法 适应证:距肛缘4cm内,有内外口的肛瘘。 现代挂线 传统挂线

  33. 七、其它治疗 3、切开疗法 适应证:低位单纯性、复杂性肛瘘。 操作方法:

  34. 七、其它治疗 4、切开切除疗法 适应证:低位单纯性、复杂性肛瘘。 操作方法:

  35. 七、其它治疗 5、切开缝合法 适应证:低位单纯性、 复杂性肛瘘。 操作方法:

  36. 七、其它治疗 6、低位切除高位挂线法 适应证:高位单纯性、复杂性肛瘘。 操作方法:

  37. 七、其它治疗 7、内口缝合药线引流法 适应证:高位单纯性肛瘘。 操作方法

  38. 思考题 高位肛瘘如何分类? 肛瘘多次手术不能痊愈,为什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