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193 Views
注音文. 注音文的定義. 注音文(或稱斷頭注音文)就是用莫名其妙的部份注音(最怪的,用聲母而非韻母)來代替國字,通常會伴隨大量錯別字出現並以 “ 不懂如何選字 ”“ 懶得選字 ”“ 新注音的錯 ” 或是 “ 裝可愛 ” 為理由強詞奪理 用完整注音來寫其實還可看懂,所以一般我們講注音文時不是指用完整注音(聲母加韻母) 的文章。通常是夾雜部份聲母注音、部份國字和大量錯字的。.
E N D
注音文的定義 • 注音文(或稱斷頭注音文)就是用莫名其妙的部份注音(最怪的,用聲母而非韻母)來代替國字,通常會伴隨大量錯別字出現並以 “不懂如何選字”“懶得選字”“新注音的錯” 或是 “裝可愛” 為理由強詞奪理 • 用完整注音來寫其實還可看懂,所以一般我們講注音文時不是指用完整注音(聲母加韻母) 的文章。通常是夾雜部份聲母注音、部份國字和大量錯字的。
語尾狀聲詞 (不影響到內文如ㄚ、ㄛ) 通常可被接受,不過像什麼"ㄋㄇㄉ做業寫好ㄌㄇ"上面就是很好的範例,同時有錯字又有聲母注音,旨在對閱讀者達到最大的理解延遲 (identifying delay),瀏覽停留時間 (glance time)及重複讀取次數 (repeating reading) 看不懂上一句在說什麼嗎? 簡單的說,就是注音文讓讀者要花最大的力氣來讀出最少的資訊,而且還要猜測,還不確定是否讀對,就跟你看那句裡塞了一堆莫明其妙的英文時感到的痛苦一樣。
有人認為反對注音文是種群眾暴力的抹殺行為,還提出了長篇大論;事實上我想大部份的人都不是為了反而反,而是真的因為總是被一堆符號阻撓閱讀的流暢感而發出不平之聲。 有人認為反對注音文是種群眾暴力的抹殺行為,還提出了長篇大論;事實上我想大部份的人都不是為了反而反,而是真的因為總是被一堆符號阻撓閱讀的流暢感而發出不平之聲。 • 目前的注音文可說是簡稱,認真來說的話 一般我們不是反注音 而是反斷頭注音與不選字造成同音錯字混用一堆無法辨識 的爛文章。 這名字太長,所以常用「注音文」來代表,不過贊成注音文的人就常只以「注音」來反對反注音文的人。
小花:我今天穿ㄉ好看ㄇ 網友:很好看呀 小花:裙子是我ㄇ的ㄛ 網友:是你媽的唷 小花:你媽ㄉㄌ 是我買ㄉ 網友:哦 是是是 小花:但是衣服是我ㄇㄉㄛ 網友:衣服是你媽的吧 小花:你爸ㄉㄌ 是我妹ㄉ 網友:哦哦哦 是妹妹的唷 小花:對ㄚ 不過帽子是我ㄇ的唷 網友:帽子是誰的呀 小花:誰ㄉ 沒有ㄚ 我自己買的 網友:OOXX...
也很著名的不選字之錯別字範例: 韓劇跟西洋劇都一樣差勁,令人不寒而慄 (不選字...) 含巨根吸陽具都一樣插進,令人不含而立
注音文最大的壞處其實不在它本身,而是它的使用者本身用法。 這種注音文型式少了字體本身,解碼回來更是困難。 把一段話轉成注音文很簡單,但轉回來的時候每個人會因為其知識經驗與習慣 而有不同的轉法,而前後語意有時也無法幫上太多忙。 使用注音文的人常用自己以為「明顯」方式轉換,結果就是各家不一致, 再加上錯字錯音混雜,連最後的前後文也參考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