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第九节 苏州

第九节 苏州. 姑苏胜迹冠吴中. 一 ● 历史的足迹. 1. 草鞋山有新石器 苏州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在吴县唯亭镇北2公里,阳澄湖南岸的草鞋山发掘出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发现陶、石、骨、玉等生活、生产和装饰用品1100多件。尤其重要的是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纺织残品(葛),表明苏州一带是中国纺织的发祥地之一。. 草鞋山. 草鞋山出土的玉琮. 2. 泰伯让位下江南.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节 苏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节苏州 姑苏胜迹冠吴中

  2. 一●历史的足迹 1.草鞋山有新石器 苏州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在吴县唯亭镇北2公里,阳澄湖南岸的草鞋山发掘出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发现陶、石、骨、玉等生活、生产和装饰用品1100多件。尤其重要的是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纺织残品(葛),表明苏州一带是中国纺织的发祥地之一。

  3. 草鞋山 草鞋山出土的玉琮

  4. 2.泰伯让位下江南 • 相传商代末年,周君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季历有子昌,古公亶父认为昌有兴王业的才能,想把君位传给季历再传于昌。泰伯、仲雍了解了这一意图后,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逃避到当时被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并随乡入俗,自行“断发文身”。表示他们已是荆蛮之人,而不能再回去继位了。他们的这一义行,以及他们带来的周族先进的文化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拥护,在梅里(今无锡县梅村)泰伯被拥立为君长,国号为“匀吴”(匀吴的“匀”是荆蛮语的发声词,无实际意义,匀吴即吴。由于笔误,匀吴也被误写为勾吴)。

  5. 2.泰伯让位下江南 • 从泰伯起十九传至寿梦继位称王(公元前585年),吴国始有确切纪年。随着吴国的崛起,梅里的都城已日益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了,而位于太湖东北岸的苏州,由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寿梦二十五年(公元前561年),正式将都城迁至苏州。并经过多年的不断经营,具有相当规模。可是由于史籍没有记载,当时城址已无从查考。自此,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国。

  6. 3.伍子胥建成姑苏城 • 苏州建城于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楚国叛将伍子胥督造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池,建阖闾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 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都城,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

  7. 4.秦汉设郡吴建国 •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在吴都城设会稽郡、吴县,自此,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县,或有时称为吴州。 •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以东阳、鄣、会稽三郡五十三县置荆国,国治苏州,封吴越王,国治苏州。

  8. 5.隋文帝时称苏州 •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吴州为苏州 ,以苏州城西姑苏山得名,苏州的名称始此 。 • 公元778年,唐朝设苏州为江南唯一的“雄州”(唐制州分七等,“雄州”为二等),从此,苏州名称被固定作为通称。

  9. 6.五代宋元称府路 • 公元1113年,宋改苏州为平江府。 • 元改平江路,均为治所。1356年张士诚改称隆平府,张士诚自称吴王、改平江府为隆平府,都治苏州,属江淮行中书省。

  10. 7.朱元璋再称苏州府 • 明洪武2年(1369年)称苏州府,属应天府。

  11. 二●名胜解读 • 四大名园 拙政园

  12. 读书取正, 读诗取志, 读易取变, 读骚取幽, 读汉文取坚, 最有趣卷中岁月; 与兰同芳, 与莲同洁, 与梅同疏, 与菊同野, 与海棠同韵, 定自称花里神仙。 留园

  13. 沧浪亭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 《孟子》

  14. 狮子林

  15. 两大名寺 寒山寺

  16.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17. 虎丘寺

  18. 文化之旅 一、文化名人荟萃地 西晋文坛有两陆 平复帖 陆机

  19. 张旭三杯草圣传

  20. 两宋名相有两范 范仲淹及其墓地 范成大及其墨迹

  21. 姑苏文盛出状元 明代吴门有四家 沈周及其作品

  22. 文征明作品

  23. 唐寅作品

  24. 仇英作品

  25. 二、多彩艺术誉神州 昆剧 桃花坞年画 苏州评弹 苏绣

  26. 古城静巷曲通幽, 玄妙观前信步游。 姑苏问路流水处, 翁童答客情可流。 恍如隔世民风朴, 胜却古来万户侯。

  27. 考核要求: 了解苏州主要的历史;掌握苏州的四大名圆、两大名寺;认识苏州的文化特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