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登 山 常 识 进入
登山时间选择 统计分析表明,在山区地面风速变化比平原地区的大,而且海拔高度越高风速日变化越大。例如,春季和夏初在青藏高原上,海拔4500米高度地面风速的日变化为海拔1000米高度的4.5倍,在这一高度上当地时间下午2-6时的风速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平均大5.5米/秒。 由此推测,在海拔6000-8000米高度地面风速日变化约为海拔1000米高度的6-8倍,即下午风速约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大7.3-9.8米/秒。有鉴于此,我曾于1975年向中国登山队建议在高海拔地区登山应“早出发,早宿营”。中国登山队自1975年起把“早出发,早宿营”作为登山行动准则之一。在珠峰地区,中国登山队规定当地时间早晨2时出发,下午2点宿营。登山爱好者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海拔高度,自己确定“早出发,早宿营”的时间。从原则上讲,海拔高度越高,出发和宿营的时间越早,春季和秋季的地面风速日变化较大,应尽可能提早,夏季地面风日变化小,可以少提早一些时间。 Next
登山季节选择 珠峰北侧地区的雨季时段为6月中旬-9月中旬,其中以7-8月降水量最大。珠峰地区7000米以上高空风速的季节变化主要决定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也称南支西风急流带)的变化,副热带西风急流带所处的位置即是出现大风的位置。据统计,珠峰上空(7000-9000米)的风速在1-3月和11-12月最大,一般不宜攀登。综合上述两个条件,在从珠峰北侧攀登顶峰的登山季节以4月下旬-6月上旬、9月中旬-10月上旬为最好。
九、小冰镐 一、冰爪 二、安全带 十、帐篷 三、机械上升器 四、服装 五、头盔 六、登山眼镜 七、冰锥 八、背包
冰爪 SABRETOOTH是美国登山器材厂家BLACKDIAMOND制造的冰爪,分体式结构,独特的是,它的第二齿向下分为了四个小齿,两个向前,两个向下,形成了特殊的14齿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适应雪面、冰面,冰雪混合面的行走及冰瀑的攀登。
安全带 COCHISE是法国制绳厂家BEAL生产的一款专业攀岩带,并且是很有个性的一款,在宽厚的腰带上绣着印第安人的头像,极具装饰性。当然它的舒适性也很好,腰部的锁紧装置需要反穿。像很多攀岩带一样,它的腿部不可调。
机械上升器 PETZL是法国著名的登山器材生产厂家,其产品主要涉及登山、攀岩、救援、特勤等专业用途。这款上升器是PETZL较为经典的一款手式上升器。其上升原理是内部设计的偏心装置以及其上的倒齿。当上升器沿绳索上推时,偏心装置受绳索的摩擦力处于放松状态,上升器与绳索间可以顺畅的移动;当上升器沿绳索反向运动时,偏心装置受绳索的反向摩擦力而处夹紧状态,其上面的倒齿在加紧力的作用下挤入绳索外层,从而使运动停止。所以通俗的说,上升器就是一种能与绳索产生单向运动并能从锁紧状态放松的器具。PETZL这款上升器与众不同的是的地方是它的放松手柄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另外,这款手式上升器分左右手,单只重205克。
服装 SIERRADESIGNS登山服是世界上著名的登山、户外品牌SIERRADESIGNS生产的专业登山服,他选用GORE-TEX三层压胶防水透气涂层,时刻令你保持干爽。肩部设有耐磨层,同时也可增大背包肩带的摩擦力。腋下设有通风拉链,可以更好的实现透气。重量较常规登山服轻近三分之一,是专业登山的首选,当然,如果选择它作为常规户外运动时使用,绝对是顶级的配置。
帐篷 GIANT五人用高山帐规格:外帐尺寸450*350*190(高)CM 内帐尺寸265*265*185(高)CM 帐杆:白色铝合金 重量:7.8kg
背包 背负系统: TubularCarrySystem+offRoadStabilizerhip-beltandbackpartfullyventilated 肩带材料:带松紧有弹性的泡沫塑料成型带子。600HDTEXITECHpolyesterRipStop 防水层: 1,500PU-coated,1,000HDTEXITEHpolyester增升:+15L chamber2内部口袋: 4个
冰锥 EXPRESS是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式冰锥,它在冰锥柄上加装了一个可折叠的摇把,这个设计使的我们将冰锥旋入冰内变得更加轻松,为长距离攀登创造了条件。管壁可承受10KN的拉力,有10cm、17cm、22cm三种规格,除了10cm规格以外,其余两种均符合CE要求。10cm重129g,17cm重166g,22cm重184g。
头盔 通过CE与UIAA认证 简单的构造,较轻的重量,适合多种户外运动项目 独特的头盔底沿设计使其可以很好地承受来自侧向的撞击 德国制造
登山眼镜 镜片:SPECTRON-4镜片材料:棕色合成树脂,超强防震,防摔 吸收能力:100%UV,87%可见光,48%IR一般登山,徒步,可用于中高海拔
失温 造成失温的原因为:海拔愈高,气候的变化愈大,当缺乏适当的保暖设备,或长期暴露在气候恶劣的低温环境下,特别是精疲力竭、衣物潮湿的情况下时,会产生体温下降的生理反应。当体温降到摄氏35度以下时,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态。失温的症状有:感觉含糊不清、肌肉不受意志控制、反映迟钝、性情改变或失去理性、脉搏减缓、失去意识等。 患者已死亡,应立即施以急救处理。失温最重要的急救原则是防止患者继续丧失体温,并逐步协助患者获得正常体温,将患者带离恶劣的低温环境,移至温暖的帐篷或山屋内。脱掉潮湿冰冷的衣物,以温暖的衣物、睡袋等裹住患者全身。若患者意识清醒,则可让他喝一些热而甜的饮料,若已不省人事,则让他以复原姿躺着。可给与患者呼吸及心跳停止,应展开心肺复更术,并尽快送医。切记不可给患者喝酒,亦不可擦拭或按摩患者四肢,也不可鼓励患者作运动。
小冰镐 因为结构,使用技术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小冰镐,尤其是能换件的小冰镐英语里叫ICE TOOL而不是ICE AXE(冰镐)以示区别.鹤嘴尖(pick)有普通冰镐那样的下弧线形状的,也有上弧线形状(reversed curve)形状的.下弧线形的镐尖刃会在镐把向外抬起时咬紧冰,上弧线的在沿着镐把拉时咬紧(镐把外抬时放开).所以下弧镐尖适用于登山时常见的六七十度以内较缓的冰雪面.以前提到的法式技术常用到这类冰镐.上弧镐尖适合用于难度高的垂直的冰面.这种镐尖是美国人Yvon Chouinard发明的,好象是Charlet Moser (CM)最早投产的.可以说这种镐尖给现代攀冰和登山带来一场革命.
一、冻伤 二、失温 三、雪盲 四、登山运动的两大杀手
冻伤 冻伤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循环系统的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因长时间暴露在冰冷或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或者接触冰雪,因而产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冻结伤害。冻伤的症状有:患处刺痛并逐渐或发麻、皮肤感觉僵硬,呈现苍白或有蓝色斑点、患处移动困难或迟钝。初期,是皮肤或深部冻伤,很难分辨出来,其症状相差不大。此外,冻伤可能伴随失温现象,急救时应先处理后者。若只有冻伤现象,应慢慢地温暖患处,以防止深层组织继续遭到破坏。尽快将患者移往温暖的帐篷或山屋中,轻轻脱下伤处的衣物及任何束缚物,如戒指、手表等,可用皮肤对皮肤的传热方式,温暖患处,或以温水将患处浸入其中,冻伤的耳鼻或脸,可用温毛巾覆盖,水温以伤者能接受为宜,再慢慢升高。如果在1小时内患处已恢复血色及感觉,即可停止[加温]的急救动作。其次,抬高患处以减轻肿痛。以纱布三角巾或软质衣物包裹或轻盖患部。除非必要,尽可能注意不可磨擦或按摩患处,亦不可以辐射热使患处温暖。 温暖后的患处不宜再暴露於寒冷中,也不要以[解冻]的脚走路。
雪盲 造成雪盲的原因是因为双眼暴露在雪地中,没有墨镜保护的眼角膜很容易受伤,因为无论是否有阳光照射,雪地的反光都非常强烈,若是艳阳天在雪地中活动,在数小时之内即可造成严重的雪盲。雪盲的症状为眼睛非常疼痛,眼睛感觉像充满风砂,眼睛发红,经常流眼泪,对光线十分敏感,甚至很难张开眼睛等,若发生雪盲,可施行以下的急救措施: 以冷开水或眼药水清洗眼睛,其次,以眼罩或类似物(干净之手帕、纱布等)轻轻敷住眼睛。尽量休息,避免勉强使用眼睛。若有必要,送医处理。雪盲的症状通常需要5~7天才会消除。
登山运动中的两大杀手 一、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的危险是易于理解的。死于体温过低即通常意义上的冻死。极高山通常山顶海拔都在雪线以上,有些雪线以上高度达数千米,而且通常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氧量低。因此,登山运动员的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如果长期暴露于低温、大风天气、缺氧,加之缺少运动,即使有羽绒服的保护,也极易发生体温过低的情况。体温过低会导致内分泌混乱、幻觉及意识丧失直至最后死亡。即使经过抢救挽回 生命,也可能留下后遗症。 Next
登山运动中的两大杀手 二、心脏衰竭 心脏是维系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脏衰竭即使在低海拔地区及时送入危重病房在各种先进仪器的抢救下也是一个高死亡率的病症。在山区交通不便,抢救条件也有限,一旦发病,几乎是必死无疑。因此,心脏衰竭重在预防。进山前一定要做好身体检查,有禁忌症的人员不应盲目进山。发现自己能力不及时也不要卤莽地向上继续攀登。 在登山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自己心脏的工作情况,并注意保护心脏。可服用维生素C以保护心脏、维生素E提高人体抗缺氧能力。如果因血液中红血球太多而导致血液粘稠、心脏负担加重,可以考虑放血。
谢谢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