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701 Views
东莞市疑难病例读片. 塘厦医院. 一、病理号: 25542 男, 33 岁,颏部肿物三年余,外院行肿物切除后又复出现肿物,渐增大。 口腔检查:颏部右侧见一 1.5*2.0cm 肿物,质硬,界尚清。 肉眼所见:灰白灰红组织一块,大小 2*1.5*0.8cm ,切面灰白色,质中。 临床诊断:颏部肿物性质待查?. 坏. 坏死?. 腺腔?. 光镜表现. 肿瘤浸润性生长边界。 肿瘤形成大小不等多结节状,结节中间见腺腔样结构及玻变的间质。 肿瘤细胞中等大小,较单一上皮样细胞,胞质透亮,部分见粉染胞质。. 病理诊断?. 考虑以下.
E N D
东莞市疑难病例读片 塘厦医院
一、病理号:25542 男,33岁,颏部肿物三年余,外院行肿物切除后又复出现肿物,渐增大。 口腔检查:颏部右侧见一1.5*2.0cm肿物,质硬,界尚清。 肉眼所见:灰白灰红组织一块,大小2*1.5*0.8cm,切面灰白色,质中。 临床诊断:颏部肿物性质待查?
坏 坏死?
光镜表现 • 肿瘤浸润性生长边界。 • 肿瘤形成大小不等多结节状,结节中间见腺腔样结构及玻变的间质。 • 肿瘤细胞中等大小,较单一上皮样细胞,胞质透亮,部分见粉染胞质。
考虑以下 • 腺样囊性癌 • 基底细胞腺癌 • 肌上皮癌 • 腺泡细胞癌 • 粘液表皮样癌 • 复发的多形性腺瘤
组化结果 CK(+),CK7少部分( + ),P63( + ),S-100( + ), Ki-67约10%( + )。 HHF-35(-)。 特染:AB/PAS(+)。
病理诊断 (右颏部)肌上皮癌。
肌上皮癌 • 特征性的多叶状结构。 • 多种细胞类型:梭形,星状,上皮样,浆细胞样或印戒样的空泡样细胞及透明细胞。 • 肿瘤细胞可形成实性、片状、梁状或网状位于粘液或玻变的间质中。 • 肿瘤结节中可见坏死。 • 罕见情况下可见导管样腔隙,但通常无腔面衬覆细胞分化。
免疫组化 • CK(+)、AE1/AE3(+),S-100(+)100%,actin(+),CK7(+)21%,CK14(+)83%,Calponin(+)75%,GFAP(+)31%,EMA(+)21% • CEA(-)0%
预后 • 局部侵袭性,临床后果不一 • 多数多次复发
涎腺肿瘤诊断思路 • 边界(有无浸润) • 多种细胞或一种细胞 • 生长模式 • 细胞学组成 • 间质量及类型
两种细胞 良性,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Warthin瘤。 恶性:腺样囊性癌,上皮-肌上皮癌,基底细胞腺癌。 其他:嗜酸细胞癌,非特异的腺癌,多形性低级别腺癌(只有局灶肌上皮)。
生长模式(特殊) • 微囊性:腺泡细胞癌 • 粘液在间质中:粘液表皮样癌 • 囊性:Warthin瘤,粘表,腺泡细胞癌或囊性腺瘤/癌 • 难以分类的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间质类型或量 • 有透明玻变的间质大部分和肌上皮有关,只有透明细胞癌除外。 • 粘液性间质,肿瘤分类时价值不大,但大量时提示多形性腺瘤。
二、病理号 29356 男,47岁,左颌下区无痛性肿物渐增大1年。 术中见肿物内缘紧靠左侧颌下腺腺体,上及下颌骨下缘,大小约3*2cm。 肉眼所见:送检肿物两枚,大小分别为3*2.5*2cm,1.7*1*0.6cm。切面灰白,灰红,质中。
光镜下表现 • 滤泡增生,大小不等 • 淋巴结结构完整,被膜下窦扩张,副皮质区高内皮小静脉增生伴扩张 • 滤泡周围可见完整的套区,生发中心细胞种类多样,增生活跃,星空现象明显。 • 副皮质区见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
考虑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PTGC? 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
免疫组化 • CD20,CD79α以滤泡为主(+) • CD3、CD45RO以滤泡间为主(+) • CD10、Bcl-6生发中心(+),Bcl-2生发中心(-) • Ki67生发中心外5%(+) • CD21示FDC网完整
病理诊断 (左颌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滤泡增生为主型,随访。 注:增生大滤泡不够PTGC改变要求 此例经朱梅刚教授会诊
反应性滤泡增生:典型组织学特征 • 淋巴窦仍保存 • 滤泡主要位于皮质; 滤泡形状经常不规则 (有时如蛇状弯曲) • 滤泡被一定量的滤泡间组织分隔开 • 滤泡显示: • 很好确立的套区 • 含tingible 小体的吞噬细胞 • 极性 (因切面的关系不是每个滤泡均能见到) • 大细胞为主, 或小和大细胞混合
滤泡性淋巴瘤 主要标准 • 遍布紧密堆砌的滤泡, 其间仅少量滤泡间组织 1 主要标准 或 3次要标准 如不肯定须用辅助手段确定
滤泡性淋巴瘤 • 在其余20%的病例中 (无大量紧挤的滤泡), 必须考虑次要标准的组合(3), 并用辅助研究补充
滤泡性淋巴瘤 次要标准 • 巨噬细胞不含 tingible小体 • 细胞单一: 中心细胞为主 (有大量大细胞的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要困难得多) • 无细胞极性 • 套区缺如或不完整 • 淋巴结周围组织中有滤泡 • 发育不良的中心细胞, 如印戒样细胞, 常出现胞浆性小球 • 滤泡间组织中有间变性细胞 • 血管壁有浸润
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PTGC) • 这是一种以在寻常外观的反应性滤泡中间散布大的 “ 转化” 滤泡为特征的反应性情况 • 本身完全为良性 • 发展为N-LPHL的机会: • 局灶性 PTGC 改变: 危险极小 • 旺炽性 PTGC: 1-5%
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 • 大的扩展性滤泡散布在通常的反应性滤泡中间, 直径可为后者的数倍 • 大的滤泡大部分由小淋巴细胞组成 • 与孤立或小组的生发中心细胞相混合 • 有的可有单个或多个残留的生发中心(可相当的大) • 无L&H 细胞
良性还是恶性淋巴样增生 • 很容易到很难 • 问题: • 有些良性增生可类似淋巴瘤,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有些淋巴瘤可误为良性淋巴样增生, 如MALT 淋巴瘤 • 必须有质量好的组织学切片 • 常需要高质量的免疫组化帮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