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494 Views
劳动统计工作布置会.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7-12-21. 3. 3. 一. 二. 劳动统计报表各项指标解释. 六年以来统计工作部分成果. 主要内容. 劳动统计工作相关问题介绍. 三. 会议材料(三份). 1 、 《 关于开展开发区 2007-2008 年度劳动统计工作的通知 》 2 、 《 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实施手册 》 3 、 《2007 年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情况数据采集办法与报送要求 》. 一、劳动统计工作相关问题介绍.
E N D
劳动统计工作布置会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7-12-21
3 3 一 二 劳动统计报表各项指标解释 六年以来统计工作部分成果 主要内容 劳动统计工作相关问题介绍 三
会议材料(三份) • 1、《关于开展开发区2007-2008年度劳动统计工作的通知》 • 2、《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实施手册》 • 3、《2007年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情况数据采集办法与报送要求》
按照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开发区拟定于2007年12月21日至2008年2月1日开展2007-2008年度劳动统计工作。按照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开发区拟定于2007年12月21日至2008年2月1日开展2007-2008年度劳动统计工作。
一、填报范围: • 开发区注册成立的用人单位;
二、报表种类: •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情况年报(京劳社统关系25表); • (2)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季报(京劳社统关系26表); • (3)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调查表(劳社统综合5表); • (4)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京劳社统关系19表);
三、上报时间: • 2008年1月5日前上报(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情况年报;(2)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季报; • 2008年2月1日前上报:(3)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调查表;(4)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
四、上报方式: • 同时报送统计报表电子版和纸制版。 • (1)电子版:用优盘、软盘或发送电子邮件(lihualong@bda.gov.cn,邮件主题写明单位名称)的方式进行上报; • (2)纸制版:用网上下载的报表或复印《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实施手册》中表样。
(3)报送地址: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发区荣华中路15号博大大厦6层607室(乘电梯至六层,依指示牌,从东面门进)(3)报送地址: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发区荣华中路15号博大大厦6层607室(乘电梯至六层,依指示牌,从东面门进)
五、报表下载: • 登陆www.bda.gov.cn→管委机构→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务信息→关于开展开发区2007-2008年度劳动统计工作的通知
六、工作要求: • (1)保证数据准确填报: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实施手册》、《2007年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情况数据采集办法与报送要求》中相关指标解释进行上报,纸质报表填报需单位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2)按时上报统计报表:应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上报;(2)按时上报统计报表:应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上报; • (3)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依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部署开展劳动统计工作,所有报表依法经国家统计局和北京市统计局批准。
七、咨询方式: • 相关问题请咨询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联 系 人:李华龙 魏媛媛 • 联系电话:67860937 67884775
1、劳动合同届满情况年报 • 填报说明在《实施手册》9页; • 相关解释已替换为《劳动合同法》; • 第2栏是指2007年12月15日的时点数; • 第5栏填的是2008年的预测数,包括城镇职工和农民工; • 注意表格所要求的平衡关系。
2、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季报 • 填报说明在《实施手册》21页; • 相关解释已替换为《劳动合同法》; • 是一张累加表,此次报送数据即为2006年12月16日至2007年12月15日的全年数据; • 第2栏是指2007年12月15日的时点数; • 注意表格所要求的平衡关系。
2008年要求是按季度上报: • 一季度2007年12月16日至2008年3月15日; • 二季度2007年12月16日至2008年6月15日; • 三季度2007年12月16日至2008年9月15日; • 四季度2007年12月16日至2008年12月15日。 • 报送时间分别为2008年3月25日、6月25日、9月25日、12月25日之前。
3、企业人工成本情况 • 认真研读《实施手册》12页填报说明; • 与企业财务人员配合填写; • 单位法人代码为组织机构代码; • 主管机关:见《实施手册》23页附表一; • 主管部门代码: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代码1019;
登记注册类型:《实施手册》第25页附表二; • 行业代码:《实施手册》第26页附表三,黑体字不要选; • 企业类型:《实施手册》第33页附表四; • 数据性质-企业支出,不含员工部分; • 每一栏都要填写,不能空项。
第1栏一般为“1”; • 第2、3、4栏与统计局104表口径同; • 第5栏--企业损益表年报 • 第6栏--企业损益表年报 • 第7栏企业增加值:按收入法计算 •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 数据不能为“0”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第8栏--损益表中“利润总额”项的本年累计数;第8栏--损益表中“利润总额”项的本年累计数; • 第9栏-- • 9=10+12+17+18+19+20+21; • 第10、11栏--注意什么项目不属于“劳动报酬(工资总额)” • 第12-16栏--均为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用,不含个人;
第17栏--应采集应付福利费科目借方数和公益金中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数,即按照实际发放数统计;第17栏--应采集应付福利费科目借方数和公益金中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数,即按照实际发放数统计; • 第18栏--来源于管理费用中的“教育经费”科目; • 第19栏--;来源于制造费用中的“劳动保护费”科目;
第20栏--以企业财务备查账户“企业住房基金”实际支出数为基础调整计算;第20栏--以企业财务备查账户“企业住房基金”实际支出数为基础调整计算; • 第21栏--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他人工成本项目; • 第21-24栏--口径均与上年104表《劳动情况表》同口径指标一致; • 平衡关系要注意:
表样在《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实施手册 》第6页; • 具体内容填写请参照《2007年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情况数据采集办法与报送要求 》; • 能确认无误的写代码,否则代码和汉字都要填写;
表头相关指标 • 单位名称:写全称; • 经营所属地区:固定的办公场所所在地,第8页附件一; • 国民经济行业:见第10页附件二(第2页上方的印刷错误校正);
单位登记注册类型:第8页附件1; • 在岗职工平均人数:104表 •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单位为千元 • 企业规模:参见《采集和报送要求》第2页及第8页附件一填写。
表内相关指标 • 第1栏序号(从0001开始编号); • 第2栏姓名(可隐去); • 第3栏性别:写代码; • 第4栏年龄: • 第5栏工龄:本单位工龄。
第6栏工种或职业:按第13页的附件三填写代码和汉字;第6栏工种或职业:按第13页的附件三填写代码和汉字; • 注意:将本单位特殊职位与之尽量匹配; • 确认代码填写无误,可不填汉字; • 耐心寻找相关职业。
第7栏专业(技术)等级:按第8页附件一填写;第7栏专业(技术)等级:按第8页附件一填写; • 第四类商业、服务人员和第五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只填技术等级。 • 第一类单位负责人、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类办事人员应填写专业技术职务。
第8栏学历:第8页附件1; • 第9栏、第10栏、应填写其全年收入总额,金额计算到“元”。2006年未发满12个月工资的企业可不填第9栏; • 第11栏:实际工作时间及加班加点的时间;
2007年新参加工作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数据采集情况,按《采集和报送要求》第6页第六条的说明,所选职工样本要单独填在一张表上,请在表上注明“新参加工作大学生”。2007年新参加工作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数据采集情况,按《采集和报送要求》第6页第六条的说明,所选职工样本要单独填在一张表上,请在表上注明“新参加工作大学生”。 • 特别要注明起薪月份。
如何选样 • 调查覆盖的人员类别 • 第一类:单位负责人 • 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 • 第三类:办事人员 • 第四类:商业、服务人员 • 第五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样本总数按以下原则: • 100人以下,抽取70%; • 100-300人抽50%; • 300-1000人抽30-40%; • 1000人以上抽30%。
具体人员抽样数量 • 第一类:单位负责人 • 全部填写; • 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 • 全部填写; • 第三类:办事人员 • 每一工种10人以下全部填写; • 每一工种10人以上,按50%填写;
第四类:商业、服务人员和第五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第四类:商业、服务人员和第五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 每一工种10人以下全部填写; • 10-50人的,选15人填写; • 50-100人的,选20-30人填写; • 100人以上的,选40人填写; • 抽样时将某一工种(职业)职工按年工资总额由高到低排序后,采取等距抽样确定样本。
全年出勤率达不到企业规定工作时间80%的人员,不列入调查范围;全年出勤率达不到企业规定工作时间80%的人员,不列入调查范围; • 薪酬金额计算到元。
人事人才统计工作: • 登陆www.bda.gov.cn→管委机构→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务信息→关于开展开发区2007-2008年度人事人才统计工作的通知
谢谢大家! • 祝愿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