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932 Views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簡報 未來三十年國民教育的火車頭 What can I do ?. 明德高中輔導主任 黃秀珠向您問好 100 年 12 月 27 日. 壹、前言 (1/3). 美國總統歐巴馬 2010 年 12 月 25 日發表國情咨文,宣示「 現在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史潑尼克時刻 」。強調「 教育是建國之本 」,美國要加強競爭力,必須加強教育,尤其是數學和科技。 教育部 99 年 8 月召開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揭示「 新世紀 、新教育、新承諾 」的教育願景,並於 100 年 2 月公布未來黃金十年「 教育政策白皮書 」。. 壹、前言 (2/3).
E N D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簡報未來三十年國民教育的火車頭What can I do ? 明德高中輔導主任 黃秀珠向您問好 100年12月27日
壹、前言(1/3) • 美國總統歐巴馬2010年12月25日發表國情咨文,宣示「現在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史潑尼克時刻」。強調「教育是建國之本」,美國要加強競爭力,必須加強教育,尤其是數學和科技。 • 教育部99年8月召開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揭示「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的教育願景,並於100年2月公布未來黃金十年「教育政策白皮書」。
壹、前言(2/3) • 教育是百年樹人工作,亦是文化傳承和永續發展的重要工程。 • 教育發展要能「好上加好、止於至善」 • 營造讓學生開心、家長放心、學校安心的教育環境 • 學生第一、教師至上、家長為重
壹、前言(3/3) • 新北市教育政策的基本構想 • 塑造直轄式教育規格的新品牌--「卓越、精緻、創新和績效」 • 兩個目標、四個建設、六個重點 • 在地就學、在地樂活 • 組織建設、法制建設、硬體建設、軟體建設 • 品德教育、指標高中、社區高中、技職教育、弱勢照顧、全民體育
新北市教育政策施政架構圖 願 景 站在高點,擁抱世界,創造未來 全人發展 社會關懷 全球視野 主 軸 培養 真誠自信 適性發展的 學習者 培育 扶助弱勢 尊重多元的 行動者 培植 放眼國際 永續共榮的 領導者 施 政 目 標 營造優質學習環境 深耕全人發展教育 拓展弱勢關懷行動 活絡族群多元文化 全球永續綠色行動 擴展國際教育視野 施 政 策 略
學生與家長最關心的三件事 優質特色 的學校 多元適性 的學校 免學費 國中適性輔導 高中職適性教育 高中職彈性轉銜機制 落實學校評鑑 評鑑結果公告 公立高中職學生: 每學年約省1萬多元 私立高中職學生: 每學年約省4萬5000元
想清楚永遠不變的事 2011 • 短期內,很多事情不會驟然改變:喜歡讀書、有學術傾向的孩子,還是要鼓勵他好好讀書,為自己做好計畫。二五%的「特色」或「明星高中」,看起來還是要經過激烈的競爭;傾向不明確的孩子,從小開始,就讓他學習有多一點機會做選擇,並且為選擇負責任。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常常針對目前的狀況,跟他討論他的想法,讓他在安全的情況下多做嘗試:他喜歡什麼樣的學習環境?什麼事對他是重要的?他的興趣、喜好、最愛、最痛恨……,不論制度如何改變,外在環境如何不利,幫助他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為自己做選擇、負責任,都是比「進哪所高中」更重要的事。
目前縣市要討論的問題--01 • 免試入學額滿比序處理方式。 • 本區是否訂定高級中等學校附設國中部之直升入學比率、操作方式及可辦理直升入學之學校。 • 就近入學認定範圍、操作方式及可辦理就近入學之學校。 • 本區是否訂定各校免試入學最低比率。 • 本區特色招生是否訂定高中、高職所占之比率。
目前縣市要討論的問題--02 • 分析縣市就學資源與國中對應關係。 • 本區是否辦理特色招生之考試分發入學。 • 學生報名之校數,採多志願或單一志願列備取多次辦理等方式。 • 免試入學報名方式,採線上報名或學生向各校提出申請等方式。 • 報名期間是否隨時公告各校報名情形。 • 第二階段免試入學辦理方式,採全區聯合辦理或授權由各校自辦。
看看國際,想想自己 • 美國,2009年7月,Obama Duncan Race to the Top 邁向巔峰:43.5億美元,各州及學區提出具體改善學習成效的方法。 • 英國,2007年12月,Brown,2020教育目標 The Children’s Plan:Building Brighter Futures 兒童計畫: 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1.身心健康的重視 2.為學校的成功做好準備 3.通過國家制定的學習成功標準
教育改革的成功秘訣(經濟學人) 權力下放給學校 焦點放在落後學生的身上 學校型態多元化 師資水準要提高 11
學生適性發展、五育均衡 教師專業教學、多元評量 家長多元參與、優質親職 學校特色發展、品質提升 1 2 3 4 理想國中發展願景 12
理想高中職發展願景 適性揚才,中等教育全民化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升教學品質 就近入學,校校均是優質高中職 透過學校評鑑,確保辦學績效 無論就讀公立或私立高中職,人人都免繳學費 1 2 3 5 6 發展多元類型學校,提供充分的高中職教育選擇機會,讓學生適性發展、學養兼具 4 13
第1章 醒醒吧!家長 *盲點一: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是沒有安全感?還是虛榮?大多數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於是填滿很多不必要的學習,台灣的教育對於分數的執迷,已到了瘋狂的境地。而補教業比過去更興旺,在學業上得不到肯定的學生,便逐漸被邊緣化,而這一切許多父母的不安全感和虛榮心難辭其咎。 *盲點二:繼續膜拜不合時宜的升學主義當時代往前走,我們要用未來的眼光審視現在,而不是用過去的經驗值來框限未來。 例子:李安導演
第1章 醒醒吧!家長 *盲點三:要孩子追逐「速利」「速成」「齊一」「從眾」的人生 許多家長將自己一生達不到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總希望孩子在職業的選擇上搶搭主流或所謂「趨勢」。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鼓勵最聰明的菁英變成貪婪的操盤手,只會讓孩子依托在主流價值中,載浮載乘,甚而就此埋沒。 *盲點四:要孩子爭捧鐵飯碗 因為經濟衰退的各種原因,許多父母的不安全感加重,所以高普考、軍公教鐵飯碗呈現前所未有的「珍貴」,成批的年輕人將生命消耗在不斷重複考試之中,我們如何期待抱持這種觀念的人會有責任心和使命感呢?
第1章 醒醒吧!家長 *教育資源過於集中,社會走向強者益強、弱者益弱 知名研究『誰是台大學生』 我們看到一種現象,台灣的教育體制,高度補貼背景好、競爭力強的學生,窮人難以透過教育翻身,社會階級不易流動。 *考試是假性平等,重要的東西不能量化 考試只容許「有強記能力」的學生出頭,考不出熱忱、責任感、溝通力、領導力、品格……。許多重要的東西不能被量化,分數代表的是現在的知識,並不能預測未來的表現。
第1章 醒醒吧!家長 *過於單一的教育目的曾深深令我自卑 「國之棟梁」的菁英觀念毒害之深,身為家長必須率先改變觀念,接受不是每個人都要當國家棟梁,社會上更需要腳踏實地、堅守岡位、熱愛工作的螺絲釘。 *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膽 例子:吳季剛 每個家長都有能力,也有責任,看出自己孩子天賦何在。 醒醒吧!家長,如果觀念不變,我們自己就是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
第2章 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沒有主見、受媒體影響的盲目年輕人 年輕人受到主流價值、媒體影響,缺乏獨立判斷、反思能力。 *對現實漠不關心的迷失 有些年輕人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也無心參加就業輔導,成為吃定父母的啃老族或尼特族。在全球金融危機,失業率最嚴重之時,2008年三讀通過強制延長退休年齡為65歲,而此事真正受到影響的正是即將要投入職場的年輕人,但他們對此置若罔聞,一點反應也沒有。
第2章 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最壞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 政府拿出300億美化失業數字是短暫的,而文化扎根卻是長遠的。若能趁此時幫助學生成長,又可以協助藝文團體走過金融風暴,延續台灣最重要的軟實力,才能為我們的社會創造出不一樣的環境。 *年輕人應具備的五大能力 第一、「傾聽」自己內心的能力 了解自己的能力,與自己深刻的對話,特別是年輕人必須能分辨「興趣」與「能力」的不同。如你熱愛音樂,卻缺乏成為音樂家的精湛技巧。
第2章 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第二、「判斷」的能力 年輕人要有能力判斷哪些能力是真金不怕火煉,能夠保證你的未來,不怕被潮流起落淘汰。也要了解,工作能力不等於生活能力,更不是每個人都要爭第一,而是要在心中建立一套明確的價值觀。 第三、拿出「主見」的能力過去從父母、學校到教育體制,整個社會環境疏於培養孩子自主的空間,鼓勵他們勇敢探索、思考和選擇,造成孩子成長後,很難找到自己的真愛。像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和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大學時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休學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而有現今的成就。
第2章 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第四、「實踐」與「學習」的能力 許多歐美的學生、日本青年、韓國、新加坡青年從傳統的教室走出來,拋開書本,展開他們自發性的「深學習」,卻很少看到台灣的青年,加入這場探索世界的旅程,那種挑戰極限的野心太弱了。 第五、對世界「好奇」的能力我們整個教育體系對於國民世界觀的養成付之闕如,當然也無法教導出對自己以外世界產生好奇心的年輕人。若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因為跳到別人的環境,經過多元的試誤碰撞,最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第2章 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光有天賦還不夠,還要有嚴格的紀律 人人天賦各異,要找到每個人「最優」的才智,是必須經過一段試誤的艱辛歷程,但任何天賦都須回到「紀律」的堅持上。拿過五次溫布頓冠軍網球女將維納斯˙威廉斯說過,在也沒有任何事情比得上鞭策自己在身體上、心智和感情上,追求更高的突破目標來得有意義。 *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 年輕人要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判斷,發掘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初衷,這樣才能激發自己無可救藥的熱誠。
第2章 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延伸思考:只有專注和熱情,才能讓生命的火光穿越迷霧 江振誠的故事 十六歲時還只是一個淡水商工餐飲科的學生,三十歲不到就晉升為法國米其林餐廳當家主廚,之後他開疆闢土,兩年前還被評選為「新加坡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他父親教育他要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唯有更多的專注與熱情,他才能給每位客人更多關注,更多時間,更好的呈現,來領悟他料理中最美的意念、過程以及背後的故事。
二、破除錯誤的迷思-掌握正確的資訊來源 • 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正確訊息,請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40.111.34.179/)公布之內容為準。 • 未經該網站公告之訊息,僅屬外界討論與建議,不是本部的政策,也不是官方定案的內容。
三、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可以解決所有的教育問題!?三、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可以解決所有的教育問題!? 一步到位 立竿見影 教育發展 萬靈丹 一蹴可幾 特效藥
行政院100年9月20日核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務實作法行政院100年9月20日核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務實作法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是在既有的基礎上,逐步修正、穩健推動,而不是推翻原有的一切措施。 • 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有其重大教育意義,但不宜過度寄望所有教育問題靠它就能一次解決。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應是扮演火車頭角色,培養學前到高中階段優質且具競爭力之人才。
四、學生學習壓力曲線圖 採計方式越簡單,學生學習壓力越紓緩 學生學習壓力 2等分 3等分 4等分 10等分 50等分 5等分 100 等 分 隨機抽籤 係指國中生在校學習表現或學力檢測呈現方式
五、入學方式-沒有答案- 因為每一位家長要的不一樣 • 我們罵社會貧富不均,卻又滿腦子嚮往高薪的日子;我們譏諷社會的不公不義,自己辦事卻忙著找人情或關係。總之,我們憤怒,不是因為覺得不公平,而是覺得自己處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們不是想消滅這種不公平,而是想讓自己處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這種骨子裡的自私,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要反思的。(出處:網路)
六、教育改革沒有正確的答案(Time) 美國教育亞洲化 亞洲教育美國化 • 中國歷史上,對考試制度的公平有強大的信仰 • 對弱勢階層而言,考試是向上流動的機會
一、重視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 我認為不該在如何升學上打轉,而應該全力提高後段班學生的學業程度。要提高後段班學生程度,必須在國小就注意到全體學生的程度,絕不能放棄任何一位。對於程度差的學生,國家一定要有某種機制,使他不會對上學感到痛苦,我們應該全力幫助這些功課不好的孩子,這才是目前最應該做的事。 • 不該在升學制度上空轉,而應該好好地注意如何幫助那些功課不好的小孩,也應該給予絕大多數考得還不錯的同學掌聲。至於明星學校,應該讓他們存在,國家要靠他們的。 (李家同,6/29) • --免試了有改變了老師的教學方式嗎?
基本能力 (生活素養) 學生 主體 群性陶冶 (做人處事) 個性發展 (適性輔導) 二、以學生為本位的教育核心價值 比不得、丟不得、急不得
三、多元價值時代的來臨 過去 分數決定一個孩子唯一的價值 天生我才必有用 未來 入學制度的改變 逐年提高免試入學比率 多元入學 一試定終生
四、最重要的事:價值觀改變 過去 先公平後適性 未來 先適性後公平
免試為主 少數特色招生 學生主體,適性入學 學區入學 抽籤憑運氣 聯考制度 一試定終生 36
辦理方式--穩健務實 教育部 訂定全國一致性原則 由上而下 入學方式辦理原則 務實作法 面面俱到 凝聚共識 歸納全國一致性原則 由下而上 37
免試入學的成功因素 高中高職及五專免學費(工作要項方案3-1) 充足優質高中高職(工作要項方案4-1、4-2) 國中品質提升及適性輔導(工作要項方案5-1) 學校資源分布調整、合宜高中高職比例(工作要項方案4-3、配套措施方案4-1) 大學繁星推薦及技職繁星(配套措施方案8-1) 家長參與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配套措施方案10-1) 38
舒緩過度 升學壓力 十二年 國民基本教育 提高國家 競爭力 提升國 民素養 五、各界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期待及教育部規劃思維 免試 入學 特色招生 國中教學正常化、 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 各界期待 教育部規劃思維
七、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法源依據 依《教育基本法》第11條「國民基本教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其實施另以法律定之。」 高中職 (含五專前三年) 學前教育 國小 國中 6 12 15 18 高級中等教育 九年國民教育 普及 普 及 免 學 費 強迫入學 免試 免學費 非強迫入學 免試為主 ※ 學前教育不納入國民基本教育,但採階段性免學費補助
(三)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適性教學 透過免繳學費,不僅減輕家長經濟負擔,也能提高學生適性就近入學意願。 發展多元類型學校,建置優質學校認證機制,提供每位學生優質、多元的教育選擇機會。 學生入學後,發現就讀科系與自己的性向不符時,可參加高中高職五專轉銜機制,進入適性學校(班級)就讀。 高中高職及五專應做好學生適性輔導工作,為參加下一階段考試或就業做好準備。
因地制宜、循序推動 (四)入學方式之推動策略 • 教育部規劃全國一致性之原則循序推動。 • 考量各主管機關最了解當地國中畢業生之升學需求及教育資源分布狀況,由各主管機關依教育部所訂原則規劃各該區免試入學、特色招生及免試就學區(含共同就學區)辦理細節及作業流程,並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定後一定時間內,報教育部備查,再據以辦理。
循序推動入學方式之優點 修訂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 ,將103學年度入學方式納入,讓國一新生入學安心。 徵詢各界意見達共識者先提出,減少紛爭。 操作細節及技術層面因地制宜,符合各地國中畢業生升學需求。 保留充分規劃時間,審慎規劃作業流程,使入學制度順利可行。 搭配適性輔導機制建立,全面提升國中學生學習品質。 宣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理念,落實推動高中職免學費、高中職均優質、大學繁星推薦及技職繁星等相關政策,凝聚全民共識。
重要議題二、實施高中職免學費 第一階段(100年8月至103年7月) 第二階段(103年8月起) • 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高職(含五專前三年)的學生免學費。 • 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私立高中學生比照公立學校收費(並延延續家戶年所得90萬元以下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費措施之排富規定)。 ●高中職 (含五專前三年)全面免學費。
重要議題三、推動高中職優質化及均質化 優質化 均質化 各校教育品質的提升 垂直合作與橫向整合 區域內學校的資源 ※ 103學年度全國高中職優質比率達80% ※109學年度全國高中職優質比率達95%
(一)截至99學年度,共190所高中及126所高職接受 優質化輔助,佔全國總校數64.36%。 (二)教育部將於近期邀集各主管機關會商,建立優質學校認證機制,並將認證結果公告於教育部及相關主管機關網站。 (三)由教育部協調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高中高職學校 ,擬定學校資源調整規劃及作法,結合高中職均、優質化方案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方案,輔導高中高職學校,申請或接受輔導辦理群科調整、增調科班等學校資源調整等工作。
重要議題四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重要議題四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 (一)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 1.提升教師依專長授課比率 2.修訂國民教育法等相關規定並加強家長宣導 (二)提升國中教學品質 1.發展學生成就評量標準及 辦理國中教育會考 2.辦理補救教學及修訂成績評 量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