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教學觀察會談程序圖

教學觀察會談程序圖. 觀察前會議. 教學觀察. 觀察後會議. 確定觀察需求與焦點. 帶著工具進入教室. 回饋分享與討論. 班級教學觀察注意事項. 1. 評鑑人員的溝通討論愈充分,評分者一致性愈高 2. 基於不同學科知識、及不同教育階段的差異,評鑑小組教師應以同一領域、相同教育階段為原則 3. 形成性評鑑後之教學輔導項目,以評鑑小組一致認為 「 亟待改進 」 者為優先 4. 事前要求教師提供單元教案,有助於理解教材的安排,以及教學活動設計的合理性. 不適用於班級教學評鑑 之課堂教學. 考前複習課 班級教學觀摩 自習課. 教學觀察前會議確認事項 1/3.

tanek-veg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學觀察會談程序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學觀察會談程序圖 觀察前會議 教學觀察 觀察後會議 確定觀察需求與焦點 帶著工具進入教室 回饋分享與討論

  2. 班級教學觀察注意事項 • 1.評鑑人員的溝通討論愈充分,評分者一致性愈高 • 2.基於不同學科知識、及不同教育階段的差異,評鑑小組教師應以同一領域、相同教育階段為原則 • 3.形成性評鑑後之教學輔導項目,以評鑑小組一致認為「亟待改進」者為優先 • 4.事前要求教師提供單元教案,有助於理解教材的安排,以及教學活動設計的合理性

  3. 不適用於班級教學評鑑之課堂教學 • 考前複習課 • 班級教學觀摩 • 自習課

  4. 教學觀察前會議確認事項1/3 • 觀察日期與時間 • 觀察教案中的哪一堂課 • 這一堂課要教些什麼 (教學重點) • 希望學生透過這一堂課學到什麼 • 這一堂課使用哪些教學策略或活動 • 描述個人上課風格與學生互動模式 • 這一堂課是否有評量 • 確認觀察工具,說明哪些檢核重點不適用

  5. 教學觀察前會議確認事項2/3 • 以往學生學習的狀況 • 學生的程度如何?是否有特殊生 (提供座位表標註低中高程度學生及特殊生) • 說明觀察員人數、座位位置 • 事先告知學生,但當天不需介紹觀察人員過程中不當場討論以免干擾教學進行 • 安排觀察前務必要建立信賴合作的關係

  6. 教學觀察前會議確認事項3/3 • 第一次安排需時較長,隨後僅需 5-10分鐘 • 安排會談最好在中立、溫馨、舒適的場所 • 選擇的課堂應讓教師有機會呈現教師的關注及對關注問題的解決 • 通知教師才進入教室,讓教師有準備並覺得受到尊重

  7. 釐清所要記錄的教學資料的脈絡 • 藉著有效的發問技巧,釐清教師教學脈絡 • 我要觀察的是那一堂課? • 你期待學生在這一堂課能學到什麼? • 你會怎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 你會使用哪些教學策略? • 你會用怎樣的評量來確知學生已經學到你想要教的? • 你班上以往學習情況怎樣?有哪些人學得比較快?哪些人學得比較慢? • 當你教這堂課時,我有哪些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呢? • 觀察者要以教師的看法來瞭解

  8. 教學觀察--觀課心態與倫理 • 不要把自己的帽子送給別人 • 教學是一種欣賞,珍惜尊重每個教學情境 • 觀課不是老大是一次學習的機緣(平等地位) • 觀課者可以自我要求嚴謹,但要尊重每位教學者教學風格及教學型態 • 教學觀察不要聚焦在表象上,重點在「觀察如何教」

  9. 教學觀察注意事項 • 熟悉評鑑指標及檢核重點 • 觀課不語 • 文字敘述(一天內整理完成) • 可搭配質性量化觀課技術(進階) • 評鑑者一致性 • 勿觀課後即刻回饋,觀察記錄應於一週內回饋

  10. 觀察後觀察員分析 • 小組成員立即逐項討論,溝通不一致題項的看法,並作調整,適當參考教師自評 • 計算一致性係數 • 列出一致認為優良的題項和待改進的題項 • 就待改進的題項提出教師成長需求和方式 • 如待改進題項超過一半,商討複評機制 • 個別受評教師之評鑑結果,以書面個別通知教師,並予以保密

  11. 計算觀察者一致性信度 計算法則:假設有2位評分者 第一輪:依「教學觀察表」進行評鑑 1.凡2人看法一致的題項,計列為1分; 凡2人看法不一致者,計列為0分 2.再以總題數為分母,將2人看法一致 題數,列為分子,求其值 3.如該值大於0.85以上,視為信度已 達觀察者一致性

  12. 觀察者一致性(二等分)

  13. 觀察者一致性(二等分)

  14. 觀察者不一致性(二等分)

  15. 觀察者不一致性(二等分)

  16. 計算觀察者一致性信度 計算法則:2位評分者 第二輪:如2人意見歧異大時 1.對有歧異題項進行討論,從討論中找 到交集 2.第二輪討論時,二人歧見將因另一人 之理解原理、折衷讓步而逐次縮減 3.最終達到信度係數大於0.85以上之水 準,認定已達到觀察者一致性

  17. 計算觀察者一致性信度 計算法則:3位(含以上)評分者時 計算方式同前 但「討論與會商」過程 會耗費較多的溝通時間……

  18. 會談技巧1/2 1.建立信任: 長期經營、營造自在與融洽的感覺,讓對方知道我們很重視他,同理心,幫助成長的企圖而不是挑毛病,正向的評價和期待,沒有預先的假定,增能與信任。 2.發問技巧 : 讓老師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釐清教學計畫,省思與分析教學過程與應用。你怎麼知道學生跟上妳的教學?了解課程對學生的影響?自主、自我診斷與自我修正

  19. 會談技巧2/2 3.回答技巧: (1)檢知與澄清 (2)重述問題 4.強化教學能力: (1)產出新方案:先前經驗、學生的觀點 (2)承擔責任:提供具體建議給被觀察者 討論最適的行動建議、確認觀察結果

  20. 重述的原則 完全參與 有意願去了解的傾聽 抓住訊息的核心 反映出語調與手勢的實質意義 重述的話語較原始來的短 重述前先提問題 20

  21. 重述技巧 「瞭解與解釋」: 你覺得、你關注的是、換句話說、你認為。 「摘要與整理」: 1.所以,你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大議題,其一是…,另一個是… 2.你說的內容中,包括下列幾個焦點 3.所以,妳所關注的程序有… 「改變概念上的焦點」: 所以說,你所抱持的(信念、價值、假設、目標)是…… 21

  22. 觀察後回饋會議 • 營造溫馨和諧的氣氛 • 鼓勵教師自行提出省思 • 評鑑人員說明一致認為值得推薦、待改進之處,並可分享教學經驗 • 受觀察教師可就不同意處提出申述 • 如無教學輔導教師,可建議教師成長需求和方式供參酌 • 待改進題項如超過一半(或三分之二) • 商討複評機制和輔導機制

  23. 以客觀觀察資料提供教師回饋 • 使用硬性資料,避免軟性資料(主觀、不正確、不相關) • 展開會議的好方式是:「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所觀察或搜集的資料」。 • 接著是分析,即簡要而無價值判斷地描述說明記錄資料所代表的意義(最好由老師主導) • 說明資料包括找出觀察所得的可能原因、可能結果或其他選擇方案。

  24. 引出教師的意見、感受及推論 • 導引教師對資料的反應需要技巧與耐心 • 以不具威脅性的態度,配合下列問題: • 你看的記錄資料裡面,再教學時,你會重複使用那些? • 你要改變什麼? • 假使你是一個學生,你想改變什麼? • 善用行為改變的三明治技巧(肯定、建議、增強)

  25. 鼓勵教師考慮選擇替代方案 • 當老師必須做改變時,鼓勵教師從幾個可行方案中,選擇有把握的方式,並預測可能發生的情況加以因應 • 對教師所選擇的替代方案,應立即給予適度的增強,例如觀察者可以說:「這些想法聽起來不錯,何不試試看?」

  26. 給予教師練習與比較的機會 • 為教師提供或示範教室裡一些特殊的方法或技巧 • 老師彼此相互觀摩,比較風格或策略 • 以小組團隊的方式,相互分享教學錄影 • 教師可自己使用錄音或錄影,或從學生那裏得到有系統的回饋 • 請助教、同事當觀摩者,提供回饋

  27. 學校整體省思 • 1.綜合省思學校教師教學評鑑的整體表現,包含優秀和待改進處,提供校內在職進修課程的參考 • 2.學校宜就教師教學評鑑執行情形作後設分析後修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