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火災爆炸防止 -3

火災爆炸防止 -3. 講師:李洋憲 高考 工礦安全衛生技師 特考 消防設備師. 燃燒範圍 : 燃燒上限 (UFL) 、燃燒下限 (LFL) 爆炸範圍 :爆炸上限 (UEL) 、爆炸下限 (LEL) Flammable Limits , Explosive Range 混合氣體濃度太高或太低,會影響分子間的碰撞而妨礙了燃燒反應之進行。上下限會受到溫度、壓力、氧濃度之影響 氣體濃度(體積百分比 vol% ) 可燃性粉塵( mg/m 3 ). 沸點. 1atm. 爆炸上限. 蒸. 氣. 濃度. 自燃區. 爆 炸 範 圍.

tanek-mej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火災爆炸防止 -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火災爆炸防止-3 • 講師:李洋憲 • 高考 工礦安全衛生技師 • 特考 消防設備師

  2. 燃燒範圍:燃燒上限(UFL)、燃燒下限(LFL) • 爆炸範圍:爆炸上限(UEL)、爆炸下限(LEL) Flammable Limits,Explosive Range 混合氣體濃度太高或太低,會影響分子間的碰撞而妨礙了燃燒反應之進行。上下限會受到溫度、壓力、氧濃度之影響 • 氣體濃度(體積百分比 vol%) • 可燃性粉塵( mg/m3)

  3. 沸點 1atm 爆炸上限 蒸 氣 濃度 自燃區 爆 炸 範 圍 壓 曲 線 爆炸下限 閃火點 自燃溫度 溫度 物質燃燒特性圖

  4. 閃火點(引火點)(Flashing Point) 引火性物質之閃火點是引火性物質(易燃液體)表面表面蒸發作用釋出的蒸氣,在空氣中擴散成為可燃混合氣體,其濃度相當爆炸下限,此時液體最低之溫度稱為閃火點   上閃火點、下閃火點   開杯法、閉杯法 著火點(Fire Point) 引火性物質(易燃性液體)表面有充分空氣 遇到火種即刻燃燒,火焰歷久不滅,此時該 物質之最低溫度即稱著火點

  5. 表四、主要引火性液體之性狀 法 規 分 類 物質名稱 閃火點℃ 爆炸界限(VO1﹪) 發火溫度 ℃ 蒸氣比重(空氣=1) 危險程度識別 危險特性 下限 上限 健康 著火性 反應性 閃火點未滿-30℃者 乙醚 (C2H5)2O -45 1.85 48 180 2.60 2 4 0 1.醚之蒸餾殘渣具爆炸性。 2.環氧乙烷之蒸氣可不賴空氣之存在,祇因火種、火花、衝擊等即可分解爆炸。(分解爆炸溫度571℃,液化時不引起爆炸)。如以氮和CO2等惰性氣體稀釋則可減低其爆炸性。又環氧乙烷極易聚合,尤其因酸鹼之存在,可迅速促進聚合發熱而具爆炸性。 3.醛類易生成過氧化物,此為於蒸餾之際,易構成爆炸之原因,又可因酸之接觸作用而聚合生熱。 4.CS2著火溫度為100℃,在蒸氣管內亦可發火,較水重且屬非水溶性。 5.引火性液體一般引火爆炸之特性如下: 1其發火能較可燃性固體為低,祇須稍微火花均可引可發火。 2大部分引火性液體因蒸氣比較較大,擴散速度緩慢。故不短時間內不致使室內之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然而卻易停滯於地面 之低窪處,沿著溝渠等流動或隨著空氣之移動,飄至他處因火源而著火。 3一般因燃燒較大,著火後更易促進蒸氣之發生而擴大火勢,不溶於水而比重較水為小者,可因注水於火面而擴大災害之危險。 4亦可因聚合發熱而發生爆炸危險。 汽油 (gasoline) -20~ -43 1.40 7.6 300 3-4 1 3 0 乙醛 (CH3CHO) -37.8 4.10 55 185 1.50 2 4 2 環氧丙烷 (CH3CHCH2O) -37.2 2.10 21.5 430 2.00 2 4 2

  6. 發火溫度(自燃溫度) (Ignition temperature , Autoignition temp.) 可燃性物質(氣體、液體、固體)不自他處獲 得火焰或電氣火花等火種引燃情形下,可自行 在空中維持燃燒之最低溫度謂之發火溫度。 最低著火能量(Minimum ignition energy)  使引火性液體之蒸氣、可燃性氣體或可燃性 粉塵著火需要最低著火能量。

  7. 自然發熱(Spontaneous heating)  可燃性物質在常溫下,有自然發熱之現象,係因 與空氣中氧氣化合而產生熱量,倘其發熱速度較 散熱速度為快,則溫度可能逐漸升高達到自燃溫 度而發生自燃現象。   氧化、吸附、發酵、分解

  8. 火焰逸走界限(Flame Propagation limit) 火焰逸走界限係指爆炸性混合氣體中之火焰通過金屬製狹隙傳達至另一方,而以狹隙之尺寸表示者。 衝擊感度(靈敏度)(Sensibility) 使爆炸性物質或混合危險性物質起爆最初加予之衝擊能之最低值,即謂之衝擊感度。

  9. 爆炸(explosion) 爆炸係因氣體快速膨脹,擠壓空氣或容器壁摩擦,壓力之快速產生,並釋放至周圍壓力較低之環境,發出聲響,通常造成破壞 化學性、物理性爆炸。 氣相爆炸 混合氣體爆炸 氣體分解爆炸 粉塵爆炸 凝相爆炸 混合物混合引起爆炸 爆炸性物質 蒸氣爆炸

  10. 爆燃(Deflagration) 放熱反應藉由傳導、對流、輻射作用將熱傳至反應物質, 其速率最高達300m/s壓力可達起始壓力的八倍 爆轟(Detonation) 放熱反應間伴隨著震動波其速率最高達1000m/s以上 壓力可達起始壓力的二十倍

  11. 工廠爆炸防範對策 • 工廠爆炸 • 單純爆炸 • 併發火災之爆炸 • 預防對策 • 事先預防〈研究有何引起爆炸之火源、物質〉 • 局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