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 likes | 963 Views
科研项目申报和论文撰写.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毕志刚教授. 科研项目申报的要素. 通过各种途径充分的获取丰富的信息 了解有关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科研课题的设计 选题; 立题; 预实验基础上做好实验设计; 严谨的实验研究; 科学地处理好实验数据; 写好论文;. 获取丰富的信息. 文献的概念 如何查阅文献 文献的阅读和积累. 一、获取丰富的信息. 查阅和积累文献资料申报能否成功的基础。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全世界每年发表的原始论文性文献达 200 万篇 其中生物医学文献占到 25 %
E N D
科研项目申报和论文撰写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毕志刚教授
科研项目申报的要素 • 通过各种途径充分的获取丰富的信息 • 了解有关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 科研课题的设计 • 选题; • 立题; • 预实验基础上做好实验设计; • 严谨的实验研究; • 科学地处理好实验数据; • 写好论文;
获取丰富的信息 文献的概念 如何查阅文献 文献的阅读和积累
一、获取丰富的信息 • 查阅和积累文献资料申报能否成功的基础。 •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 全世界每年发表的原始论文性文献达200万篇 • 其中生物医学文献占到25% • 文献是向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提供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一)文献的概念 • 凡属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并用以交流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载体都称为文献; • 国家标准局制定的国家标准(GB)中的文献定义如下: •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分类:内容分类、出版形式分类和文献的载体文献的分类:内容分类、出版形式分类和文献的载体 • 文献内容的分类: • 一级文献:指原始资料第一次用作素材形成的文章, • 其数据准确性强,多作为信息源,是文献检索对象,多被 作为撰写一次论文的参考资料; • 包括期刊论文、会议文献、专刊文献、科研报告及学位论文等; • 二级文献:用一级文献资料作素材形成的文献 • 包括目录、索引、摘要等检索工具; • 是检索的手段和工具; • 三级文献:是在二级文献的指引下搜集至的大量文献,将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浓缩及提炼,归纳整理成的文献 • 包括进、综述、述评、年鉴、手册、指南和专著、教科书等 • 对了解某领域专题研究水平及科研动态具有指导意义;
文献出版形式的分类 • 图书,包括: • 教科书:其中的观点、见解、及到书内所用的名词术语都是学术界公认的,更具权威性; • 专著:内容系统、全面、深入,因其可以带有作者的认识和观点,可以介绍当今的争论焦点,更能反映动态; • 期刊:包括文献资料期刊和检索期刊 • 科技报告: • 是描述某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的评价结果,或是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 学位论文:分学士、硕士和博士论文 • 专利文献:专利说明书 • 技术档案:科研中的实验记录 • 会议文献: • 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针对性强、信息传递快
较重要的文献有 • 1、图书 • 包括教科书、专著 • 2、期刊 • 包括文献资料期刊和检索期刊 • 3、学位论文 • 三、分学士、硕士和博士论文 • 4、会议文献
1、图书:教科书与专著 • 教科书:其中的观点、见解、及到书内所用的名词术语都是学术界公认的,更具权威性; • 专著:内容系统、全面、深入,因其可以带有作者的认识和观点,可以介绍当今的争论焦点,更能反映动态; 是开展科研工作必须系统学习、掌握的基本知识。
2、期刊 • 各学科专业都有一到若干种专业的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系指在所属学科专业领域中,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研究发展水平,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利用率高,引文率高 • 文献使用寿命长 • 为所属学科专业科技工作者所重视,被公认为同类学科专业其肯中学术、技术水平与价值高的刊物。
3、学位论文 • 为大学生及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得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综合、概括、实验,为取得学位而撰写的研究论文。 • 这些论文大多会提出一些新观点,新的设想、思路 • 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人,阅读这些论文是有益的 • 1984年的中国科技信息所编辑创刊了《中国学位论文通报》,为双月刊,其中收录了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各个学科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全部论文题,是国内唯一报道我国学位论文的检索刊物 • 美国出版的“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国际学位论文文摘)编入了美国、加拿大与世界各国500多所著名大学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月刊),均可用于学位论文的查询。
4、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 又叫会议文献 • 是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的总结,反映目前已达到的研究水平与未来进展动态。 • 在会议文献中,基本能反映出自上一次学术会议以来本领域研究发展的新成果、新水平、新苗头,并就此提出若干对未来科研工作具有指导性的见解 • 美国出版的“world meeting”(世界会议。简称WM)为一种预报两年内要召开的专业学术会议消息的期刊。可通过会议主题、日期、会议地点或会议主持者查找有关资料
文献载体 • 印刷型 • 缩微型 • 声像型 • 电子型 • 电子网络型
当今的文献有八个特点 • ①类型杂 • 有印刷的书本型,机读型(如磁盘、光盘),微缩型和视听型; • ②数量大 • 目前世界书的发行量达80多万种,约120万册,期刊12万种,其中生物医学期刊达7000多种,还有专刊文献、会议记录等; • ③文种多 • 主要是英、俄、德、中、日、法和西班牙等7种语言,其中英文科技期刊占55%—65%; • ④重复率高 • 据统计,有的文献重复率达25%;
当今的文献有八个特点 • ⑤专业文献分散 •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见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学科分枝愈来愈细,使发表的文献日趋分散,如与皮肤病有关的文献可见于免疫、生化、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光化学、内科学、儿科学、病理学等专业文献中; • ⑥传播迅速 • 文献从编辑加工、发行到读者手中的时间已缩短到3—6个月,当前在电脑网络中的文献传播速度更是快捷; • ⑦老化快 • 据估计,大学毕业10年后,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80%已老化,因此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技术; • ⑧发表滞后现象日趋严重 • 一般文献从编辑部收到来稿到发表,排队等候时间少则8个月,多则1年,有的甚至更长,
(二)如何查阅文献 • 信息检索的三大手段: • 计算机光盘 • 网络 • 手工检索 • 前二大科学检索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对印刷品的手工检索 • 为更好地利用上述检索手段,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 • 文献检索工具,包括: 目录、索引、文摘、综述、文献指南; • 文献检索途径,包括: • 从文献外表特征查找: 题目、著者等 • 从文献内容特征查找:分类、主题词、关键词、分类主题等 • 文献检索方法:工具法、追溯法、循环法、浏览法等 • 文献检索步骤: • 明确检索要求、制定检索策略、检索、索取原文
医学参考工具书的选择 • 杂志的选择 • 国内文献资料期刊(2001年有4800多种) • 期刊学术水平评估:总被 引次数、影响因子、即指标,被引用半衰期,期刊载文量的地区布数、期刊刊载的基金论文数,自引总引比,期刊的国际化程度 • 国内检索工具期刊 • 国外检索工具期刊
1、 利用综述查阅文献 • 文献综述是专业人员对一定时间内某个学科专业领域内公开发表的重要文献的: • 收集,阅读 • 就其中主要观点、看法加以汇总、摘译或摘录 • 进行分类、归纳、综合、整理 • 编写成阐述该研究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情况的专题学术文献 • 文献综述分为: • 某一方向研究水平的综述 • 会议论文综述 • 病例报告综述
利用综述查阅文献 • 文献综述可以使你了解: • 该研究领域的历史背景 • 研究现状 • 展望未来的发展动态和前景 • 文献综述附有国内外参考文献的目录 • 有时间跨度相 • 有关专题内容较全面而系统 • 对查询某一专题内容文献有重要参考价值 • 在科研选题之前,力争要找到1—2篇权威性的综述,能保证选题的正确是十分重要的。
2、利用工具期刊查找文献 • 通过医学检索工具期刊查阅有关文献是一种较全面又较方便的途径,工具期刊可分为文摘和索引两大类。 • (1)文摘:文摘性期刊除列出文献题目、作者、出处外,还有该文献的摘要。国内文献性期刊主要有: • ①《中国医学文摘》:包括中医、内科学、外科学、计划生育妇产科学、儿科学和皮肤性病学分册等; • ②《国外医学》: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医学情报刊物体系,现有40个分册,分别由全国一些重要医学单位负责主编;
(1)主要国外医学文摘: • ①《医学文摘(Excerptamedica)》 • 1974年起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现有47个医学专业分册,收集可世界上3500种期刊的论文作成文摘,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索引和出版。每年出1—3卷,每卷10期,每卷后面附有著者和主题索引,使用十分方便。查阅医学文摘的步骤是先确定你要查找内容的“关键词”;其次按字母顺序查主题索引,找出有关文摘号码,最后按文摘号码查阅有关文摘。
主要国外医学文摘: • ②《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简称BA)》 • 包括许多医学基础学科,如病理、药理、微生物、生理、生化、免疫、营养、遗传等。每年从8000余种期刊中摘录约14万篇文摘,每月出2期,每半年为一卷,每卷有雷击索引,便于一次查找半年的文摘。
主要国外医学文摘: • ③《化学文摘(Chenical Abstracts,简称CA)》 • 由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文摘,凡是与化学有联系的医学论文,均可被选编。每年摘录世界上约8000种期刊,出版文章约50万篇。CA现为周刊,每半年为一卷,后面附有详细的主题索引和作者索引,每五年有个《集中索引》,每十年有个《十年索引》,这些索引又分主题、作者、化学式等多种,当查到所需的文摘记下文摘号码,再找各卷文摘才能找到。
主要国外医学文摘: • ④《医学中央杂志》 • 由日本医学中央杂志刊行会出版,收编日本及其有关期刊资料约1600余种,每年登载题目或文摘约12万篇,每月一卷,每卷6本文摘、1本索引。总索引包括主题索引和著者索引。 • ⑤俄国《医学文摘杂志》 • 由俄罗斯保健部医学科技情报所遍,1957年创刊,收编前苏联各国与世界各国期刊。该杂志共有22个分册。均为月刊,每期后面有作者索引和分类目次,每年最后一期附有全年累积主题索引。
(2)文献索引 • 文献索引只有文献题目、作者及出处。重要的中外医学文献索引有如下三种: • ①中外科技资料目录 • 是1977年7月全国科技性报刊检索刊物协作会议决定从1978年起统一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刊物。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包括医药卫生(双月刊)和中草药(季刊)二个分册。主要收集国内中文出版的资料(包括内部资料),每期前面有分类目录。每期后面有按汉字拼音的关键词索引,使用十分方便。
文献索引 • ②国外科技资料目录: • 医学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出版发行。本刊收编英、法、德、俄、日五个文种期刊及特种出版物共542种。每月一期,每期收编题录6000条,每期末有主题索引,每年最末期有全年主题累积索引。
文献索引 • ③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IM) • 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和储存的大型医学索引,每月一期,每年一卷。IM收录世界各国医学及有关学科的期刊达5000种以上,每期摘录题目达十万条。IM每期都按主题字顺序编排,所用主题是从每卷第一期Part Ⅱ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简称MeSH)为标准,凡其中没有的不作主题,找不到文献、所以如果按字母顺序找不到你需要的关键词时,要查一下MeSH,可找一下它规定的同义或相似的主题词,然后再查找索引
3.利用因特网和光盘检索查文献 • 因特网和光盘检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快速、方便的特点,可根据需要的关键词和所检索文献的时间范围,快捷地向你提供所需的所有文献(包括文摘) • 但往往存在文献数量太多的问题 • 这时你可缩小关键词的范围,如:银屑病,免疫发病机制,CD4细胞等 • 也可以采用限制文种等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检索的文献量,以用最少的开支,取得最有用的文献。
关于是PubMed检索系统 •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PubMed 网址是: • http://ncbi.nlm.nih.gov/PubMed • 有以下特点: • 更新速度快 • 收录文献范围广 • 链接广泛
常用外文医学专业Web检索工具 • (1)Medical World Search(MWS, http://www.mwsearch.com) • (2)Medical Matrix (http://www.medmatrix.org) • (3)MedWebplus (http://www.medwebplus) • (4)MedWeb(http://www.medweb.emory.edu) • (5)Cliniweb International (http://www.ohsu.edu/cliniweb)
常用外文医学专业Web检索工具 • (6)All Health Net (http://www.allhealthnet.com) • (7)Health Web (http://healthweb.org) • (8)MEDNETS • (http://www.mednets.comhttp://www.mednets.orghttp://www.mednets.net)
(三)文献的阅读和积累 • 1、 循序渐进: • 2、浏览与精读相结合 • 3、作好文献资料的积累
(1) 循序渐进 • 文献的阅读一般应在掌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先读综述、专著、进展等以了解课题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再读有关研究论文原著。 • 读论文原著特别是与自己课题有关的论文时,应注意弄清作者研究的设计及弄通弄懂有关方法。 • 读文献时注意应先易后难,先读中文,再读外文。在阅读中遇到自己不懂的名词、概念不要轻易放过,而要进一步查阅资料或请教,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2、浏览与精读相结合 • 所谓浏览则看看题目和摘要、结论,不求全部弄懂,花时少,又能扩大知识面。 • 对于本专业特别是与自己进行的教学和科研有关内容,则要精读有关文献,即通读一遍,进而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钻研,达到全部弄懂。 • 坚持日常全面阅读与专题学术阅读相结合,就可以在阅读的深度与广度两方面得到提高,同时给自己规定了阅读任务,督促自己完成阅读计划。
3、作好文献资料的积累 • 阅读文献应该与积累文献资料结合起来。每个人的记忆能力总是有限的,只读不记,收效不大。 • 及时做好笔记,不但能帮助加深对文献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提高阅读水平,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 • 普通的作文献阅读笔记的方法是使用文献卡片。作文献卡片的关键是: • ①必须将题目、作者、杂志名称、年份、卷(期)、起止页记全记准; • ②抓住重点,扼要记录。重点文章除做文献卡片外,还要做出要点摘录。尤其是新的方法,重要结果,新的观点,支持或与自己科研结果不符的部分,都必须摘录下来。
科研课题的设计 选题和立题课题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处理论文的撰写
(一) 选题和立题 • 选题和立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选题常来源于 • 最初为了解释见到的难于理解的现象而产生的“初始意念”(牛顿的万有引力和瓦特的蒸气机) • 初始意念来之不易,不可随便丢弃 • 初始意念也不一定都有研究价值 • 继而引起头脑中知识的共呜,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冲动 • 引发出解决问题的灵感 • 提出选题
选题和立题 • 选题是确定所要探索、研究的题目 • 立题是科研的起点,立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科研的成败与成果的大小。 • 立题的过程中应注意: • 指导思想 • 立题原则
1、 立题的指导思想 • 立题必须在学习、消化、吸收国内外文献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着意创新 • 不要照搬或重复别人的研究 • 必须明确所选课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2、 立题原则 • 立题首先必须有创新性 • 创新是立题的基本原则和灵魂 • 基础研究的立题要有新观点、新理论、新发现,并引出新的结论 • 临床研究的立题完成后应能获得新的诊断、新治疗方法 • 立题还应有科学性 • 从实际出发、与现有的科学理论、规律相一致
立题 • 立题要有可完成性 • 应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研究能力、个人素质、实验手段、实验条件、文献资料来源、研究经费和时间等主客观条件立题 • 立题还必须具备可行性 • 主客观条件的可行性 • 立题必须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及解决的深度和广度,要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一般讲立题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提出问题 • 查阅文献 • 做好文献综述 • 形成假说 • 开题论证
(二) 课题的设计 • 科研设计就是制定完成选题目标的实施方案,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 • 专业设计:是科研创造与学术水平的决定因素,要搞好专业设计 • 首先要深入钻研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 熟悉有关进展情况 • 在查阅文献,向有经验的人调查研究和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课题进展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思维,提出工作假设 • 统计设计:是保证专业合理性和科研结果可靠性的关键。 • 是用统计学的方法保证科研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经济性 • 使抽样误差减到最小程度 • 使整个设计经济合理 • 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作出经得起重复的结果。因此,统计设计
1、 题目名称 • 题名要求能够体现科研项目中心内容、主要目的和主要论点,即反映本项目的主题思想、主要观点和主要结论 • 题名尽量用能反映当前科研信息的关键词,通过逻辑组合而成 • 题名应简洁、明了,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 立论依据(背景) (1)课题立题的主要背景资料(概况介绍) • 反映申请者对该课题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经分析后阐述自己的见解,应包括: • 项目的研究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 是与课题有关的文献综述 • 应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立题背景(概况介绍) • 反映 • 申请者确已掌握了本研究方向有关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 申请者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 • 要开门见山 • 直接介绍本课题立题的背景和研究的主要目的 • 要在查新咨询的基础上分段表达清楚 • 根据查新咨询检索文献,充分介绍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展水平和发展趋势 • 课题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研究的概况介绍,并总结出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 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显示出本研究的高起点、实用性及创新性
(2) 研究的基础 • ①与本项研究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 ②以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等; • ③申请者和项目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录等。
3、 研究方案: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 (1)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研究目标应是题目中提出的研究目的具体化(如研究目的是某一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 • 目标应针对哪几个主要环节 • 根据每个目标将研究内容具体化 • 提出每个研究内容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实验的材料和方法,如研究对象(或实验动物)的选择 • 主要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技术路线可采用框图式 (3)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4)预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5)课题的进度计划 • 预试验阶段的安排 • 年计划进度安排 • 总进度安排 • 每个具体阶段完成的哪些项目的工作及数量
(6)制定研究方案的几项原则 • ①对照的使用 • 目的是为了消除研究中的可变因素 • 消除实验中偶然的发生 •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所有可变因素(如实验动物的品种、性别、年龄、体重等)都应相同(即用统计处理要确定这两组能认为来自同一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