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黄 永 锋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英才培育计划. 黄 永 锋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架构. 我院是南京大学 “英才培育计划”的 7 个试点院系之一。目标是培养未来天文学领域的领军人才。 我院每年招收英才计划拔尖生 15 人。. 我院的学科特色和地位. 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天文学科中排名第一 全国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 第一个天文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3) 国内天文界第一个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003) “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特色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 2 个博士点和 1 个博士后流动站. 雄厚的师资力量.

tamy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黄 永 锋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英才培育计划 黄 永 锋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2.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架构 我院是南京大学 “英才培育计划”的7个试点院系之一。目标是培养未来天文学领域的领军人才。我院每年招收英才计划拔尖生15人。

  3. 我院的学科特色和地位 • 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天文学科中排名第一 • 全国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 • 第一个天文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3) • 国内天文界第一个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003) •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特色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 • 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

  4. 雄厚的师资力量 • 专职教师:29名 (教授16名、副教授6名) • 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23名 (79%) • 中科院院士:4名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 • 江苏省“333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3名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 • 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 • 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1名 • ……

  5. 优良的硬件条件 • 大型教学科研设备: 云南昆明抚仙湖28厘米口径太阳望远镜 南京孝陵卫太阳塔 仙林天文台65厘米反射望远镜 仙林天文台40/3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 仙林天文台直径10米天象仪(建设中) 仙林天文台直径2米射电望远镜 一批中型计算机设备 • 与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在仙林共建天文与空间科学园区 • 与其他国内相关天文单位有密切合作关系: • 与国外相关单位有紧密联系: SGI Origin 3800 Sun Fire 4800 Compaq Alpha Server GS80

  6. 本科人才培养成绩 • 培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科在天文系): 12人 • …… 本科毕业生出色代表之一:樊晓辉教授 • 1992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本科毕业 • 1995年,原北京天文台,硕士毕业 • 2000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 • 2005年,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系,副教授 • 2009年,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系,教授 • 2003年,美国天文学会Newton Lacy Pierce奖 • Galileo Circle Fellow,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09 • 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ellow, 2008 http://sancerre.as.arizona.edu/~fan/

  7. 我院是南京大学 “英才培育计划”的7个试点院系之一。目标是培养未来天文学及空间科学领域的领军人才。 我院每年招收英才计划拔尖生15人。

  8. 拔尖计划主要是在如下七个方面来抓改革: 一是学生的遴选: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实行动态统筹机制、自由选择专业的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    二是教师的配备:安排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担任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主持和参与教学。    三是培养模式:要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志向更加远大,心态也要是平和的,德才兼备,成为未来的一流的学者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四是营造氛围:通过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访问、高水平学术报告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术分为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 五是制度上创新:学生管理实行导师制和班级管理相结合,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等制度。    六是条件方面的支持:院内各实验室都要向参与这个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经费的支持、条件的支持、空间的支持。    七是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地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当中去。

  9. 拔尖生的选拔 • 我院每个年级可有15名拔尖生,每年在新生入学后即开始面向全校所有新生选拔。 • 选拔过程分为初选和面试两大步骤。 • 我院实行“拔尖班学生动态进出机制” 。

  10. 拔尖生的培养 • 一、二年级每5名拔尖生配备一位学术导师。三、四年级阶段,按不低于1:3的师生比配置学术导师。学术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培养,并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观测、数据处理、理论分析等方面的综合科研能力。 • 院系开设相关课程,进行强化培养:《现代天文科研入门》、《多波段天文学与深空探测》、《天文科研拓展训练》、《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暑期讲习班》 • 高年级阶段,学生在学术导师的具体指导下,可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利用寒暑假到外单位进行比较深入的观测训练,亦可与国内单位开展联合培养。拔尖生可优先获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 从三年级开始,拔尖班学生必须选择学术导师进行早期科研训练。通常每个早期科研训练项目下的拔尖学生人数不多于2人,确保每个拔尖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去。非拔尖班的学生也可参与早期科研训练,但项目主持人原则上应由拔尖班学生担任。 • 为拔尖生配备生活导师。

  11. 拔尖生激励机制 • 院系优先为拔尖生提供奖学金机会

  12. 训练方式 • 天文观测、数据分析、 • 理论建模、数值模拟、实验和实践 • 训练方向 • 致密星物理、高能天体物理、超新星爆发、 • 恒星物理、星系物理、宇宙学、太阳物理、 • 轨道力学、行星科学、天体测量学、 • 空间科学、 • …… • 院士、知名教授等均参与早期科研训练的指导 早期科研训练:方式与方向

  13. 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近5年中已结题58项,共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论文18篇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近5年中已结题58项,共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论文18篇 [1]Cheng, J. X.(成剑霞), Fang, C., Chen, P. F., Ding, M. D., Two sympathetic homologous CMEs on 2002 May 22, ChJAA, 5(3), 265-272, 2005 [2]Jin, M.(金萌), Ding, M. D.: “Correlation and asymmetry between solar flare hard X-ray footpoints: a statistical study”, A&A, 471, 705-709,2007 [3]Li P.J, Zhou,J.L., An upper limit of Mass for a stable Minor Planet in the Main Asteroid, ChA&A ,164,31, 2007 [4]高 懿,萧耐园:地月系潮汐演化长期趋势的估计,天文学报Vol.48, No.4, 2007 (ChAA) [5]Xia, C.(夏莼), Fang, C., Chen, Q. R., Tang, Y. H.: Spectral analysis of a two-ribbon microflare, 2007, Adv. Space Res., 39, 1402-1406. [6]Yuan Fang-Ting, Zhu Zi, Kong Da-Li(孔大力), Revisiting the Local Kinematics of the Milky Way using the New Hipparcos Data, ChJAA, Vol.8, 714- 722,2008 [7]Kong Da-Li(孔大力), Zhu Zi, A Study of the Scale Height of the Thin Galactic Disk in the Solar Neighborhood, ChA&A, Vol.32, 360-368,2008 [8]Kong Da-Li(孔大力), Zhu Zi, Yuan Fang-Ting, Local Galactic kinematics from revised Hipparcos catalogue, 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 Vol.329, 1068- 1070,2008 [9]Xiao X.(萧潇), Chen Y., A Preliminary Chandra X-ray Spectroscopy of the Supernova Remnant N132D, Adv.Space Res.41:416-423,2008 [10]唐雨平, 2008, 天文学进展, 26, 139-154: "椭圆星系中的星系际尘埃", [11]童 谞, 萧耐园: 大气折射与路径弯曲延迟, 天文学报, Vol.49, No.4, 2008(ChAA) [12]Li, J.-T., "The New Progress on the Research of SS433", 2007, Progress in Astronomy (ISSN 1000-8349), Vol. 25, No. 1, p. 45 - 57 [13]Zhan-Kui Lü(吕占魁), Shi-Wei Wu(吴诗伟), Zhi-Cheng Zeng(曾志诚), “Gravitational wave radiation from a double white dwarf system inside our galaxy: a potential method for seeking strange dwarfs Methods to Seek Strange Dwarfs” Res. Astro. Astrophys,9, 745-750.2009 [14]Li, Y.(李瑛), Ding, M. D.: “Measurements of spectral lines observed with Hinode/EIS as implications for coronal heating”, 2009, RAA, 9(7), 829-840, 2009 [15]Xin Wang(王鑫), Y. F. Huang, Si-Wei Kong, On the afterglow from the receding jet of gamma-ray burst 2009, A&A, 505,1213. [16]刘 昊, 萧耐园: 脉冲星观测中的日月岁差效应,天文学报, Vol.50, No.1, 2009(ChAA) [17] Su, Yang; Chen, Yang; Yang, Ji; Koo, Bon-Chul; Zhou, Xin; Jeong, Il-Gyo; Zhang, Chun-Guang(张春光),"Discovery of Molecular Shells Associated with Supernova Remnants. II. Kesteven 75", 2009,ApJ, 694, 376 [18]姜黎莲、姜方周、顾秋生、赵应和、李宗云, "激变变星V1159 Ori 和 BZ UMa 的观测研究" ,2010,天文学报, 51, 42-53: [19]Jiang Li-Lian(姜黎莲), Jiang Fang-Zhou, Li Zong-Yun, Zhao Ying-He, Gu Qiu-Sheng, Photometry of the Cataclysmic Variables V1159 Ori and BZ UMa, 2010, ChA&A, 34, 265-276 [20]Xin Wang(王鑫), Y. F. Huang, Si-Wei Kong, Constraint on the counter-jet emission of gamma-ray burst afterglow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2010, 53 (Suppl.1): 259-261 [21]Chen, F.(陈枫), Ding, M. D., Chen, P. F.,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an EIT wave observed by Hinode/EIS, ApJ, 720, 1254-1261, 2010 [22]Gao, Yan (高沿); Dai, Zi-Gao 2010, "GRB jet beaming angle statistics", RAA, 10, 142 [23]Jiang F.Z.(姜方周), Huang S., Gu Q.S., Surface photometry and radial color gradients of nearby luminous early type galaxies in SDSS stripe 82, 2011, RAA, 11, 309 [24] Wu, You(吴优),Chen, Peng-Fei,The inversion of the real kinematic properties of coronal mass ejections by forward modeling,2011, RAA, 11, 237

  14. 发表论文并非目的 专业兴趣、科研能力 05 级邵实小组早期科研-太阳射电天线的建造 2008年关震彪组赴新疆观测日全食 邵实小组结题感言: “最重要的是非常培养兴趣和自信心,还有就是对天文和天文系的 热爱。一句话,天文系的资源非常多,一定要好好利用。” “为了科学,我可以献身!”

  15. 天文与空间科学楼 报名及咨询:杨艳老师 * 电邮:yangyan@nju.edu.cn * 电话:83592884 * 地址:鼓楼校区天文系小院2楼 欢迎报考我院拔尖生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