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大 綱. 一、前言 二、分類學 三、分布 四、構造 五、食物 六、生活史. 七、生殖 八、生態關係 九、珊瑚礁的形成 十、重要性 十一、危機與保育 十二、參考文獻. 前 言. 古生代的四放珊瑚從奧陶紀 ( 距今 5 ~ 4.4 億年前 ) 開始 ﹐ 經歷了 2 億年左右 ﹐ 到二疊紀末全部絕滅。六放珊瑚從大約 2.1 億年前的中三疊世至今都很發育。八放珊瑚從三疊紀一直生存到今天。由於目前還缺乏地質資料 ﹐ 特別是二疊紀以後到中三疊世的資料 ﹐ 所以對珊瑚類的演化至今意見不一。

tamm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2. 大 綱 一、前言 二、分類學 三、分布 四、構造 五、食物 六、生活史 七、生殖 八、生態關係 九、珊瑚礁的形成 十、重要性 十一、危機與保育 十二、參考文獻

  3. 前 言 古生代的四放珊瑚從奧陶紀(距今 5~4.4億年前)開始﹐經歷了2億年左右﹐到二疊紀末全部絕滅。六放珊瑚從大約 2.1億年前的中三疊世至今都很發育。八放珊瑚從三疊紀一直生存到今天。由於目前還缺乏地質資料﹐特別是二疊紀以後到中三疊世的資料﹐所以對珊瑚類的演化至今意見不一。 珊珊礁是地球上最美麗的、生物多樣性最高、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眾多的生態系之一,常被稱為「海中的熱帶雨林」或「海底花園」;珊瑚礁也是最古老的生態系之一。

  4. 分 類 學 扁形動物 海綿動物 環節動物 櫛水母動物 軟體動物 原生生物 刺胞動物 節肢動物 前口動物 輻射對稱動物 左右對稱動物 觸手動物 後口動物 脊椎動物 原索動物 棘皮動物

  5. 分 類 學

  6. 分 布 緯度:南北緯約30° 溫度:18-30℃之間,在23-28℃之間生長最好 深度:水深七十公尺以內的淺海 環境:沉積物少的清潔海域

  7. 構 造 六放珊瑚為單體或群體生活,觸手及隔膜為6或6的倍數,其骨骼由表皮層分泌形成骨骼成分為碳酸鈣,骨質堅硬,因此稱為硬珊瑚。 八放珊瑚全部營群體生活,每個個體有觸手8個呈羽枝狀,骨骼成分有角質也有鈣質,又稱為軟珊瑚。

  8. 構 造 4.沒有專司循環、呼吸和排泄的構造,物質的運輸主要靠擴散作用進行。 5.神經細胞則散佈於組織之間,屬於散漫神經系統,它的傳導緩慢。 6.生殖細胞來源於內胚層。 7.體表含有許多刺絲胞,具有含碳酸鈣骨骼或骨針。 1.呈輻射對稱。 2.身體由表皮層和腸腔周圍的胃皮層所構成,兩層組織之間為富含膠質和游離細胞的中膠層。 3.口部體壁內陷形成口道(stomodaeum),胃腔內體壁的內胚層向心延伸形成了隔膜mesenterium內胚層。

  9. 構 造

  10. 珊瑚的食物 一、珊瑚主要捕食海洋中的浮游動物。牠們大部份都是在夜間捕 食,因此牠們的觸手大都在晚間才會伸出珊瑚杯外,於日間則 收縮藏於杯內。 二、大多數的石珊瑚體內都有一種共生的單細胞藻類,名叫蟲黃 藻。這些藻類的生長有賴於珊瑚新陳代謝後所排出體外的有機 廢物,而另一方面,蟲黃藻又會把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後的產物 回饋給珊瑚作為後者的部份養料。 三、珊瑚與蟲黃藻的共生關係可以加速珊瑚碳酸鈣形成的過程,因 此只有與蟲黃藻共生的珊瑚才會形成珊瑚礁。這些體內有蟲黃 藻共生的珊瑚稱為造礁珊瑚,體內沒有蟲黃藻的則稱為非造礁 珊瑚。人們經常談及的珊瑚礁石珊瑚其實主要是指造礁珊瑚。

  11. 太陽能 溶解礦物質 共生藻 海草.海藻 食食性動物 有機碎屑 浮游植物 細菌 浮游動物 珊 瑚 底棲生物 珊瑚食物網

  12. 生 活 史 珊瑚可以利用有性及無性兩種生殖方式,生育珊瑚寶寶,擴展群體。

  13. 珊 瑚 生 殖 壹、有性生殖:經由精子和卵子的結合而繁衍下一代。一、早期研究:有性生殖行為與光照(日週期)、潮汐(月週期),海水溫度(年週期)等外在環境因子有關。二、最新發現: 1.首次發現珊瑚具有雌性荷爾蒙的衍生物 (醣基化雌性荷爾蒙)。 2.雌性荷爾蒙與醣聚化雌性荷爾荷蒙在珊瑚濃度具有顯著的繁殖週期關係。 3.首次發現珊瑚體內環化酵素(aromatase)的存在,此一酵素可將雄性荷爾蒙合成為雌性荷爾蒙,此為一種關鍵酵素。 4.產卵海水中有雌性荷爾蒙的衍生物 (醣基化雌性荷爾蒙)的存在,它可能具有『費洛蒙』的功能,可能在珊瑚集體生殖行為中擔任互相傳遞,誘發集體排卵之作用。 貳、無性生殖:以出芽、斷裂、脫出等方法

  14. 有 性 生 殖

  15. 無 性 生 殖 出芽生殖 斷裂生殖 脫出生殖

  16. 珊 瑚 礁 生 態共 生 共生的現象普遍存在於珊瑚礁中,除珊瑚與共生藻之共生外在脊椎、無脊椎動物彼此間之共生。

  17. 珊 瑚 礁 生 態寄 生 • 一、珊瑚的石灰質骨骼常可找到許多無脊椎動物 的寄生,造成珊瑚骨骼強度減弱使珊瑚易於 斷裂死亡。 • 二、無脊椎動物鑽孔機制 • a.化學 • b.機械

  18. 珊 瑚 礁 生 態競 爭 大法螺攝食棘冠海星,抑制棘冠海星大量蔓延,在珊瑚礁生態平衡上扮演重要角色 • 珊瑚礁或與其他無脊椎動物之間的競爭機制 • a.利用覆蓋生長 • b.分泌化學物質 • c.隔膜絲消化作用 • d.掃帚觸手 石珊瑚與軟珊瑚相互競爭 珊瑚吐出腸繫膜絲覆蓋在左邊珊瑚上消化他的組織 海綿會釋放出體內的次級代謝物抑制其他生物生長

  19. 珊 瑚 礁 生 態掠 食 掠食者

  20. 珊瑚礁的形成 • 礁的種類 • 生物死亡後體內碳酸鈣骨骼慢慢累積形成的 • a.珊瑚礁 • b.貝礁 • c.藻礁 • d.泥礁

  21. 珊瑚礁的形成 造礁珊瑚 一、非所有的珊瑚都具有造礁的能力,例如紅珊瑚和黑珊瑚就不具造礁的能力,珊瑚礁上常見軟珊瑚及柳珊瑚,牠們對構築珊瑚礁的貢獻很小。 二、真正能建造珊瑚礁的珊瑚,主要是隸屬於石珊瑚和水螅珊瑚的一些種類,牠們又被稱為造礁珊瑚。 三、造礁珊瑚的主要特色就是能夠堆積碳酸鈣骨骼,牠們經由一系列複雜的生理過程,使碳酸鹽和珊瑚行鈣化作用,形成珊瑚鈣離子結合而沉降堆積下來,形成固態的碳酸鈣骨骼;在適宜的環境中,珊瑚不斷行鈣化作用,這些堆積的碳酸鈣骨骼日積月累,就形成了巨大的地質構造-珊瑚礁。

  22. 珊瑚礁的形成

  23.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生長時會分泌碳酸鈣,形成鈣質骨骼,經年累月後,珊瑚群體內的骨骼累 積量相當可觀,加上其他生物如:貝類、石灰藻、有孔蟲等也會分泌鈣質骨骼,膠結在一起便逐漸形成大塊的礁體,即所謂「珊瑚礁」。一旦形成珊瑚礁,造就出一個棲所多樣化的三度空間,便容易吸引更多種類的生物在此一同生活;所以說,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物種類歧異度最高的生態系。不過,形成礁體的前提是珊瑚必須生長得夠快,才有可能形成珊瑚礁;換言之,只有 在光照充足、溫度較高的熱帶淺水域,才會有珊瑚礁的分布。 瑚礁生長到水面,再繼續向上發展的空間就有限了。 可以分泌碳酸鈣造礁的生物很多,而形成大塊骨骼的石珊瑚就像鋼筋一樣。 橘紅色的是個桶狀海綿。珊瑚礁上長滿了各種生物,礁體本身就是由生物分泌的碳酸鈣經多年累積而成的。

  24. 珊瑚礁的形成 裙礁 環繞在陸地的周圍,就像裙擺一樣,因此稱為裙礁(或稱緣礁),例如:墾丁國家公園的珊瑚礁 堡礁 指分佈在陸地的外緣,和陸地之間有一狹長的水域(潟湖)相隔的珊瑚礁,由於珊瑚礁就像堡壘一樣,拱衛著陸地,因此稱為堡礁;聞名於世的澳洲大堡礁 環礁 則是指分佈呈環狀的珊瑚礁,中央部份的水域也稱為潟湖,大部份是大洋中的珊瑚礁,例如東沙、西沙、南沙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珊瑚礁島嶼。

  25. 珊瑚礁的形成 地殼的變動與水位的變動會影響珊瑚礁的形成 陸地逐漸上升,海平面逐漸下降,老期珊瑚礁上升成為陸地,新期的珊瑚礁在海平面下繼續生長,堆積在底層。 海平面保持隱定則珊瑚礁向四週逐漸堆積,呈橫向的發展,新期珊瑚礁堆積在外緣。 海平面逐漸上升,陸地逐漸下降,則珊瑚礁向上發展,新期的珊瑚礁堆積在上層,而且由於水流在外緣向海面的循環較好,長期發展,會逐漸由裙礁變成堡礁最後形成環礁。

  26. 珊瑚礁生態的重要性 1.維護了生物多樣性:珊瑚礁約佔海洋面積約0.18%,但卻是地球上歧異度最高的生態之一,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程度只有熱帶雨林可以比擬。全世界的海洋生物中有4分之1生活在珊瑚礁。 2.大氣的碳循環:將CO2轉為碳酸鈣骨骼,有助於降低地球大氣CO2含量,從而減輕溫室效應、降低大氣溫度。 3.海洋生物棲所:提供各種洞穴與縫隙適合各種生物的棲息珊瑚礁能維持漁業資源 。 4.保護人類:珊瑚礁保護脆弱的海岸線免於被海浪侵蝕,約有70-90%的海浪沖擊力量在遭遇珊瑚礁時會被吸收或減弱,且現代醫學從珊瑚礁中研發出許多新藥。

  27. 危 機 與 保 育 一、沈積物污染 二、有機、無機廢水的污染 三、非法漁業破壞 四、海域遊憩活動的破壞 五、溫排水污染 六、暖化與珊瑚礁白化 七、珊瑚的濫補 八、珊瑚病變(WBD;BBD)

  28. 參 考 文 獻 認識珊瑚(http://study.nmmba.gov.tw/upload/Resource/conserv1430.htm) 珊瑚(http://www.jdps.tyc.edu.tw/PubAsp/D2_ShowOK.asp?K=9480) 影片(http://www.rthk.org.hk/rthk/tv/seaworldodyssey/20070827.html) 珊瑚研究發表會(http://www.ntou.edu.tw/imb/A10a2.htm) 爸爸媽嗎真偉大(http://reproduce.nmmba.gov.tw/main04_2_3.htm) 明道中學(http://www.mingdao.edu.tw/library/index/science/095/015_0517.htm) 台灣海洋生態(http://study.nmmba.gov.tw/upload/resource/conserv0029.htm) 海洋之美(http://www.pts.org.tw/~web01/ocean/p2-2-2.htm) 珊瑚的世界(http://www.ktnp.gov.tw/coral/03/03_3.htm) 珊瑚 CORAL (http://hwaien.myweb.hinet.net/dive-ocean-coral.htm) 保育專題(http://nature.tesri.gov.tw/tesriusr/internet/projshow.cfm?IDNo=27) 台灣的海岸生態(http://www.mbi.nsysu.edu.tw/~fiddler/mar_ecol/coast.htm) 生物教學資源(http://biofish.ncc.to/teashow_coral.htm) 寶貝海洋(http://www.hisport.com.tw/interview/interview29/index.html) 全球暖化與珊瑚白化(http://study.nmmba.gov.tw/upload/Resource/conserv1005.htm) 澎湖之美(http://www.penghu-nsa.gov.tw/travel/beauty/beauty-1.asp?BMKey=318&BKey=336 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26601) 關懷海洋台灣(http://www.linyhome.com/j/j61.htm) 刺細胞(http://www.nhcue.edu.tw/~shuh/w4/Cnidaria.htm) 什麼是珊瑚(http://www.syh.edu.hk/enviromnent/con7(03).htm) 舞動北海生命DVD 海科館資料

  29. 介紹完畢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