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上次作业

上次作业. 设有六级十进制计数单元构成的定标器,当输入信号计数率 n=10 5 /s 时,第一级十进制计数单元的计数损失  1 = 1% ,求: 1 )当输入计数率 n=10 6 /s 时的  1 值; 2 )若第六级十进制计数单元最高计数率 f 6max =10 5 Hz ,该级的计数损失  6 为多少? 推导二极管泵电路的输出电压公式,试讨论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线性和对数的关系。 结合 919 框图,阐述智能缓存器计算机多道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极管泵电路. 等电荷电流脉冲的获得.

tamb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上次作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上次作业 • 设有六级十进制计数单元构成的定标器,当输入信号计数率n=105/s时,第一级十进制计数单元的计数损失1=1%,求:1)当输入计数率n=106/s时的1值;2)若第六级十进制计数单元最高计数率f6max=105Hz,该级的计数损失6为多少? • 推导二极管泵电路的输出电压公式,试讨论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线性和对数的关系。 • 结合919框图,阐述智能缓存器计算机多道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二极管泵电路 等电荷电流脉冲的获得 信号负向跳变时,当>5RsC1时,C1上的充电电荷 Q1= C1 V1 输入脉冲过去后,当T->5RsC1时, C1放电到稳态时C1上尚有电压Vo,放电过程中输给C2的电荷为 Q= C1 (V1 -Vo) 由于Vo=nQR 所以

  3. 线性率表的条件: 只有在nRC1<<1或Vo<<V1时,Vo才与n成正比,即VonRC1V1。 对数率表的实现: 当R、C1确定后,随着计数率增大,Vo增大,注入到C2的电荷量减少; 在极高的计数率下,输出Vo趋于饱和电平V1。 在两个量级范围内变换特性大致是对数式的。 将R更换为对数电阻网络可以实现对数率表。

  4. DUAL-POLT DATA MEMORY 16K CHANNELS 12 BITS BATTERY BACKUP MUITICHANNEL BUFFER DUAL-POIT INTERFACE MUTIPLEXER/ROUTER Data memory Inputs SET Signals 1 DIGITAL STABLUZER MICRO PROCECSSOR ADC SAMPLE CHANGER 2 ADC 16k CHANNELS 80186 MICRO- PROCESSOR Program memory 3 RS-232-C ETHERNE PERSONAL COMPUTER 4 Other MCBs PROGRAM MEMORY 512K FLASH DATA MEMORY 512K STATIC PARAMETER MEMORY 256K BATTERY BACKUP • 数据获取部分和存储器等以硬件方式作为独立插件或插卡 • (称为MCB:MultiChannel Buffer); • 控制和显示由PC机中运行的软件来实现 • (称为MCA Emulation Software)。

  5. 核电子学课程安排 预备知识 信号处理 数据获取 数据处理

  6. 核电子学中的仪器标准

  7. 机械和电气标准:核电子学信号处理设备的插件化、标准化,核电子学仪器在机箱、插件的机械结构、电源标准和信号电平等方面做出了规定.机械和电气标准:核电子学信号处理设备的插件化、标准化,核电子学仪器在机箱、插件的机械结构、电源标准和信号电平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 总线标准: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核电子学系统的应用,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标准化,在信息传输方式、信号传送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定了标准。 此处只涉及核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总线技术

  8. 核电子学中的仪器和总线标准 最早发展起来的核电子学标准,模拟仪器 • NIM(-GPIB)标准: • CAMAC标准 • FASTBUS 标准 • VME-VXI标准 • PCI-PXI标准 • USB标准 核电子学领域的专业总线,没能在其他领域得到推广 工业界的通用总线,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核电子学领域

  9. NIM标准 • Nuclear Instrument Module • 最早提出的核电子学插件化的标准。NIM标准是在计算机大量普及前制定的,因此,一般用于模拟信号处理系统。 • 目前,除了前置放大器之外,所有进行模拟信号处理的设备以及模数变换、计数电路等设备,在国内外也都按NIM标准设计和生产。 • NIM标准的确立大大提高了核电子学仪器的机械互换性和电气互换性。

  10. 机箱和插件的尺寸标准化 NIM机箱和插件结构 电源的标准化

  11. NIM信号标准 正逻辑标准:为电压信号,用在中低速逻辑电路(dc到1MHz)。 • 电平标准 输出(必须送出) 输入(必须反应) ‘1’ +4~ +12 V +3~ +12 V ‘0’ +1~ -2 V +1.5~ -2V • 上升时间 10ns~ 100ns 宽度 0.1~1s • 输入阻抗1k输出阻抗 10或50 Output Input (must deliver) (must respond to) Logic 1 +2.4 to +5 V +2 to +5 V Logic 0 0 to +0.4 V 0 to +0.8 V TTL Logic Signals

  12. NIM信号标准 快(负)逻辑标准:为电流信号,流入阻抗为50的负载,用于高速逻辑电路中。 • 电流标准 输出(必须送出) 输入(必须反应) ‘1’ -14~ -18 mA -12~ -36 mA ‘0’ -1~ +1mA -4~ +4 mA • 上升时间 2ns~ 10ns,宽度不重要,前沿触发(在ORTEC插件中信号的典型上升时间为2ns)。 • 输入阻抗、输出阻抗 50 **由于信号的快上升时间,在负的快逻辑信号处理中必须考虑电缆匹配的问题。 Output (must deliver) Input (must respond to) High state –0.81 to –0.98 V(-0.9V) –0.81 to –1.13 V Low state –1.63 to –1.95 V(-1.8V) –1.48 to –1.95 V ECL Logic Signals

  13. NIM信号标准 慢线性信号标准: • 幅度:0~1V 或0~10V; • 上升时间:50ns; • 宽度:0.5~100s; • 输入阻抗、输出阻抗无统一标准,现有插件(ORTEC)中一般为输入阻抗1k,输出阻抗一般有两种:前面板为<1,后面板93 快线性信号标准: • 幅度:0~ -1V,0~ -5V或 0~ -10V; • 上升时间:<50ns; • 宽度:<1s; • 输入阻抗50,输出阻抗很大或<1。

  14. NIM+GPIB标准 • 为了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983年美国 NIM委员会公布了“ NIM+数字数据总线标准” 即NIM+GPIB标准。 • 是NIM仪器的数字化改良,依据这个新标准所生产的插件又叫CCNIM " Computer Controlled NIM"。计算机通过GPIB总线来控制插件的工作,实现自动化测量和控制。

  15. NIM标准小结 • 最早的核电子学标准 • 机械标准:机箱和插件 • 电气标准:电源和信号 • 模拟设备标准,数字改良标准NIM+GPIB。但这种CCNIM设备比较少。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其在核电子学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标准化,当代的核电子学仪器除了在机箱、插件的机械结构、电源标准和信号电平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之外,还在信息传输方式、信号传送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定了标准。这就是总线标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其在核电子学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标准化,当代的核电子学仪器除了在机箱、插件的机械结构、电源标准和信号电平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之外,还在信息传输方式、信号传送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定了标准。这就是总线标准。

  17. CAMAC标准 Computer Automat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核电子学仪器中的第一代总线标准 规定了机箱和插件的机械尺寸,供电方式和供电标准外,还在信息传输方式、信号传递的硬件和软件方面也规定了标准。 机械标准、电气标准、总线标准

  18. CAMAC 机箱 数据路:86芯的印制板插座,提供了插件之间的联系,包括电源线、数据线、控制线和状态线。

  19. CAMAC系统的组成 • 由机箱(Crate)和插件(Plug-in Module)组成,插件又分为一般功能组件(Module)和机箱控制器(Crate Controller)。 • 一般功能插件实现一个独立的功能,用若干个插件可以组合成一个较复杂的系统。 • 机箱控制器用来控制机箱内各插件的动作并提供CAMAC数据路与外部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接口功能。

  20. CAMAC系统的组成框图举例

  21. FASTBUS 总线标准向高速度、高度灵活方面发展,因此核电子学仪器又发展了新一代总线-快总线(FASTBUS),数据的速度比CAMAC大约快一个量级。“快总线”插件,电路采用ECL组件,功耗较大,机箱散热成了专门问题。

  22. CAMAC总线和FASTBUS总线没有在其它领域得到推广,市场很小,因而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当今,在核科学和技术领域多采用工业界的通用总线。CAMAC总线和FASTBUS总线没有在其它领域得到推广,市场很小,因而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当今,在核科学和技术领域多采用工业界的通用总线。 核科技领域专用总线的退出

  23. 工业通用总线在核科技领域的使用 • VME计算机总线和在其基础上发展的VMEBus模块化仪器总线 • PCI计算机外围设备总线和在其基础上发展的PXI模块化仪器总线 • USB计算机串行总线

  24. VME总线 • 面向高性能微处理机M68XXX开发的系统总线,起源于美国MOTOROLA公司。 • VME总线是一种通用的计算机总线,经过多年的改造升级,基于VME系统的产品遍及了工业控制、军用系统、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医疗等领域,在核电子和高能物理实验领域也已经广泛应用。 • 1987年推出的VXIbus系统是一种用于模块化仪器的总线系统。VXIbus系统具有模块式结构、高速数传、系统组建及使用灵活方便、易于充分发挥计算机效能和标准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

  25. VME 机箱 96芯的插针式插座,提供了插件之间的联系,包括电源线、数据线、控制线和状态线 插件化

  26. 模拟设备NIM系统 VME数据获取系统 专用VME控制单板机 VME 系统

  27. PCI总线和USB总线 • PCI总线: • 1993年, Intel公司,外围设备互连总线 •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 • 1997年美国NI公司,PXI模块化仪器总线 • USB串行总线: • 1995年, 美国多家公司,高性能串行数据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 • 计算机和仪器设备等均配备了USB端口

  28. 核电子学中的仪器标准总结 最早发展起来的核电子学标准,模拟仪器 • NIM(-GPIB)标准: • CAMAC标准 • FASTBUS 标准 • VME-VXI标准 • PCI-PXI标准 • USB标准 核电子学领域的专业总线,没能在其他领域得到推广 工业界的通用总线,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核电子学领域 • 重点: • 核电子学仪器标准在哪些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 • 机械标准、电气标准和总线标准 • 几种典型的标准

  29. 仪器的发展 模拟仪器 模数转换出现,数字显示仪器

  30. 智能仪器 个人仪器

  31. 虚拟仪器的发展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①计算机是载体,②软件是核心③高质量的A/D采集卡及放大器是关键。 虚拟仪器

  32. 网络化仪器

  33. 总结

  34. 幅度甄别 线性放大 滤波成形 堆积判弃 基线恢复 至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 探测器 探测器 前置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 模数变换 能量信息 时间信息 位置信息 幅度分析 时间分析 时幅变换 时间检出 快放大器 时间数字变换 时间甄别

  35. 探测器的等效电路和输出回路,在复频域对信号和系统进行分析探测器的等效电路和输出回路,在复频域对信号和系统进行分析 • 前置放大器:作用和分类;三种前放的特点(输出幅度与何有关、输出幅度的稳定性等);如何针对探测器来选择前放的种类。 • 主放大器:作用和分类;滤波成形电路;谱仪放大器的辅助功能(极零相消是重点、基线恢复、堆积判弃只要求概念和作用),谱仪放大器是重点

  36. 脉冲幅度分析: • 幅度甄别器:作用和分类;两种幅度甄别器的区别;单道分析器 • ADC:几种模数转换原理和特点、相关计算

  37. 时间分析: • 四种定时方法 • 符合测量技术:符合电路方框图,符合分辨时间,快慢符合技术 • 延迟技术 • 时间量变换方法:起停型TAC、直接计数型TDC和时间内插技术的基本思想

  38. 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 • 计数器:作用和分类;定标器和线性率表 • 多道分析器:智能缓存型计算机多道的组成;多道的数据获取主要方式(PHA、MCS、LIST MODE)

  39. 核电子学仪器标准: NIM标准、CAMAC标准、VME标准

  40. 同轴电缆:阻抗不匹配时的反射分析 • 必须熟悉每个插件对传输波形的改变。即每个插件的输入和输出的典型波形如何?(包括幅度的改变和波形的改变,典型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 能够针对物理参数(如能谱、计数、时间分析等)和测量要求(符合测量)搭建相应的核电子学系统

  41. 快计数系统

  42. 慢计数系统

  43. 能谱测量系统

  44. 能谱测量系统

  45. 时间测量系统(符合测量系统)

  46. 实验课 • 计数系统 • 能谱测量系统 • 符合测量系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