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25 Views
發展調查問卷測量工具之簡要教學. 學號: 0253206 姓名:黃律 雅 報告日期 : 4/22. 前言. 組織行為:對抽象構念進行測量 構念是一些無法被直接觀察的行為 表徵 越抽象 的構念,測量的困難度越 高 實地 研究時,重視問卷的信度及效 度 缺乏 健全的 架構,導致 發展量表的過程中產生測量 問題. 量表發展過程. 提出 一個概念架構和簡明易懂的指引或指南,供研究者發展量 表. 第一步驟:產生題項. 第二步驟:施測問卷. 第三步驟:初步題項精簡. 第四步驟:驗證性因素分析. 第五步驟:聚合 / 區別效度. 第六步驟:重複測試.
E N D
發展調查問卷測量工具之簡要教學 學號:0253206 姓名:黃律雅 報告日期:4/22
前言 • 組織行為:對抽象構念進行測量 • 構念是一些無法被直接觀察的行為表徵 • 越抽象的構念,測量的困難度越高 • 實地研究時,重視問卷的信度及效度 • 缺乏健全的架構,導致發展量表的過程中產生測量問題
量表發展過程 • 提出一個概念架構和簡明易懂的指引或指南,供研究者發展量表 • 第一步驟:產生題項 • 第二步驟:施測問卷 • 第三步驟:初步題項精簡 • 第四步驟:驗證性因素分析 • 第五步驟:聚合/區別效度 • 第六步驟:重複測試
第一步驟:產生題項 • 用以評估所要驗證的構念 • 建立初步題項之方法: • 演繹法(deductive)/邏輯分割(logical partitioning):由上而下分類法 • 歸納法(indictive)/群集(grouping):由下而上
第一步驟:產生題項 • 演繹法: • 理論基礎已提供足夠的資訊以產生最初的題項組合,須對欲調查之對象有所了解,並做發展題項的指引 • 優點:確保最後量表的內容效度 • 缺點:耗費時間 • 歸納法: • 當構念的概念基礎未能得出易於辨識的向度 • 優缺點:需內容分析的專門技術,倚重事後的因素分析
第一步驟:產生題項 • 陳述盡可能簡短扼要 • 使用目標填答者所熟悉的用語 • 維持題項觀點前後一致性 • 題項內容每次只處理單一議題 • 內容效度評估(content validity assessment): • 亦稱為「前測」 • 可將評估與概念不一致的題項刪除 • 填答者正確地分類題項的百分比
第一步驟:產生題項 • 題項數目: • 每個量表至少需要四個題項,才能針對每個潛在構念進行題項同質性檢定 • 三個題項,便可獲得足夠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 不斷增加題項對信度提升的影響會越來越小 • 確保研究範疇有足夠的樣本 • 往往是測量誤差的主要來源
第一步驟:產生題項 • 題項量尺: • 李克特式(Likert-type) • 適合用於因素分析 • 透過測量工具取得最大的變異量
第二步驟:施測問卷 • 將經由內容效度評估之題項進行測量 • 新題項應該搭配其他已確立的測量工具執行,以驗證「構念關係網絡」(nomological network),即現存測量工具與新發展量表之間的關係
第二步驟:施測問卷 • 許多多變量(multivariate)方法的結果可能與特定樣本有關,可藉由增加樣本數改善 • 大樣本:取得穩定的標準誤估計值,確保因素負荷量能精確反映真實的母體參數值 • 只要題項間的相關性夠強,不需要非常大的樣本即可在探索性分析取得精確的結果
第三步驟:初步題項精簡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藉由因素分析改善新量表 • 先檢查變項的題項間之相關情形,相關係數<0.4,即可在分析中刪除 • 檢驗潛在因素之題項負荷量以驗證預期的結果 • →目標是識別哪些題項最能清楚代表潛在構念的內容範疇
第三步驟:初步題項精簡 • 信度:指一個量測工具的正確性或準確性 • 確立單一向度後,要評估量測之信度 • Cronbach‘sα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 α越大(0.70),表示有較強的題項共變、抽樣範疇已有充分取樣 • 可刪除對量表信度不會有負面影響的題項 • 保留促進內部一致性信度及能充分擷取抽樣範疇的題項
第四步驟:驗證性因素分析 • 典型因素分析方法無法量化出因素結構的配適度(goodness of fit) • 驗證性因素分析: • 使用獨立樣本蒐集之資料進行計算而得的變異數-共變異數矩陣進行分析 • 可以量化方式評估因素結構的品質,提供新量表構念效度的進一步證據
第四步驟:驗證性因素分析 • 目的有二: • 以測量模型的適配度比較單一共同因素模型 • 使用修正指數與t值去驗證特定模型中個別題項之適配度 • 卡方統計: • 可進行兩模型間之比較,卡方值越小,表示模型適配度越高 • 卡方值會受到樣本大小的影響,假如其他適配度指數高,則卡方值大的模型仍有好的適配度
第五步驟:聚合/區別效度 • 聚合效度:驗證該量表與其他測量類似構念之量表的高度相關 • 區別效度:驗證該量表與測量不同構念之量表的低度相關 • 效標關聯效度:檢測與其他預期有相關之變數間的關係
第五步驟:聚合/區別效度 •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 由新發展的量表與其他測量工具的相關性比較 • 例如:單一特質-不同方法,「顯著地異於0且數值夠大」,則達聚合效度
第五步驟:聚合/區別效度 •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 區別效度: • 不同方法-相同構念>不同方法-不同構念 • 不同方法-相同構念>相同方法-不同構念 • 「相同方法-不同構念」相關矩陣相似「不同方法-不同構念」
第六步驟:重複測試 • 共同來源/方法變異可能造成問題→不宜以同一樣本發展量表與評估新測量工具之心理計量特性 • 分析新測量工具所產生之因素可能具有樣本特定性,且信度傾向偏高
第六步驟:重複測試 • 應盡量蒐集除填答者之外的其他資料來源(如同事),以提供構念效度的證明 • 包括驗證性因素分析、內部一致性信度評估、聚合/區別/效標關聯效度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