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00 Views
主题三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任务三 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知识点三 维吾尔族.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2年 4 月2 9 日. 2012年 4 月2 9 日.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1.
E N D
主题三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任务三 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知识点三 维吾尔族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2年4月29日 2012年4月29日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1
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要聚居区。维吾尔族人善于在盆地和河谷边缘开发绿洲,并开挖地下暗沟渠,称作“坎儿井”,用以灌溉农田,建成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经济。棉花种植历史早,品种优良。瓜果生产闻名全国。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要聚居区。维吾尔族人善于在盆地和河谷边缘开发绿洲,并开挖地下暗沟渠,称作“坎儿井”,用以灌溉农田,建成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经济。棉花种植历史早,品种优良。瓜果生产闻名全国。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十二木卡姆”是古代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长达340多首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长期在民间流传。民间乐器有“独他尔”,“巴拉曼”和手鼓“达甫”等弹拔、吹奏和打击乐器数十种之多;“赛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 【学习导读】
知识目标: 1. 掌握维吾尔族的日常礼节、传统节日及禁忌。 2. 了解维吾尔族的历史概况、分布区、语言文字、服饰、民居等。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维吾尔族的服饰、饮食、礼仪等方面内容看其民族的民俗文化,能较全面地掌握其民族的民俗习惯等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做好对游客的服务工作。 情感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对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在导游工作中向旅游者做好有效的宣传教育。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维吾尔族的日常礼节、传统节日及禁忌。【教学重点】维吾尔族的日常礼节、传统节日及禁忌。 【教学难点】维吾尔族的语言、民居及服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教学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葡萄和乐器独他尔来导入本节新课。
看到葡萄会想到哪个少数民族呢 独 他 尔
一、维吾尔族的概况 分布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要聚居区,其次是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 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原用阿拉伯字母,后创制了拉丁化新文字,现在新、旧文字并用。 宗教信仰----全民信奉伊斯兰教 历史----维吾尔族人善于在盆地和河谷边缘开发绿洲,并开挖地下暗沟渠,称作“坎儿井”,用以灌溉农田,建成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经济。棉花种植历史早,品种优良。瓜果生产闻名全国。
文学艺术 “十二木卡姆”是古代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长达340多首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长期在民间流传。民间乐器有“独他尔”,“巴拉曼”和手鼓“达甫”等弹拔、吹奏和打击乐器数十种之多;“赛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 一、维吾尔族的概况 巴拉曼 达 甫
日常礼节 维吾尔族十分注重礼貌。在路上遇到尊长或朋友,或平时待人接物时,将右手按在胸部中央,然后把身体向前倾30度,并连声道“你好”; 老人吃饭或到别人家做客,常用手摸脸做“都瓦”,有时握手后也做“都瓦”; 人们端茶和接受物品都用双手,以示尊敬。 维吾尔族人讲究卫生。常喜欢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吾尔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三次; 习惯个人使用专用茶杯,当第一次给茶杯时,须当着本人面,将茶杯消毒后才使用。 二、维吾尔族的礼俗
服饰 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戴四楞小花帽,称为“朵巴”。 一般穿棉布衣。男子穿长袍,称为“袷袢”,右衽斜领,无纽扣,用腰带式长方巾扎腰。 城市妇女穿西式短上衣和裙子,农村妇女穿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喜穿丝绸。 妇女从多喜欢耳环、手镯、项链等装饰品,喜欢画眉染指甲,画眉毛多把左右两条连成一线。 少女以长发为美,将头发梳成十几条长发辫。 二、维吾尔族的礼俗
住房 一般用泥土建筑,开天窗,屋顶平坦。室内砌实心土炕,高约一尺,供起居坐卧。墙上开壁龛,内置食物和用具。大门忌朝西开。 二、维吾尔族的礼俗
饮食习俗 主食----面粉、玉米、大米。喜喝奶茶、吃馕,喜吃拉面和包子,很少吃蔬菜,夏季多拌食瓜果。 特色食品----烤羊肉串和“抓饭”(用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做成的民族风味甜食饭,因用手抓食,故称“抓饭”) 维吾尔族离不开果肉、果仁。 二、维吾尔族的礼俗
婚俗 男女相爱,先举行订婚礼,在举办结婚典礼。订婚礼比较简单,结婚典礼则十分隆重、热闹。结婚典礼中,现在女方家举行“迎娶仪式”,有神态庄严的大声询问男女双反复愿不愿意娶或嫁对方,对到肯定答复后,主婚人则将两小块馕在碗里蘸点盐水,分别赠与两人。新郎、新娘接过礼品,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同甘共苦,白头偕老。 在男方家最热闹的数“揭盖头仪式”。仪式于晚宴在新房里进行,以新婚夫妇为中心,特别对新娘不断地逗笑、嬉戏,直到有人突然将新娘盖头轻纱揭去。 二、维吾尔族的礼俗
肉孜节 伊斯兰教历10 月1日。 中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 节日活动:所有虔诚的穆斯林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走亲访友,互相祝贺,互相馈赠礼品。 传说,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侵犯,白天躲进深山里不生火、不做饭,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才开始做饭。 三、传统节日
古尔邦节 也叫“牺牲节”、“宰牲节”或“忠孝节”。 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夜梦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勒,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遵命举刀的一瞬间,安拉派遣特使牵着一只羊匆匆赶到现场,命以宰羊代替献子。从此,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了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伊斯兰教产生后,承认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并继承了这一仪式,并把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在古尔邦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穆斯林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杀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 三、传统节日
圣纪节 相传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会。以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教的节日。 节日活动:颂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历史等;有的地方宰牛杀羊,举行会餐活动。 三、传统节日
忌食猪、驴、狗、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吃;忌食猪、驴、狗、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吃; 在麻扎和清真寺以及河坝、伙房等地忌携带、遗弃不洁物品; 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能随便到锅灶前,不剩食物在碗中; 饭毕有长者领做“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立起; 衣忌短小,上衣一律过膝,裤脚达脚面,最忌户外穿短裤; 屋内就座时应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忌睡觉时头东脚西,故在安排客房、摆放卧具和枕头时要特别注意; 探望卧床病人忌站在病人头和脚的方向; 四、禁忌
一、维吾尔族的概况 分布区、宗教信仰、文学艺术 二、维吾尔族的礼俗 日常礼节、服饰、饮食习俗、婚俗等 三、传统节日 肉孜节、圣纪节 四、禁忌 【课堂小结】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是。 (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小乘佛教 2、维吾尔族的传统传统风味食品是指。 ( ) A.烤羊肉串 B.抓饭 C.油香 D.竹筒饭 3维吾尔族的民族节日有。 ( ) A.肉孜节 B.古尔邦节 C.圣纪节 D.元日 4、每逢节日,不分男女老少都跳“赛乃姆”,家家都吃香甜的“ ”。 ( ) A.糯米 B.普鲁 C.抓饭 D.羊肉串 【巩固练习】 B AB ABC B
二、判断题 1、维吾尔族人喜喝奶茶、吃馕。 ( ) 2、维吾尔族的地下暗沟渠称坎儿井,用于灌溉良田。棉花种植历史早,但瓜果生产并不闻名。 ( ) 3、维吾尔族的民间乐器有“手鼓”和 “萧”。 ( ) 4、看望病人时,维吾尔族人最忌站在病人脚和头的方向。 ( ) 5、维吾尔族人呆的四楞小花帽,称为朵巴。 ( ) 【巩固练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