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99-B2-2 跨領域 『 蛋白質結構 』 專題學習- 突變膜蛋白質晶片的光電響應與物理性狀分析 計畫主持人: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 陳秀美 教授 共同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傅祖怡教授

99-B2-2 跨領域 『 蛋白質結構 』 專題學習- 突變膜蛋白質晶片的光電響應與物理性狀分析 計畫主持人: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 陳秀美 教授 共同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傅祖怡教授 協同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謝秀梅教授 跨學門群組:基礎科學 ( 物理、生命科學 ) 、工程. 計畫內容. 學習內容 :

tam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99-B2-2 跨領域 『 蛋白質結構 』 專題學習- 突變膜蛋白質晶片的光電響應與物理性狀分析 計畫主持人: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 陳秀美 教授 共同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傅祖怡教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99-B2-2 跨領域『蛋白質結構』專題學習- 突變膜蛋白質晶片的光電響應與物理性狀分析 計畫主持人: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 陳秀美 教授 共同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傅祖怡教授 協同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謝秀梅教授 跨學門群組:基礎科學(物理、生命科學)、工程

  2. 計畫內容 學習內容 : 講習課程:A. DNA、RNA、蛋白質之結構與功能;B.基因選殖及突變;C.嗜鹽菌及光敏感性膜蛋白質(細菌視紫質,bacteriorhodopsin,BR)之介紹;D. AFM原理及儀器架構;E. AFM操作基本模式及步驟 實驗課程:A. BR基因表現與操作系統之介紹;B.菌體培養、BR膜蛋白純化與蛋白質分析之介紹與實驗;C.蛋白質固定化與晶片製作之介紹與實驗;D.蛋白質晶片的AFM表面物理性狀分析之介紹與實驗;E.蛋白晶片之光電響應分析之介紹與實驗 書報討論:BR之文獻導讀及討論 目的:利用「Halobacterium salinarum嗜鹽菌紫色細胞膜之Asp96→Asn突變膜蛋白質晶片之製作及其光電響應與AFM物理性狀分析」的學習以培育具有潛力的優秀大學生成為橫跨化學工程、生命科學與物理等三大領域之高科技人才 學生:台科大:許哲耕、何文傑、呂輝帥、賴冠宇、楊芳懿、張惠音 台師大:林彥成、顏仁璽、蔡明諺 助教:台科大 鄭凱如、台師大 黃筱嵐

  3. 學習時程

  4. 學習內容摘錄 (I)

  5. 學習內容摘錄 (II)

  6. 學習內容摘錄 (III)

  7. 學習剪影

  8. 學習成果

  9. 學習成果 在暑假參與這項跨學門科學人才培育銜接計畫讓我收穫良多,也因為比較多了時間,所以教授們很熱心的幫我們安排了幾次實驗,讓我們能實際動手做,更能驗證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收先是劃菌的實驗,-----。第二個印象深刻的實驗是光電流實驗,在開始做實驗之前要先做試片,之前對這次所要檢測的樣品能否導電一直半信半疑,後來助教真的拿出了可以測導電的儀器,驗證了這是真的可以導電。另一項實驗是去師大操作掃瞄式探針顯微鏡,感謝師大的助教不厭其煩的替我們解答問題,這次操作掃瞄式探針顯微鏡共分成兩次,第一次助教示範一次儀器操作和電腦操作,第二次就讓我們實際動手操作,而測試樣品正是之前在台科大劃菌實驗培養出來的,在動手做的時候,突然發現到這項計劃的用意,在做研究過程中,常常都需要各個實驗室的幫忙才可以完成一項偉大的研究,而很少能靠自己單槍匹馬的完成,難怪這項計畫要有兩校合作,因不同的領域相互提供自己的專業一起完成的研究才是真正好的研究!

  10. 學習成果 提高學生學習與參與的能力 提高學生對生物工程與生物物理之興趣並建立基礎知識 提高學生研究興趣:計畫進入五年學碩士學程,開始進行相關專題研究,計劃繼續深造

  11. 計畫自評 學生參與率:> 95% 學生參與度:講習課程(中上),實驗課程(高),書報討論,書面報告 改進方向:改進講習課程以真正成為問題導向式教學,增加定期實質評估及學生報告之次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