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76 Views
組織變革與績效管理. 主講人:鄭錫鍇 聖約翰技術學院企管系副教授 jskch@mail.sjsmit.edu.tw. 組織變革的動力. 一、全球化趨勢 一、科技變革 二、標竿學習與體制化 三、政府政策 四、財務壓力 五、顧客需求 六、策略規劃. 組織變革的影響. 一、新價值建立 二、新技術需求 三、新工作關係 二、員額精簡 三、組織重組 四、 HRM 的變革 五、士氣變化 六、人員抗拒 七、生還者症候群. 組織變革的管理. Lewin 的力場模型 改革力 v.s 阻力 變革管理過程
E N D
組織變革與績效管理 主講人:鄭錫鍇 聖約翰技術學院企管系副教授 jskch@mail.sjsmit.edu.tw
組織變革的動力 • 一、全球化趨勢 • 一、科技變革 • 二、標竿學習與體制化 • 三、政府政策 • 四、財務壓力 • 五、顧客需求 • 六、策略規劃
組織變革的影響 • 一、新價值建立 • 二、新技術需求 • 三、新工作關係 • 二、員額精簡 • 三、組織重組 • 四、HRM的變革 • 五、士氣變化 • 六、人員抗拒 • 七、生還者症候群
組織變革的管理 Lewin的力場模型 • 改革力 v.s 阻力 • 變革管理過程 1.解凍 2.移動 3.再結凍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 • 從有形資產到無形資產之競爭。 • 知識經濟是指直接建立在知識與資訊的創發、擴散及應用上的經濟,知識創造、分享與應用的效率以高過土地、資金傳統生產要素上,成為支持經濟發展之動力。
知識經濟時代特質 • 知識成為主要競爭力所在 • 網路科技是知識經濟的燃料 • 高科技產業主導國家經濟榮衰 • 冒險與創新是知識經濟的精神 • 全球化創造商機 • 掌握顧客即取得優勢 • 速度決定勝負 • 組織結構將面臨改變
知識經濟對生活制度的影響 • 企業必須追求生產顧客化、多元化、管理彈性化 • 終身雇用制、固定工作生活環境與標準化管理勢被淘汰 • 終身學習與不斷創新成為競爭不二法門 • 中階主管減少、組織扁平化
變革時代的績效管理要素 • 一、策略規劃 • 二、目標管理 • 三、績效管理 • 四、流程再造 • 五、學習型組織 • 六、全面品質管理 • 七、領導
一、策略規劃 • SWOT分析 • 擬定目標 • 研定計畫 • 分配資源
二、目標管理(MBO) • 以目標取代獎懲 • 人性化管理取代高壓式管理 • 參與性管理取代獨裁領導 • 民主與激勵取代集權與懲罰 • 以自我控制取代外部控制
目標層次的建構 • 願 景 • 使 命 • 目 的 • 目 標
MBO的優點 • 結合個人與組織的目標 • 增進主管與部屬的關係 • 掃除集權弊害 • 充分運用人力 • 人性尊嚴得以維護 • 工作潛能得以發揮
MBO的要素 • 目標設定 • 預算配合 • 自主性 • 回饋 • 獎賞
透過PDCA循環執行MBO • 計畫(Plan) • 目標設定,其原則 • 規劃行動方案
透過PDCA循環執行MBO • 執行〈Do〉 • 主管採 < 例外管理 > • (Management by Exception) • 員工在裁量權限內自我控制 • 、自我管理
透過PDCA循環執行MBO • 查核〈Check〉 • 效果確認 • 是否偏離目標
透過PDCA循環執行MBO • 行動與改進〈Action〉 • 將成功執行經驗標準化 • 檢討反省 • 修改改進 • 選定下次目標
行政機關運用MBO之限制 • 環境變化大的機關不適用 • 時間資源不充分的機關不適用 • 互信不高的機關不適用 • 目標模糊的機關不適用 • 績效無法量化的機關不適用 • 需團隊合作的機關不適用
三、績效管理 一、績效 (一) 效率(efficiency) (二) 效能(effectiveness) (三) 經濟(economy) (四) 公平正義(justice) 二、績效管理 任何促進績效達成之管理措施及管理過程。
績效管理之工作架構 一、策略規畫 二、願景與目標塑造 三、績效指標的建立 四、領導功能的發揮 五、績效評估與人事制度配合
建立績效指標之原則 一、重視考核指標之效度 二、重視考核指標之信度 三、重視考核指標之廣度 四、注重服務對象之確立
服務品質與績效管理 • 政府是最大的服務業 • 品質 = 產品或服務績效 / 顧客預期 * 品質 > 1 ⇒ 顧客滿意 * 品質 < 1 ⇒ 顧客報怨 • 理性消費 v.s 感性消費 v.s 感動消費
績效指標評鑑功能發揮之原則 一、根據目標設置績效指標 二、考慮時間序列 三、考慮單位間的比較 四、進行外部比較
落實績效管理之做法 一、明確的目標系統 二、績效管理須與獎懲制度結合 三、考評指標必須與組織目標相契合 四、績效須由民眾角度思考 五、績效應儘可能予以量化 六、建立360 績效評估制度 七、建立双向溝通之評估制度
四、流程再造 • 存在不一定合理 • 檢討盲腸流程 • 檢討不合宜法規 • 流程多樣化 • 減少監督與審核點 • 提供單點接觸
五、學習型組織 • 不斷適應環境變化 • 打破專業分工造成之功能性近視 • 防止學習障礙 • 儀式性會議 • 本位主義 • 自欺欺人—繼續執行錯誤政策 • 煮蛙故事 • 歸罪於外 • 從經驗學習之迷思
學習型組織之五項修鍊 • 自我精進 • 改變心智模式 • 建立共同願景 • 團隊學習 • 系統性思考
六、全面品質管理(TQM) • 品質好壞人人有責 • 卓越品質是全面管理的結果 • 建立追求卓越品質的文化 • 顧客導向(強調內顧客) • 不斷改進 • 打破部門界限 • 第一次就做對
七、領導 一、以「影響力」代替克服公部門之有限領導 二、善用願景管理與人力資源的發展 三、克服公部門之「有限領導」問題 四、建立無障礙溝通之組織文化 五、建立「開誠布公」(open book) 之組織文化 六、以「公經理人」取代「主管」觀念 七、發展轉換型領導
完畢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