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搜集. 第二节 统计数据整理. 第三节 频数分布. 《 统计学 》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有组织、 有计划地 搜集资料。 要求:准确、 完整、及时. 对调查资料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科学分类、 浓缩简化. 描述性分析 推断分析、 决策分析。 要求:定性 定量结合. 统计工作的三个中心阶段. 《 统计学 》 第二章.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搜集 . 一、统计数 据搜集.

tam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一节统计资料的搜集 第二节 统计数据整理 第三节 频数分布

  2.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有组织、 有计划地 搜集资料。 要求:准确、 完整、及时 对调查资料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科学分类、 浓缩简化 描述性分析 推断分析、 决策分析。 要求:定性 定量结合 统计工作的三个中心阶段

  3. 《统计学》第二章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搜集 一、统计数 据搜集 是按照预定的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与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从客观实际采集数据的过程。 (一)统计数据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同时也包括对次级 资料的搜集 原始资料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次级资料是指已 经经过加工整理,由个体过渡到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 明所研究总体的统计资料 。

  4. 《统计学》第二章 加工数据源 (次级资料) 政府统计、企 业统计、民间 统计等机构, 数据库、出版 物、账册等形式 已存在数据源 (初级资料) 原始数据源 普 通 的 数 据 使 用 者 数 据 查 询 统 计 调 查 对过程加以控制 实验数据源

  5. 《统计学》第二章 用来指导整个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统计设计在统计调查阶段的具体化 统计调查方案 基本内容: ⒈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⒉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⒊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 4.调查表格和问卷设计; 5.确定调查时间; 6.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二)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案设计 (为什么调查) (向谁调查) (调查什么) (何时调查)

  6. 《统计学》第二章 指是某项调查中被研究的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 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 指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总体单位。 负责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注意: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 的区别: 例:当调查单位自己负责向上报告时,它同时也是填报单位;当调查单位的资料由它的上级组织收集、整理,并向上报告时,填报单位与报告单位则不一致。

  7. 《统计学》第二章 例1:对某市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则该饮食业的: 总体是: 总体单位是: 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填报单位是: 如果不能正确确定调查对象及调查单位,资料就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也许就会产生误导

  8. 《统计学》第二章 例2: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1)企业设备调查; (2)人口普查; (3)农村耕畜调查; (4)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5)摩托车普查。

  9. 《统计学》第二章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包括调查期限及调查资料所属的时期或时点。 调查时间 调查期限是指进行统计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包括搜集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及时性,应尽量缩短调查期限。 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应根据不同调查项目的要求确定 应规定资料所反映的是从何时起至何 时止的资料 时期现象 时点现象 应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

  10. 《统计学》第二章 根据调查目的、任务所确定的调查内容,通常也叫做调查纲要。 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要明确、易懂,避免引起误 会或出现差错 单一表又称卡片式,是指一张表只登记一个单位情况的表式; 单一表 调 查 表 一览表是把多个调查单位和相应的项目按次序登记在一张表格里的统计表。 一览表

  11. 《统计学》第二章 表头 表体 表脚 调查表的基本结构: 名称、编号、制表单位、填表日期等等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调查项目等等 备注、指标解释等

  12. 《统计学》第二章 (三)实验设计的原则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可获得更加精确的效应估计量。 重复性原则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实验对象的分配、实验次序的安排都是随机的。 随机化原则 实验对象本身不知道自己是被分配在处理组或对照组中,测定反应的人也不知道谁在处理组或对照组。 双盲原则

  13. 《统计学》第二章 二、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 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点数和计量。 直接观察法 由统计工作机构将调查表格分发或电传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则根据填报的要求填好寄回。 报告法 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搜集统计资料,又分为口头询问法和被调查者自填法。 采访法

  14. 《统计学》第二章 由有关的组织机构发出通告,规定当事人在某事发生后到该机构进行登记,填写所需登记的资料。 登记法 用于搜集测试某一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方法使用效果资料的方法。 实验设计调查法

  15. 《统计学》第二章 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经常性调查 一次性调查 普查 定期报表 重点调查 专门调查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 三、统计调查的各种形式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16. 《统计学》第二章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一一加以调查。如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 全面调查 特点:全面调查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多;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调查的时间也较长。 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通过这些部分单位的调查来了解全面或一定范围(如某种类型)的情况 。 非全面调查 优点:调查单位少,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17. 《统计学》第二章 指随着被研究现象的变化,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以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全部发展过程。如工业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量等。 经常性调查 对时点现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登记,以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发展水平或规模。 一次性调查

  18. 《统计学》第二章 指基层单位和企业,根据一定的原始记录或统计台帐,按照一定的统计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 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定期向上级 统计机关报告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 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定期报表 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或为某一目的而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专门组织的登记和调查。 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又多为一次性调查

  19. 《统计学》第二章 以真实性准确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统计报表 基本统计报表 专业统计报表 按报表的性质和内容 定期报表:日报、月报、季报 按报送周期 年报:报送年度资料 基层报表 综合报表 按填报单位

  20. 《统计学》第二章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 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 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 有可能由于虚报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 质量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 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 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统计报表 制度 优点 局限

  21. 《统计学》第二章 可以为抽样调查提供抽样框 可以搜集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反映重大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信息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普查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掌握某些关系国情国力的重大事项的准确而全面的数据 目的 作用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宜经常进行 局限

  22.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普查涉及面广、指标多、工作量大、时效性强,为了快速取得准确的资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普查的组织原则 1、规定统一的调查时间 2、选择合适的普查时间 3、普查方法步调一致 4、普查项目必须统一 5、重大国情普查应按一致周期进行

  23.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统计学》第二章 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 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全面调查的目的 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受人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小 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用样本资料推断把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抽样调查 指样本单位的抽取不受主观因素及其他系统性因素的影响,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均等的被抽中机会 特 点 优 点

  24.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为了解总体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 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重点调查 能以较少的投入和较快的速度取得总体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的资料 这些单位数目不多,但其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作用 只适用于客观存在着重点单位的情况 局限

  25.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统计学》第二章 1、深入研究某些重大问题; 2、可以用来研究新生事物 3、估算总体数量特征,验证全 面调查数字的真实性 在对调查对象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典型单位 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典型调查 指在数量表现上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的总体单位,可以用来推断总体的数量 作 用 局 限 不能确定推断的把握程度,无法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

  26. 《统计学》第二章 划类选典 取中选典 突出选典 典型调查的突出特点: 1、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出来的 2、调查单位少,便于作深入细致的调查, 3、典型调查可以深入了解与事物发展有关的各种实际情况 典型单位的选择

  27.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报表制度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可以全面调查,但通常是调查限定规模以上的总体单位

  28. 《统计学》第二章 普 查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对全部单位进行调查

  29.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重点调查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只调查重点单位(单位数不多但其标志量占标志总量比重较大的单位)

  30.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典型调查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对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典型单位的选择并不一定按规模

  31.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抽样调查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按随机原则选择调查单位,各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同。

  32. 《统计学》第二章 四、统计调查体系 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 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 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 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 计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模式

  33. 五、现有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 (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 (二)有关期刊:《中国经济数据分 析》、经济预测分析》等。 (三)有关网站:中国统计信息网、国研 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经济时报网等

  34. 案例分析 《统计学》第二章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1月1日零时,普查现场登记工作从11月1日开始到11月10日以前结束。调查员到过的几家遇到情况并作处理: (A)11月2日在1号家,这一家11月1日中午生个小孩,调查员把小孩的材料填入普查表; (B)11月3日在2号家。这一家11月2日一成员死亡,调查员把关于死亡的材料填入调查表; (C)11月4日到3号家。11月2日新婚夫妇到户籍登记处登记自己的婚姻,统计员将调查表有关项目填为已婚 该调查员的处理登记处理方法正确吗?

  35. 第二节 统计数据整理 通过统计调查可以搜集到大量的统计资料,是统计研究的基础。但是这些资料只是反映总体单位具体情况的分散的、不系统的资料,不能用以反映总体的特征。 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研究总体的特征。 统计数 据整理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地位

  36. 《统计学》第二章 (一)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 1、根据研究目的的设计整理汇总方案。 2、根据汇总方案,对各个调查项目的资料进行汇总,通过汇总计算各项指标。 3、通过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描述整理的结果。

  37. 《统计学》第二章 (二)数据整理的程序 统计资料的审核 资料的分组和汇总 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

  38. 《统计学》第二章 数据审核 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 收集数据 科学地计算与分析 得出结论 真实数据 正确结论 假数真算 虚假数据 错误结论

  39. 《统计学》第二章 二、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种类 指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和统计研究的需要,按一定的标志将统计总体区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统计研究方法 统计分组 • 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 • 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组合起来,在同一组内则保持着相同的性质。

  40.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分组的原则 • 穷尽原则: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可归,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中所有单位。 • 互斥原则:就是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

  41. 《统计学》第二章 分组 25% 33% 42% 分组前 分组后 种类: 1·区分事物的性质:类型分组 • 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现有8种经济类型: •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

  42. 《统计学》第二章 2·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结构分组 例:上海市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 1980年 1990年 1996年 1997年 GDP 100 100 100 100 第一产业 3.2 4.3 2.5 2.3 第二产业 75.7 63.8 54.5 52.2 第三产业 21.1 31.9 43.0 45.5 3·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分析分组 例:中国农民家庭按收入分组的恩格尔系数(1984年) 按收入分组(元) <20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恩格尔系数(%) 64.9 60.2 56.7 54.4 50.5 49.9 43.6

  43. 《统计学》第二章 研究贫富差别的基本方法:将人口按收入水平等分为 5 组,观察收入差别。 20% 20% 20% 20% 20%   中国九十年代:最富的20%家庭拥有全部财富的48%,最穷的20%家庭拥有全部财富的4%。

  44. 统计分组的种类 《统计学》第二章 1、简单分组 2、复合分组 即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它只能从某一方面说明总体的分布状况和内部结构。 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或交叉起来分组。可用于对事物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研究。

  45. 《统计学》第二章 1、品质分组 2、数量分组 品质分组就是按品质(或属性) 标志的分组。一般地,对于以定类尺度或定序尺度计量的,采用品质分组。 数量分组就是按数量标志的分组,数量标志的变异性体现在它不断变动自身的数量上,故也称为变量分组。

  46.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分组的方法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做好统计分组的前提。 (1)选择分组标志 •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 根据现象的本质特征选择分组标志 • 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选择分组标志

  47.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分组的程序与原则 选择分组标志 确定分组体系 总体单位归类 科学性:组间差异大,组内差异小。 完备性和互斥性:每个单位均能且只能归到某个组中。

  48. 《统计学》第二章 ? 统计分组的方法 对大学生月生活费支出情况进行分组研究: 按家庭收入水平分组; 按城乡分组; 按性别分组; 按年龄分组。 对父母亲下岗情况进行分组研究 单亲下岗; 双亲下岗; 双亲在岗。 城乡区别离退休 是否健在 ? 不符合科学性 不符合完备性和互斥性

  49. 《统计学》第二章 即决定分成哪些组,各组的内容、名称和界限。 (2)拟定分组数目 指各组之间界限明确,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只应属于其中的一个组。 互斥性 原则 指在一个分组方案中拟定的所有组,能够包容总体的全部单位,不能排斥和遗漏任何一个单位。 包容性 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 按品质标志分组 选择反映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别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 按数量标志分组

  50. 《统计学》第二章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形式 指用单一的数值作为分组标志的分组。每个数值作为一个组。 单项式分组 如某班学生按年龄分组:17岁,18岁,19岁,20岁, 21岁,22岁。 将作为分组依据的数量标志的整个取值范围依次划分为若干个满足互斥性和包容性的区间,用这些数值区间作为组的名称。 组距式分组 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分以上 某班学生统计学成绩分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