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現代散文之旅行文學

現代散文之旅行文學. 組員 : 辛嘉豪 49940041 王冠智 49940030 劉宇揚 49940046 陳松君 49939023 蔡建誠 49840028 黃致維 4A040024 指導老師 : 羅夏美. 旅行文學的定義. 何謂「 旅行文學 」 ? 除了 是是 旅行的記錄 ,還有著明確的 旅行時間 、著名 景點 之描述 與個人自敘的資訊等元素,它包含 了 - 真實性 或非虛構的旅行 記述。

Download Presentation

現代散文之旅行文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現代散文之旅行文學 組員:辛嘉豪49940041 王冠智49940030 劉宇揚49940046 陳松君49939023 蔡建誠49840028 黃致維4A040024 指導老師:羅夏美

  2. 旅行文學的定義 何謂「旅行文學」? 除了是是旅行的記錄,還有著明確的旅行時間、著名景點之描述與個人自敘的資訊等元素,它包含了-真實性或非虛構的旅行記述。 「作者」以說故事方式包裝個人體驗並向讀者呈現其過往人生歷程。簡言之,旅行經過旅者記錄整理後即可轉為各種形式不同的故事。任何旅遊記錄若可稱為「旅行寫作」應述及實際旅行並輔以文學敘述手法。 旅人自記錄見聞進而抒發情感,並由事件旁觀者轉為故事參與者。由此可知,旅行文本似具雙重元素,一邊是行動,另一邊則是文學,且非得同時具備此二要素才能構成「旅行文學」

  3. 旅行文學的定義 旅行文學不單是記錄旅行的細節與資料,人文觀點的探究,不同文化的衝擊,帶給旅人的省思,都藉由他鄉異地、奇風異俗,有了新依託與可能。

  4. 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鄉讀完小學后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做過幾年學院院長,辭職後潛心寫作。 近年來在教學和學朮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獲上海市文學藝朮優秀成果獎、台灣聯合報讀書最 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

  5. 文革 中共中組部退休幹部王尚賢,曾長期負責幹部考察工作,主要任務是考察八十年代提拔的幹部在文革期間的政治表現。王尚賢關於這一事件發表文章,認為余秋雨參與的教材編寫創作工作是在周恩來指示下,主要在周恩來、鄧小平執政期間進行的,與文革前期「造反」「武鬥」「奪權」和後期「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階段,有本質性的區別。王尚賢認為這個階段的文化重建工作是極其艱難的,也是最最不應該批判的,卻恰恰是古遠清等比余秋雨還年長的幾個人的批判重點,因為現在的很多年青人並不了解文革十年內的變化和政治風潮。王尚賢最後感嘆:「首先是驚嘆余秋雨先生當時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清白的政治操守,接下來是驚訝批判者們怎麼敢於在朗朗乾坤之下徹底顛倒了是非!」 童年時代與中國農村民俗生態的血肉相融,青年時代在「文革」災難中的生死掙扎,後來又成爲最年輕的教授和高等院校校長,仕途暢達時毅然辭職親自歷險考察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文明遺址,所寫書籍暢銷全球又受到諸多嫉妒和譭謗,卻永遠有無數「余迷」捍衛著他…… 

  6. 余秋雨-文化苦旅 此書是一本最令人動容的散文集,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寫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這樣乾淨漂亮的白話文字,來描述中國深沉的文化,以及紓發自我的情感。 此書中有提到的景點有很多,每一個景點都帶給余秋雨不同的感觸和震撼。觸碰到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見證自己國家一路走來深刻的歷史痕跡。

  7. 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餘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莫高窟在近代以來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莫高窟與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則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座石窟。

  8. 余秋雨的人生思索Life Wisdom 我看到,被最美的月光籠罩著的,總是荒蕪的山谷。我看到,被最密集的“朋友”簇擁著的,總是友情的孤兒。 我看到,最興奮的晚年相晤,總是不外于昔日敵手。我看到,最怨憤的蒼老歎息,總是針對著早年的好友。我看到,最堅固的結盟,大多是由於利益。我看到,最決絕的分離,大多是由於情感。我看到,最容易和解的,是百年血戰。我看到,最不能消解的,是半句齟齬。我看到,最低俗的友情被滔滔的酒水浸泡著,越泡越大。我看到,最典雅的友情被矜持的水筆描畫著,越描越淡。我看到,最早到臨終床前的,總是小人。我看到,最後被告知噩耗的,總是摯友。

  9. 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胡適曾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自稱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樣思想。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畢生倡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徵」的治學方法。

  10. 新文化運動 1917年,當時胡適還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他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使用白話文寫作,石破天驚,引起很大反響。後來唐德剛在《胡適雜憶》中透露,胡適當時寫那篇文章,原是在美國主編的《留學生季報》用的,後來抄了一份發表在陳獨秀主持的《新青年》上。 發表《歷史的文學觀念論》(1917年)、《建設的文學革命論》(1918年)等論文,認為「……死文字決不能產出活文學。中國若想有活文學必須用白話,必須用國語,必須做國語的文學」,主張「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被譽為「文學革命最堂皇的宣言」。 1920年出版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嘗試集》。《嘗試集》的新詩充滿試驗性質,並不成熟。詩人余光中認為「胡適等人在新詩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歷史的,不是美學的」。

  11. 胡適的改革思想 (1)文學革命論 胡適主張破壞的『八』大主義: (一)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字。 (二)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語爛調。 (五)不重對偶-文需廢駢,詩需廢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傲古人。 (八)不避俗話俗字。

  12. (2)白話文革命論 『字數增加』: 例如:道-道理。法-法律。名-名子。 『繁雜不齊的文法變簡易化』: 古文:(主格) 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目的格)播州非人所居。 白化:(主格) 做這詩的是誰? (目的格)這裡不是人住的。 『複音字』: (一)本字後加『子』、『兒』等尾語。 例如:妻子、兒子、瓶兒、盆兒。 (二)同義的字拼成一字。 例如:規矩、法律、心思、頭腦、師傅。 (三)類名加區別字。 例如:木匠、石匠;會館、旅館;學堂、浴室。 (四)重字 例如:太太、奶奶、爺爺、快快、慢慢。

  13. 胡適傳誦的新詩 《秘魔崖月夜》 依舊是月圓時,依舊是空山,靜夜;我獨自月下歸來,這淒涼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驚破了空山的寂靜。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夢與詩》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舊夢》 山下綠叢中,露出飛簷一角,驚起當年舊夢,淚向心頭落,對他高唱舊時歌,聲苦無人懂。我不是高歌,只是重溫舊夢。

  14. 《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 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 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 苞也無一個轉眼秋天到 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 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開 能將宿願償滿庭花簇簇 添得許多香 《老鴉》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天寒風緊,無枝可棲。我整日裏飛去飛回,整日裏又寒又飢。----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小米!

  15. 參考文獻 • http://www.lib.thu.edu.tw/newsletter/63-200612/PG07.htm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0719187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6%87%E5%8C%96%E8%8B%A6%E6%97%85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3%A1%E9%81%A9%E4%B9%8B • http://hushihhc.blogspot.tw/2011/05/blog-post_7354.html •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8/10/2008103022475106.pdf • http://www.wretch.cc/blog/lotus7/24039245

  16. THEENDTHANK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