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第 7 章 装配工艺简介

第 7 章 装配工艺简介. 7.1 概述. 按照一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零件联结或固定起来,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器的生产总的可以分为:毛坯制造、零件加工和装配三个工艺过程。 机器的装配是整个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过程,它包括安装、调整、检验、试验、油漆和包装等工作。 装配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又快又好地装配出合格的产品来。. 7.1.1 装配的类型和装配方法.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7 章 装配工艺简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7章 装配工艺简介

  2. 7.1 概述 按照一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零件联结或固定起来,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 机器的生产总的可以分为:毛坯制造、零件加工和装配三个工艺过程。 • 机器的装配是整个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过程,它包括安装、调整、检验、试验、油漆和包装等工作。 • 装配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又快又好地装配出合格的产品来。

  3. 7.1.1 装配的类型和装配方法 机器有两种不同的装配类型。一种是由制造厂完全装配好,如一般小型的、运输方便的机器。另一种是制造厂只装配其中的一部分,最后的总装、调整、试车、检验等工作都在机器使用的现场进行,如一些大型的、重型的、不便于运输的机器设备。装配的方法可归纳为下列四种:完全互换法、分组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

  4. 1.完全互换法 完全互换法的装配是指:装配时,在各类零件中任意取出要装配的零件,不需任何修配或者选择就可以装配,并能完全符合要求。

  5. 它的特点是: • 装配工作简单,工人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生产率很高,有利于组织装配流水线和专业化协作生产。 • 按照完全互换法装配的时候,装配精度是由零件的制造精度来保证的。因此,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制造的费用较大。 • 完全互换法装配只能用于大批、大量的生产。

  6. 2.分组选配法(不完全互换法) 分组选配法的装配是指:设计时,配合副中各零件的加工公差按照装配精度要求的允许公差放大若干倍,装配前,按照严格的尺寸范围将零件分成若干组,然后将对应的各组配合件装配在一起,以达到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如图所示。

  7. 分组选配法的工艺特点是: • 零件公差放大了数倍,使加工经济;装配时分组,又使配合精度很高。 • 增加了对零件的测量和分组工作,这是一个缺点。 • 各组配合零件的数量不可能相同,加工时应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这是第二个缺点。 分组选配法又称不完全互换法。

  8. 3.修配法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完全互换不够经济时,还可以采用修正某配合零件的方法来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如图所示,车床两顶尖不等高,装配时可以通过刮削尾架底座来达到精度要求。尾架底座被刮刀刮去的厚度为 A0=A2+A3—A1 。

  9. 修配法的特点: • 修配法虽然使装配工作复杂化,增加了装配时间,但是在加工零件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其加工精度,不需要采用高精度的设备,节省了机械加工时间,从而使产品的成本降低。 • 修配法常用在单件或者小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如车床尾架的垫板。

  10. 4.调整法 装配过程中,调整一个或几个零件的位置,以消除零件的累积误差,达到装配的要求。例如,使用不同尺寸的可换垫片、衬套、套筒、可调节螺钉和镶条进行调整。 • 有两种调整方法:可动调整法和固定调整法。 可动调整法 固定调整法

  11. 7.1.2 装配的一般步骤 1.准备工作 • 熟悉装配图和装配工艺; • 明确装配方法和装配程序,准备必须的工具; • 按照清单领取零件,并进行清理和清洗,检查零件的质量,进行分组和有关试验。 (例如:用油石和沙皮清理气缸等零件的碰伤或划痕,用氟利昂清洗气缸等零件)。

  12. 2.装配 • 进行组件和部件的装配; • 进行机器的总装配。 3.调整和试验 • 进行调整,包括间隙、压力、位置和角度的调整; • 进行试验,包括空载试验和负荷试验。

  13. 4.涂漆和保养 • 涂漆:外表面按照规定涂漆; • 保养:加工面进行油封保养。

  14. 7.1.3 零件联结类型 按照部件或零件联结方式的不同,联结可分为固定联结(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和活动联结(零件在工作时能按要求作相对运动)。这两类联结中都有可拆联结和不可拆联结之分,所以联结可以分为四个种类,见表所示。

  15. 联接的种类

  16. 7.1.4 机器的组成和装配工艺系统图 任何一台机器都可以分为若干零件、组件和部件等组成部分,这些零件、组件和部件称为装配单元。 • 零件是机器中最基本的单元。压缩机中的曲轴、活塞、气缸、缸盖、螺钉等都是一个个零件。 • 组件则是由几个零件组合而成的单元,例如,已装上了排气阀片的上缸盖已经是一个组件。 • 部件是由若干零件和组件组合而成的,例如,热装电机转子前已经装配好 的机械部分是部件。

  17. 为了便于组织生产和分析装配中的问题,机器的装配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为了便于组织生产和分析装配中的问题,机器的装配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 • 组件装配:将零件连接组合成为组件的操作过程,称组件装配。 • 部件装配:将组件、零件连接组合成为独立的机构即部件的操作过程,称部件装配。 • 总装配:将部件、组件、零件连接组合成为整台机器的操作过程,称总装配。

  18. CA6140床头箱中II轴组件的装配过程: • 装配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将构成组件的全部零件集中,清洗干净。 • 这一传动轴组件的装配过程可以应用图解的方法表示。这种图称为装配单元系统图,其绘制方法如下:

  19. 先画一条横线; • 横线的左端画一个小长方格,代表基准件(在组件中用来装配其他零件的零件称为基准件)。在长方格中要注明装配单元的编号、名称和数量; • 横线的右端画一个小长方格,代表装配的成品; • 横线自左至右表示装配的顺序,直接进入装配的零件画在横线的上面,直接进入装配的组件画在横线的下面。

  20. 按此法绘制的II轴组件装配单元系统图如图所示。由图可见,装配单元系统图可以一目了然地表示出成品的装配过程,装配所需的零件名称、编号和数量,并且可以根据它来划分装配工序。

  21. 7.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就是用文件的形式将装配内容、装配顺序和装配质量的检验等规定下来,成为指导装配工作和处理装配质量问题的依据。 7.2.1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 保证产品质量 • 满足装配周期的要求 • 要尽量减少手工劳动量 • 要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

  22.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是: • 装配的质量要好,装配的产量要高,装配的费用要低。 • 其中,装配质量是最重要的。

  23. 7.2.2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在制定装配工艺规程之前,必须具备下列原始资料: • 产品图纸和技术性能指标 • 生产纲领 • 生产条件

  24. 7.2.3 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及制定步骤 • 产品图纸分析 • 确定生产组织形式 • 装配顺序的决定 • 合理装配方法的选择 • 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25.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