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k likes | 1.17k Views
项目二、往来结算岗位. 【 岗位技能知识培养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往来结算岗位的职责和核算任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的核算方法,掌握坏账损失的确认与处理方法。 【 岗位技能能力要求 】 往来结算岗位应能对企业的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经济业务进行正确;能根据有关资料登记有关明细账簿。 【 岗位技能培养重点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坏账准备的核算 【 岗位技能培养难点 】 票据的贴现和坏账准备的核算。. 任务一 往来结算岗位的核算任务和业务流程.
E N D
项目二、往来结算岗位 【岗位技能知识培养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往来结算岗位的职责和核算任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的核算方法,掌握坏账损失的确认与处理方法。 【岗位技能能力要求】 往来结算岗位应能对企业的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经济业务进行正确;能根据有关资料登记有关明细账簿。 【岗位技能培养重点】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坏账准备的核算 【岗位技能培养难点】 票据的贴现和坏账准备的核算。
任务一 往来结算岗位的核算任务和业务流程 • 1.执行往来结算办法,防止坏账损失 • 2.负责与供货单位、购买单位和其他单位、个人的购销业务的结算和明细核算 • 3.对购销业务以外的暂收、暂付、应收、应付、备用金、保证金、押金等债权债务及往来款项,要严格清算手续,加强管理,及时清算 • 4.负责债务重组的结算和相关明细核算工作 • 5.领导交办的其他与往来结算有关的管理工作
任务二、往来业务的核算 学习情景一、应收票据的核算业务 • 一、应收票据的概念 •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在我国,应收票据只指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不包括支票、本票、银行汇票。 • 应收票据有以下特点:首先,应收票据是一种具有合法凭证的债权,因而比应收账款更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其次,商业汇票的流通性较强。
二、应收票据的计价 •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应当按票据的面值计价,即企业收到应收票据时,应按照票据的面值入账。 • 三、应收票据的核算 • 1.账户设置 • (1)该账户是资产类账户; • (2)核算内容 • 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3)明细账户设置 • 企业应当按照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 (4)应收票据的结构 • 借方登记: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和汇票的利息; • 贷方登记: • ①企业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的票面金额, • ②企业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的票面金额, • ③商业汇票到期按票面金额, • ④因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的票面金额。 •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 企业应当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每一商业汇票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商业汇票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
2.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等于其面值。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时,按照商业汇票的面值,借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实现的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金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时,按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果应收票据到期,企业无力偿还票款,应将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
例1 向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列示价款20000元,增值税3400元。双方商定货款采用商业汇票结算,企业收到A公司开出并承兑面值23400元、4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交销货方。商品未到。 • 例2 上述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收到银行收款通知。 • 例3 如果上述商业承兑汇票到期,A公司没有钱付款。
3.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票面利息的计算公式为:3.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票面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 应收票据利息=票面金额×票面利率×期限 • 公式中的“票面利率”一般指年利率,“期限”指签发日至到期日的时间间隔。票据期限有按月表示和按日表示两种。 • 票据期限按月表示时,应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 • 票据期限按日表示时,应从出票日按实际经历的天数计算。通常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计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
例4 向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转用发票上列示价款50000元、增值税8500元; A公司开出一张带息银行承兑汇票,票面金额58500元,期限3个月,利率6%,开出日期为2008年3月10日。 • 例5 该汇票到期承兑,企业收到银行收款通知。 • 票据利息=58500×6%÷12×3 • =877.5(元)
例5 向B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转用发票上列示价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 A公司开出一张带息银行承兑汇票,票面金额117000元,期限100天,利率8%,开出日期为2008年9月23日。 • 例5 该汇票到期承兑,企业收到银行收款通知。 • 票据利息=117000*8%/360*100 • =2600
4.应收票据转让的核算 • 企业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如果用于购买物资,按购物物资的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如果用于偿还债务,应按偿还债务金额,借记“应付账款”或“短期借款”等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为带息商业汇票,除借记或贷记上述科目外,还应按尚未计提的利息,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6 如果2008年5月8日,企业将持有的A公司58500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B企业,用于购买原材料,材料价款60000元,增值税税款为10200元,余款开出转账支票支付。
5.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 其中,贴现期是指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为止的实际天数,也是用“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的方法计算确定。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 • 应收票据的贴现要计算到期值、贴现息、贴现净额。具体计算如下: • 到期价值=票据面值+票面利息 或=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天数÷360) •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净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例7 M公司于2008年6月5日收到甲公司当日签发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用以偿还前欠货款。该票据面值100000元,期限100天,年利率7%。2008年7月15日,M公司因急需资金,将该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10%,贴现款已存入银行。 要求: • (1)计算M公司该项应收票据的贴现期、到期值、贴现利息和贴现净额。 • (2)编制M公司收到以及贴现该项应收票据的会计分录。 • (3)如果该项票据到期,甲公司并未付款。编制M公司此时的会计分录。
(1)6月5日收到汇票 • 借:应收票据——甲公司(商业承兑汇票)100000 •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100000 • (2)6月30日计息 • 借:应收票据——甲公司(商业承兑汇票) 486.11 • 贷:财务费用 486.11 • 利息=100000×7%÷360×25=486.11(元) • (3)7月15日贴现 • 票据到期值=100000×(1+7%÷360×100)=101944.44(元) • 贴现息= 101944.44×10%÷360×60=1699.07(元) • 6月26天+7月31天+8月31天+9月12天,票据到期日为9月13日。 • 贴现日期7月15日——9月13日合计60天。 • 贴现值=101944.44-1699.07=100245.37(元) • 借:银行存款 100245.37 • 财务费用 1699.07 (240.74) • 贷:短期借款 101944.44 • (应收票据——甲公司(商业承兑汇票) 100486.11 • (4)甲公司到期未能按时付款 •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 101944.44 • 贷:应收票据——甲公司(商业承兑汇票)100486.11 • 财务费用 1458.33
贴现两种形式: • 一是附追索权的贴现 • 二是不附追索权的贴现
学习情景二、应收账款的核算业务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与特点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应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入账价值包括货款、增值税等。但还存在销售折扣:1.商业折扣 • 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就已经确定,不需在买卖双方的账上反映。因此,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确认。
2. 现金折扣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的核算有总价法和净价法两种。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应以未扣减现金折扣的金额作为入账价值,即总价法入账。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一种理财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 3.销售折让:商品存在问题,但不影响使用,降价销售的一种形式。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 1.没有折扣的情况下 •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应收账款,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按货款和劳务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销项税税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2.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 •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 3.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 •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采用总价法入账,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4.应收账款账户的设置 • (1)账户的性质:资产类账户 • (2)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 (3)账户结构: • 借方登记: • ①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金额; • ②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 • 贷方登记: • ①收回的应收账款和代垫的运杂费 ; • ②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小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 •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 • (4)明细账户的设置: • 本科目可按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
例1: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售价750 000元,给予购货方的商业折扣为20%,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要求在价格上给予3%的折让。 要求:做出一下不同情况的会计处理 • (1)实现销售时: • (2)发生折让时: • (3)收到货款时:
售价为750 000元,商业折扣是20%,所以售货方应该确认的收入=750 000×(1-20%)=600 000(元); • 销售实现时: • 借:应收账款 702 0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 000 • 发生销售折让时: • 借:主营业务收入 18 000(600 000×3%)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060 • 贷:应收账款 21 060 • 实际收到款项时 • 借:银行存款 680 940 • 贷:应收账款 680 940(702 000-21 060)
例2:甲公司2008年3月1日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货款80 000元,增值税额为13 600元。甲公司为了尽快收回货款而在合同中规定符合现金折扣的条件为:2/10、1/20、n/30,假设C公司分别于3月9日、3月17日和3月30日付清货款(在计算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在不同时间收回的货款时的会计分录。
(1)3月1日销售实现时,应按总售价确认收入 • 借:应收账款——C公司 93 6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600 • (2)如果C公司3月9日付清货款,则按售价80 000元的2%享受1 600(80 000×2%)元的现金折扣,实际付款92 000(93 600-1 600)元。 • 借:银行存款 92 000 • 财务费用 1 600 • 贷:应收账款——C公司 93 600
(3)如果C公司3月17日付清货款,则按售价80 000元的1%享受800(80 000×1%)元的现金折扣,实际付款92 800(93 600-800)元。 • 借:银行存款 92 800 • 财务费用 800 • 贷:应收账款——C公司 93 600 • (4)如果C公司在3月30日付款,则应按全额付款。 • 借:银行存款 93 600 • 贷:应收账款——C公司 93 600
学习情景三、预付账款的核算业务 • 预付账款是企业因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而按合同预先付给供应方款项所产生的短期债权。 • 1.设置的账户: “预付账款” • (1)账户性质: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 • (2)核算内容:企业因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而按合同预先付给供应方款项所产生的短期债权。 • (3)账户结构: • 借方登记:实际预付金额和补付的购货款。 • 贷方登记:收到所购物资,按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 。 •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 (4)明细账户的设置:本科目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 预付货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不设置“预付账款”账户,通过“应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但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仍应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分开列示。
2.预付款的核算 • 例:A公司本月初,预付给B公司贷款8000元,本月中旬收到B公司发来的该笔预付款的货物,含税价1.17万。要求: • ⑴ 若差额款项尚未处理,则AB双方的处理 • A方: • 借:预付帐款 8000 • 贷:银行存款 8000 • 收到时 • 借:库存商品 1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 贷:预付帐款 11700 • B方: • 借:银行存款 8000 • 贷:预收帐款 8000 • 借:预收帐款 117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00
⑵ 若差额款项均用银行存款补时,要求同上 • A方: • 借:预付帐款 8000 • 贷:银行存款 8000 • 收到时 • 借:库存商品 1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 贷:预付帐款 8000 • 银行存款 3700 • B方: • 借:银行存款 8000 • 贷:预收帐款 8000 • 借:预收帐款 8000 • 银行存款 37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00
⑶若A公司均未设置“预付帐款”科目,其他条件不变,则本题如何处理⑶若A公司均未设置“预付帐款”科目,其他条件不变,则本题如何处理 • A方: • 借:应付帐款 8000 • 贷:银行存款 8000 • 收到时 • 借:库存商品 1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 贷:应付帐款 11700 • B方: • 借:银行存款 8000 • 贷:应收帐款 8000 • 借:应收帐款 117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00
学习情景四、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业务 •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以及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由于非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各种应收和暂付款项。包括:企业员工的借款、支付的包装物押金、保险公司的赔款、职工违犯纪律的罚款和代员工垫付的医药费和房租等。
一、设置的账户: “其他应收款” • (1)账户的性质: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 • (2)核算内容:核算企业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 • (3)账户结构: • 借方登记: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 • 贷方登记:收回或转销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 •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 • (4)明细账户的设置:本科目可按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二、其它应收款的核算 • 1.备用金的核算(1)定额备用金制 • 定额备用金制是指根据使用科工作的实际需要,先核定其备用金定额并依此拨付备用金,使用后再拨付现金,补足其定额的制度。 • (2)非定额备用金制 • 非定额备用金制是指为了满足临时性需要而暂付给部门或个人现金,使用后实报实销 • 2.备用金以外的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例1:10日,业务科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预借备用金1000元,签发现金支票付给。要求:签发现金支票。例1:10日,业务科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预借备用金1000元,签发现金支票付给。要求:签发现金支票。 • 例2:11日,生产技术组周明去外地参加生产技术会,预借差旅费700元,签发现金支票付给。要求:签发现金支票。 • 例3:15日,业务科报销管理费用支出480元,补足备用金定额。 • 例4:18日,发放工资、结转本月代垫款,水电费411元,家属医药费244元。
学习情景五、坏账损失的核算业务 • 一、坏账损失的概念 • 二、坏账损失确认的三个条件 • 三、.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1.设置的账户 • “坏账准备” • (1)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 • (2)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 • (3)账户结构: • 贷方登记: • ①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金额 • ②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金额 • 借方登记: • 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的金额 •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冲销但尚未计提的坏账准备。 • (4)明细账户的设置:本科目可按应收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资产减值损失 ” • (1)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 • (2)核算内容: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 (3)账户结构: • 贷方登记: •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贷记本科目 • 借方登记: • 企业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 •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 (4)明细账户的设置:本科目可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四、坏帐处理的会计处理: • 1.提坏帐时: •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贷:坏帐准备 • 2.补提坏帐时: •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贷:坏帐准备 • 3.冲减多提的坏帐准备: • 借:坏帐准备 • 贷:资产减值损失 • 4.发生坏帐时: • 借:坏帐准备 • 贷:应收帐款
5.收回以前已经确认过的坏帐 • 借:应收帐款 • 贷:坏帐准备 • 同时: • 借:银行存款 • 贷:应收帐款 • 合并分录: • 借:银行存款 • 贷:坏帐准备 • 五、坏账损失的提取方法
(一)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 按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和一定的比例计提坏帐准备的一种方法。 • 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坏账准备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 =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 实际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或+坏账准备账户的借方余额)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例:甲企业从93年起,每年末对应收帐款按年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帐5%。相关资料:例:甲企业从93年起,每年末对应收帐款按年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帐5%。相关资料: • ⑴ 93年末应收帐款余额40万; • ⑵ 94年发生坏帐损失12000,年末应收帐款余额50万; • ⑶ 95年没有发生坏帐,年末余额50万; • ⑷ 96年发生坏帐31000,年末应收余额80万; • ⑸ 97年收回以前确认的坏帐损失9000,年末应收余额80万; • ⑹ 98年没有发生坏帐,年末应收余额30万;
⑹ 98年没有发生坏帐,年末应收余额30万; • ⑺ 99年没有发生坏帐,年末应收余额为0; • ⑻ 2000年发生坏帐16000,年末应收余额为0; • ⑼ 01年收回以前发生的坏帐损失30000,之后又发生坏帐1万,年末应收余额40万; • ⑽ 02年没有发生坏帐,年末应收余额40万; • ⑾ 03年年末应收余额为0; • ⑿ 04年年末应收余额为0; • 要求:写出94——04年的分录。计提坏帐5%
⑴ 93年: 借:资产减值损失 2 • 贷:坏帐准备 2 • ⑵ 94年: 借:坏帐准备 1.2 • 贷:应收帐款 1.2 • 补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 • 贷:坏帐准备 1.7 • ⑶ 95年末不处理 • ⑷ 96年: 借:坏帐准备 3.1 • 贷:应收帐款 3.1 • 借:资产减值损失 4.6 • 贷:坏帐准备 4.6 • ⑸ 97: 借:银行存款 0.9 • 贷:坏帐准备 0.9 • 冲减: 借:坏帐准备 0.9 • 贷:资产减值损失 0.9 • ⑹ 98年: 借:坏帐准备 2.5 •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 • ⑺ 99年: 借:坏帐准备 1.5 •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
⑻ 2000年 • 借:坏帐准备 1.6 • 贷:应收帐款 1.6 补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1.6 • 贷:坏帐准备 1.6 • ⑼ 2001年 • 借:银行存款 3 • 贷:应收帐款 3 • 借:坏帐准备 1 • 贷:应收帐款 1 • 01年末不计提坏账准备 • ⑽ 2002年末不处理 • ⑾ 2003年 • 借:坏帐准备 2 •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 ⑿20 04年末 • 不处理
借 坏账准备 贷 • 93年(20000) • 94年(12000) • 94年12月(8000) • 补提(17000) • 95年1月1日(25000)
(二)账龄分析法 • 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账龄分析法下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的计算方法类似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 1.应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 2.实际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 实际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
例:下表1是万胜商厦在2008年12月31日对应收帐款各客户欠帐日期的分析,表2是根据表1估计的坏帐损失数。 例:下表1是万胜商厦在2008年12月31日对应收帐款各客户欠帐日期的分析,表2是根据表1估计的坏帐损失数。 • 表1 应收帐款账龄分析表
因为4970元是万胜商厦包括至2008年12月31日止所有应收帐款46398元上估计的坏帐损失总额,所以,应将12月31日估计坏帐前的“坏帐准备”科目的余额调整至需要估计的4970元。假使调整前,“坏帐准备”科目的原有贷方余额为1530元,则经表2计算的估计坏帐准备应为3440元。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因为4970元是万胜商厦包括至2008年12月31日止所有应收帐款46398元上估计的坏帐损失总额,所以,应将12月31日估计坏帐前的“坏帐准备”科目的余额调整至需要估计的4970元。假使调整前,“坏帐准备”科目的原有贷方余额为1530元,则经表2计算的估计坏帐准备应为3440元。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 • 2008.12.31 •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帐损失 3440 • 贷:坏帐准备(4970-1530) 3440 • 在调整“坏帐准备”科目前,如原科目为借方余额时假定为借方360元,则须冲销原有借方金额后再贷记估计的497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应为: • 2008.12.31 •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帐损失 5330 • 贷:坏帐准备(=497+36) 5330
(三)销货百比分法 • 销货百分比法是根据企业赊销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估计坏账损失,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的余额。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