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59 Views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10.1 色彩簡介 10.2 彩色系統 10.3 彩色影像處理. 10.1. 色彩簡介. 在所有電磁波中,波長範圍 從 380 (nm=10 -9 m) 微米 至 780 微米 的部份是人類視覺所能感受到的,這段範圍的電磁波稱為光。大家都了解可見光經由三菱鏡可折射出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彩,這些色光的重疊可組合出各種色彩,彩色電視即是利用這種色光重疊讓我們看到色彩重現。 人的眼睛將光線透過晶狀體聚焦於網膜上,簡易的構造如圖 10-1 。. 圖 10-1 眼睛的基本構造. 一、人類眼睛的構造: 1.外覆薄膜:
E N D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 10.1 色彩簡介 • 10.2 彩色系統 • 10.3 彩色影像處理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10.1 色彩簡介 在所有電磁波中,波長範圍從 380 (nm=10-9m) 微米至 780 微米的部份是人類視覺所能感受到的,這段範圍的電磁波稱為光。大家都了解可見光經由三菱鏡可折射出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彩,這些色光的重疊可組合出各種色彩,彩色電視即是利用這種色光重疊讓我們看到色彩重現。 人的眼睛將光線透過晶狀體聚焦於網膜上,簡易的構造如圖 10-1。 圖10-1 眼睛的基本構造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一、人類眼睛的構造: 1.外覆薄膜: (1).眼角膜與鞏膜外覆(Cornea and Sclera outer cover) (2).脈絡膜(Choroid) (3).網膜(Retina) 2.瞳孔(Pupil) - 虹彩膜(Iris Diaphragm) 3.水晶體(Lens) - 60-70%水,約6%脂質,高蛋白 4.光接收體(Light receptors) (1).Cones 桿狀體- 明亮視覺 (6-7 millions) Photopic or Bright-light Vision (2).Rods 錐狀體-陰暗視覺 (75-150 millions) Scotopic or Dim-light Vision.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10.1 色彩簡介 • 視網膜的感光組織分成兩大類: • 桿狀體:感受光的亮度 • 錐狀體:感受色彩 • 通常桿狀體的數目比錐狀體來的多,感受能力也比錐狀體來的強。 • 人眼對於色彩的些微變化無法像明暗一樣明顯的分辨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眼球內影像之構成 • 視網膜上的影像主要顯現在Fovea 區域,由相對位置的光接收體(Light receptor)的激發而能辨知,此辨知過程是將輻射能轉換為電流脈衝,再由人腦解譯出來。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10.2 彩色系統 RGB 彩色系統 (Red, Green, Blue) RGB 彩色系統為一直角座標系統,其中的三個基量是選擇可見光中的三原色光,為使色光定義能夠統一,CIE定出三原色的波長為紅 (700nm),綠 (546.1nm),和藍 (435.8nm)。圖 10-3 為此彩色系統。 藍 紅 綠 圖10-3 RGB 彩色系統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紅 ─ 青 (Cyan) 綠 ─ 紫 (Megenta) 藍 ─ 黃 (Yellow) 黃 青 紅 藍 圖10-4 色光混合圖 通常我們不直接處理 RGB 彩色影像,例如欲從一彩色影像中找出物體的邊緣,如果我們分別對 R, G 和 B 以邊緣強化處理,如此得到的為一個別成份的邊緣而非物體的真正邊緣。如圖 10-5 所示。直接處理 RGB 影像的情況只有在每個成份改變的情形都一樣時,才不會造成顏色失真。例如吾人可以伽傌校正來改變影像的對比,或將正片變成負片如圖 10-6 所示。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a) 原影像 (b) 對 RGB 取 Sobel 運算 圖10-5 R, G, B 系統彩色影像處理 圖10-6 圖10-5 (a) 彩色影像負片,對 RGB 取 Inverse。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CMY 彩色系統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Y.U.V 彩色系統 0.299R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Y.U.V 彩色系統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Y.I.Q 彩色系統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H.S.I 彩色系統 色彩學 (Chromaticity) 即是指色相和彩度,C.I.E 協會定義析色圖(Chromaticity Diagram) 使色光定義能夠統一。所有光譜上的色光,分佈在析色圖的周圍,這些色光所混合出來的所有顏色皆在析色圖上。C.I.E 所選定的R.G.B 空間和所有色光之關係如圖 10-7。 圖10-7 析色圖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H.S.I 彩色系統 • 是根據人類對顏色的認知所建立的顏色模型。 • 以色調(hue),飽和度( saturation )和亮度(intensity)來創造各種顏色。 • 色調:指物體傳導或反射的波長。更常見的是以顏色如紅色,橘色或綠色來辨識。 • 飽和度:又稱色度,是指顏色的強度或純度。飽和度代表灰色與色調的比例,並以0%(灰色)到100%(完全飽和)來衡量。 • 亮度:是指顏色的相對明暗度,通常以0%(黑色)到100%(白色)的百分比來衡量。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H.S.I 彩色系統 • RGB to HSI conversion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圖10-8 色彩三角形 圖10-9 H.S.I 彩色系統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10.3 彩色影像處理 RGB to HSI Transformation 圖10-10 彩色影像 圖10-11 圖 10-10 之 H.S.I 分量 RGB color image HSI model (H->R, S->G, I->B)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10.3 彩色影像處理 HSI Model Analysis 圖10-11 圖 10-10 之 H.S.I 分量 圖10-12 圖 10-11 之長條圖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彩色影像強化—增加飽和度 圖10-10 彩色影像 圖10-13 圖 10-10 之飽和度強化 (Saturation enhancement)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圖10-12 圖 10-11 之長條圖 圖10-14 圖 10-10 改變色相 (Hue) 的結果 圖10-15 圖 10-14 之 H.S.I 分量之長條圖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彩色影像區分 (Segmentation) 門檻值 (theshold) 法為最簡單的區分法,但因為在 RGB 系統中每一成份並不獨立,直接在 RGB 空間取門檻值並無法完成理想的區分,圖 10-16 說明此一情形。通常物體顏色的散佈情形,並不會在 RGB 空間的一方塊範圍內。彩色影像區分最常見的方式乃是將影像轉換到 H.S.I 空間,再針對 H 成份取門檻值。 圖10-16 在 RGB 空間上取門檻值之示意圖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彩色影像壓縮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
(a) 降低色差信號水平取樣頻率一倍 (b) 降低色差信號水平和垂直取樣頻率一倍 圖10-17 第十章:彩色影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