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411 Views
一阶 RC 响应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过程, 学习测量电路时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 RC 电路暂态响应的观察. 利用周期方波电压(如图所示)作为 RC 电路的激励电压 u i 。只要方波的周期足够长,使得在方波作用期间或在方波间歇期间内,电路的暂态过程基本结束(实际只需 T/2 > 5τ 即可满足此要求),就可实现对 RC 电路的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的观察。. 如图因为在方波作用期间( 0~T/2 , T~3T/2 等) ui=E ,相当于图 3.1 中开关 S 接通电源 E ,电容电压响应为零状态响应;
E N D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过程, 学习测量电路时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RC电路暂态响应的观察
利用周期方波电压(如图所示)作为RC电路的激励电压ui。只要方波的周期足够长,使得在方波作用期间或在方波间歇期间内,电路的暂态过程基本结束(实际只需T/2>5τ即可满足此要求),就可实现对RC电路的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的观察。利用周期方波电压(如图所示)作为RC电路的激励电压ui。只要方波的周期足够长,使得在方波作用期间或在方波间歇期间内,电路的暂态过程基本结束(实际只需T/2>5τ即可满足此要求),就可实现对RC电路的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的观察。
如图因为在方波作用期间(0~T/2,T~3T/2等)ui=E,相当于图3.1中开关S接通电源E,电容电压响应为零状态响应;如图因为在方波作用期间(0~T/2,T~3T/2等)ui=E,相当于图3.1中开关S接通电源E,电容电压响应为零状态响应; 在方波间歇期间(T/2~T,3T/2~2T等)ui=0,相当于图3.1中开关S接通“2”,电容电压响应为零输入响应。
2)电路时常数τ的测量 通过分析可知,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均按指数曲线增 长或衰减。而指数曲线有如图3.5所示的规律。假设t=0时 电压由0开始上升,至t=∞时,电压上升至E(实际上这 一过程只需3~5倍时常数即可完成)。指数曲线的特点是,电压由0开始上升至E/2所经历的时间△t≈0.69τ(见图3.5中K1点)。而电压由0开始上升至0.63E所经历的时间近似等于图3.5中K2点。事实上,由曲线上任意一 点开始都遵从这一规律。例如,图3.5中K1点至E间的电压差为Up,则自K1点开始,当电压上升至Up/2(图中K2点)时所经历的时间△t≈0.69τ。 3)指数波形三要素
探头 探头 接地黑夹子 接地黑夹子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观察方波输入一阶RC电路的响应uc(t)
(1)调节信号源输出f=3~4KHZ,Up-p=4.0V的方波,实验时注意,Up-p的值要用示波器测量,如果Up-p的值达不到规定的4.0V要求,可调“幅度”旋钮使之达到要求。同时要调“脉冲宽度”旋钮,使脉冲宽度是周期T的1/2(即方波)。(1)调节信号源输出f=3~4KHZ,Up-p=4.0V的方波,实验时注意,Up-p的值要用示波器测量,如果Up-p的值达不到规定的4.0V要求,可调“幅度”旋钮使之达到要求。同时要调“脉冲宽度”旋钮,使脉冲宽度是周期T的1/2(即方波)。 脉冲宽度 选择方波
使得方波幅度峰-峰为4V 使得方波幅度峰-峰为4V 调整幅度旋钮
将方波调整成正脉冲信号 1、基准零电位线的调整 2、再按压GND键,使接地符号消失 该线在基准线上 调整该旋钮 出现接地符号 按压GND键
调节该键使得脉宽为一半 压该键使DCOFFSET小绿灯亮 调节该键使波形上升 按该键 使得该线在基准线上 出直流符号
探头 探头 接地黑夹子 接地黑夹子 按下面的连接方式连接电路与仪器
输入波形观测点 Uc的观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