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464 Views
RLC 串联谐振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测量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 2 、研究电路参数对谐振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及参考电路.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按实验电路按接线。. 电路参数: L = 10mH , C = 0.047μF , R = 200Ω , r 为线圈电阻。. 2 、 调节正弦信号源的输出电压,使 Ui = 4V 逐次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 Uo ,将所测得的结果记录于表 4-1 中。. 3* 、将上图的电阻改为 20Ω ,重复上述步骤,将所测 得的结果记录于表 4-2 中。. 实际接线及测量.
E N D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测量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 2、研究电路参数对谐振特性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按实验电路按接线。 电路参数:L=10mH,C=0.047μF, R=200Ω,r为线圈电阻。
2 、 调节正弦信号源的输出电压,使Ui=4V逐次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Uo,将所测得的结果记录于表4-1中。 3*、将上图的电阻改为20Ω,重复上述步骤,将所测 得的结果记录于表4-2中。
实际接线及测量 实验箱实验电路位置
1、 测电压 a、一个通道看信号源信号 b、另一个通道看电阻上电压信号
探头 接地黑夹子 2、用示波器测ω0及上、下三分贝频率ω1、ω2。 a、通道1看 信号源波形 b、通道2看 电阻上波形
用示波器找谐振点具体测试点 电阻电压波形测试点 电源电压波形测试点
调节频率 使的电阻上的电压波形和电源电压同相
电阻为20Ω时的 电路及测试点
4、 用双踪示波器测量半功率点频率ω1、 ω2时,输入和输出电压的相位差。 注意:在测量中,最好能直接找到谐振频率 ω0及上、下三分贝频率ω1、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