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39 Views
釉质龋. 是指发生在牙釉质内的龋(浅龋)。 釉质为高度矿化硬组织,组织病理学研究,一般均通过磨片观察 。 通过特殊的样本制作技术,可应用电镜,电子显微分析探针,进行原位定性、定量研究。. 一、釉质龋 — 平滑面龋. Smooth surface caries. 发生部位 : 临床表现 :. 多发于邻面接触点下方 唇颊舌面近龈缘牙颈部. 釉质龋 — 平滑面龋. Smooth surface caries. 镜下观察 : 病损区呈三角形,顶部向釉牙本质界,底部向釉质表面 顶部为病变最早、最活跃的部分 病损形态与釉柱排列方向有关.
E N D
釉质龋 • 是指发生在牙釉质内的龋(浅龋)。 • 釉质为高度矿化硬组织,组织病理学研究,一般均通过磨片观察 。 • 通过特殊的样本制作技术,可应用电镜,电子显微分析探针,进行原位定性、定量研究。
一、釉质龋—平滑面龋 Smooth surface caries • 发生部位: • 临床表现: 多发于邻面接触点下方 唇颊舌面近龈缘牙颈部
釉质龋—平滑面龋 Smooth surface caries • 镜下观察: • 病损区呈三角形,顶部向釉牙本质界,底部向釉质表面 • 顶部为病变最早、最活跃的部分 • 病损形态与釉柱排列方向有关
平滑面龋 Smooth surface caries 光镜下分四层: 透明层 translucent zone 暗 层 dark zone 病损体部 body of the lesion 表 层 surface zone
平滑面龋Smooth surface caries SZ B DZ TZ
平滑面龋Smooth surface caries • 透明层 50%出现 孔隙容积: 1%
平滑面龋Smooth surface caries • 暗层 85-90%出现 孔隙容积: 2-4%
平滑面龋Smooth surface caries • 病损体部 100%出现 孔隙容积: 5-25%
平滑面龋Smooth surface caries • 表层 95%出现 孔隙容积: 5%
病变各层的形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最早出现透明层 透明层中心出现暗层 暗层中央出现病损体部 外源性色素沉着 到达EDJ即侧向扩展 表层崩解,形成龋洞 Smooth surface caries
二、窝沟龋pit & fissure caries 病变形态 三角形损害;尖向釉质表面,底向EDJ,成潜行性龋。(口小底大) 注:窝沟龋和平滑面龋的区别
釉质晶体的改变 • 釉质龋的发生本质上类似于酸对羟基磷灰石腐蚀的晶体物理化学过程。 • 釉质的羟基磷灰石晶体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根离子和镁、钠元素,晶体结构相对不稳定。杂元素主要分布在晶体的中央和周缘,含杂元素的部位受酸蚀首先发生溶解。 • 由于羟基和碳酸根沿羟基磷灰石晶体中央长轴排列,晶体中央溶解是沿晶体c轴方向进行。
釉质晶体的改变 • 在龋损的过程中,脱矿和再矿化是不断交替进行的过程。 • 控制釉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周围环境的pH、钙、磷、氟浓度。 • pH值较高,钙磷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就趋向于晶体形成和稳定; • pH值降低,则导致晶体溶解 • 氟离子代替羟基进入磷灰石结构中的钙三角平面,形成晶格结构更加稳定的氟磷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