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634 Views
牢记宗旨信念 模范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党课 (201 3 年1 1 月) 主讲人 康根林. 第一部分 党和国家领袖对群众路线 论述 和发展. 第二部分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 第一部分. 党和国家领袖对群众路线 论述 和发展. 一、 党和国家领袖对群众路线的论述. 毛泽东论述 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 邓小平论述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 江泽民论述
E N D
牢记宗旨信念 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党课 (2013年11月) 主讲人 康根林
第一部分党和国家领袖对群众路线论述和发展 第二部分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
第一部分 党和国家领袖对群众路线论述和发展
一、党和国家领袖对群众路线的论述 • 毛泽东论述 • 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 • 邓小平论述 •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
江泽民论述 • 我们党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 胡锦涛论述 •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论述 •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 • 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溯源,群众路线的最早提出和形成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溯源,群众路线的最早提出和形成 我们党最早使用群众路线一词是李立三。1928年11月 1929年9月,陈毅按周恩来多次谈话精神起草,并经周恩来审定《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 有三处提到群众路线。 1943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 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点,实质上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具备成熟的理论形态的标志。 1945年,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 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系统地论述。
三、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做群众工作, 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就曾深入农村做调查研究, 热情支持农民运动。 • 1929 年12 月,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 红军不是单纯为打仗而打仗的, 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 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 • 1934 年春, 毛泽东发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 指出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 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 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 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他还指出,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只有动员群众, 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 才能进行战争。 • 这一时期, 毛泽东事实上已经把群众路线看作是我们党的活动应当经常和普遍遵循的根本原则。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到党的七大, 毛泽东思想全面成熟起来, 党的群众路线也有了科学的理论形态。 • 1937 年完成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他们为党的群众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 1943 年,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 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点, 毛泽东虽然未使用群众路线这个词, 但对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及其领导方法的哲学基础做了十分完整而深刻的论述。这样, 毛泽东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转化为群众路线, 另一方面又把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作了理论概括, 实质上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具备成熟的理论形态的标志。
四、邓小平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紧紧地依靠群众, 密切地联系群众 • 改革开放我们党进入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讲话就强调“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特别重要”的。 • 第三, 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确立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 从而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邓小平把党的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机地统一起来。 其次, 邓小平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准则和判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五、邓小平同志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重要贡献五、邓小平同志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把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 江泽民指出,对于执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干部尤其是中级干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强调指出,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绝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领导人赋予群众路线以新的内涵1、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领导人赋予群众路线以新的内涵 •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我党的群众路线, 并以独到的视野看待党群关系, 即把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视为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 为新时期党群关系建设赋予了时代的新内容。掀开了党群关系建设的新篇章。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时代新纲领 • 2000 年2月,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时代新纲领,“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和归宿, 是我党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都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 是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理论的重大发展, 为新时期加强党群关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七、以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是对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七、以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是对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视党的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 提出了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科学理念。 坚持“权为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第二部分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
一、为了谁 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 • 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鲜明标志,就是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
1、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必然同党的性质、宗旨相一致、相适应。1、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必然同党的性质、宗旨相一致、相适应。 • 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关键是立场问题,群众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了对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坚定追求。
2、符合人民群众利益 • 现在,我们党正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上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顺应人民群众愿望、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历史选择,也是实现民生幸福、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 • 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人民的公仆,党的好干部,好儿女。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吴大观、 牛玉儒、祁爱群、王瑛、杨善洲等他们是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不仅是党的好儿女,也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
焦裕禄书记虽然走了 但他的灵魂却融入了时代的洪流 他的精神却催化出凤凰涅槃 焦裕禄精神—— 焚烧着官僚和贪贿 鞭挞着官场的奢靡丑恶 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 擂响了理想信念的战鼓 坚守着社会主义的家园 助推着党的队伍的建设 五十年过去了 焦裕禄仍然活在兰考人民的心里 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魄 兰考人民热爱焦裕禄 是因为他公而无私 中国人民讴歌焦裕禄 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公仆 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人民造福 焦裕禄的日记
[网友:]你高尚的人格,你誓死的忠诚,对人民深情厚意,你让许多男儿汗颜的英雄事迹,无须我一一诉说……万人空巷为你送行,远比五一奖章珍贵而崇高;六十万嵩山儿女对你的思念,远比某些人热衷的“著书立传”厚重而深远。[网友:]你高尚的人格,你誓死的忠诚,对人民深情厚意,你让许多男儿汗颜的英雄事迹,无须我一一诉说……万人空巷为你送行,远比五一奖章珍贵而崇高;六十万嵩山儿女对你的思念,远比某些人热衷的“著书立传”厚重而深远。 网友评说:焦裕禄走了,孔繁森走了,任长霞又走了,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几个屈指可数的基层领导干部走了。他们走,千千万万的人挽留、千千万万的人哭泣相送,其悲壮的场面惊天动地。但他们始终走不了,人民群众永远把他们的高大形象铸在心中。
二、依靠谁 • 成就伟大事业须有伟大力量。如果搞不清楚“依靠谁”,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
1、回答好“依靠谁”,首先要在理论上弄清。 1、回答好“依靠谁”,首先要在理论上弄清。 • 一要弄清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一回拿破仑过一座山说‘我比这山还要高’,这何等雄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一回拿破仑过一座山说‘我比这山还要高’,这何等雄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
2、要弄清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 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显著标志。 • 在苏联解体前夕,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群众中进行调查,结果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和干部的竟占85%,认为代表劳动群众的只占7%。党不代表人民群众,失去政权就是必然的,这一教训令人深思。
历史充分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这是党的立党之本。历史充分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这是党的立党之本。 • 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到挫折。
三、我是谁 •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动情地说。
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的必然要求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的必然要求 • 习近平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