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likes | 1.05k Views
项目八 零件图. 工程经济系. 任务描述. 掌握零件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 掌握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方法 了解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表面粗糙度及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能够查阅相关的技术标准文件,并能在零件图上正确标注. 任务导读. 任务一:零件图概述 任务二:零件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任务三: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任务四:零件工艺结构的合理性要求 任务五: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任务六:读零件图 任务七:零件测绘. 8.1 零件图概述.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元,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技术要求装配而成。
E N D
项目八 零件图 工程经济系
任务描述 • 掌握零件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 • 掌握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方法 • 了解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表面粗糙度及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 能够查阅相关的技术标准文件,并能在零件图上正确标注
任务导读 • 任务一:零件图概述 • 任务二:零件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 任务三: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 任务四:零件工艺结构的合理性要求 • 任务五: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 任务六:读零件图 • 任务七:零件测绘
8.1 零件图概述 一、零件图的作用 •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元,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技术要求装配而成。 (齿轮油泵轴测图)(见下页) •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用它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及制造时要求达到的技术要求,是直接用于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 一组必要的图形: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方法来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 • 尺寸: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的全部尺寸。 • 技术要求:标注或说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中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热处理。 • 图框、标题栏:注写零件的名称、材料、质量、图样的代号、比例、设计、制图及审核人的签名和日期等。
8.2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一、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 在选择零件图的视图时,力求用较少的视图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 必须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首先选择好主视图,再选一组合适的其它视图,并用恰当的方法予以表达。
二、 各类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示例 • 轴套类零件 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传动件,并传递运动的扭矩。装配在轴上的套起轴向定位及联接作用。 1、视图选择 主视图 轴套类零件主体结构大多是回转体,一般在车床上加工,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放成水平。将其上的键槽、孔等结构朝前或朝上。 其它视图 对轴上的结构如键槽、退刀槽、越程槽、中心孔进行表达,采用剖视、断面、局部放大等方法
l尺寸标注 基准选择 回转轴线作为径向基准,长度方向以重要端面为主要基准。 尺寸标注 重要的设计尺寸应直接注出。其余尺寸按加工顺序注出。 l 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有配合要求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无配合要求的要大。 尺寸公差的选择 有配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高,无配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低。轴向尺寸只有重要的设计尺寸才给出相应的公差值。 形位公差的选择 有配合的轴颈和重要的端面应有形位公差 要求。
轮盘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主要包括手轮、皮带轮、法兰盘和端盖等。主要作用是用来传递力和扭矩,或起联接、轴向定位、密封等。 l视图选择 主视图 轮盘类零件主体结构大多是同轴回转体,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放成水平,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将其上的键槽、孔等结构朝前或朝上。 其它视图 除主视图外,有一个或两上侧视图,表达轮盘上的孔槽、轮辐等结构的分布情况。用其他表达方法表达细部结构。
l尺寸标注 基准选择 回转轴线作为径向基准,长度方向以重要加工面为主要基准。 尺寸标注 轴线方向的重要尺寸应直接注出。其余尺寸按加工顺序注出。 l技术要求 与轴类零件相似。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包括拨叉、连杆、拉杆和支架等,主要用来操作机构、调节速度、支承、、联接等。 l视图选择 主视图 叉架类零件多数是铸件或锻件,结构形状复杂,加工位置多变。主视图根据“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特征原则”确定。 其它视图 通常需要两个以上视图表达。 l尺寸标注 基准选择 一般以孔的轴线、中心线、对称面和较大的加工面作为主要基准。 尺寸标注 直接注出与控制运动有关的重要尺寸。多按形体分析法来标注尺寸。 l 技术要求
箱体套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是组成机器及部件的主要零件之一。主要作用是支承、容纳、定位、密封和联接等。多是铸件,结构复杂 l视图选择 主视图 以工作位置或自然安放位置作为主视图的安放位置。 其它视图 常需要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和足够数量的辅助视图。
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铸件的工艺结构 • 拔模斜度 在铸造时,为了便于起模,在沿起模方向的不加工表面上均设计出拔模斜度,一般为至,在零件图上一般不画出。
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为合理标注尺寸,必须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基准,选择合理的标注形式。 基准的概念 基准是指零件在机器中或在加工测量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一些面、线或点。 基准可以分为: (1)设计基准是在机器工作中确定零件位置的一些面、 线或点; (2) 工艺基准是在加工或测量时确定零件位置的一些面、 线或点。
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 A A 设计基准 A-A 例如:
标注尺寸的一些原则 (一)考虑设计要求 1 功能尺寸要直接标注出来 功能尺寸是指影响产品工作性能、精度及互换性的重要尺寸。 2 联系尺寸要互相联系起来 常见的联系有轴向联系(直线配合尺寸)、径向联系(轴孔配合尺寸)和一般联系(确定位置的定位尺寸)。 3 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头尾相接,绕成一整圈的一组尺寸)
(二)考虑工艺要求 •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 按不同加工方法尽量集中标注尺寸。 轴的尺寸标注示例
3 铸件、锻件按形体标注尺寸,给制作铸模和锻模带来方便。 4 毛面与加工面的尺寸按两组尺寸分别标注,各个方向要有一个尺寸把它们联系起来。 毛面与加工面间尺寸注法 便于测量的尺寸注法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
主要的尺寸应直接注出 d b c c 主要尺寸指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和配合的尺寸。 正确! 错误!
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d c e d c b b 正确! 错误! 长度方向的尺寸 b、c、 e 、d 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 由于加工时,尺寸 c、d、e 都会产生误差,这样所有的误差都会积累到尺寸 b上,不能保证尺寸 b 的精度要求。
应尽量符合加工顺序 1×45° 10 8 16 2×6 20 36 45 ② ① ④ ③ 加工顺序:
应考虑测量方便 好! 不好! 好! 不好!
其他常见结构及其尺寸注法 结构名称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说 明 EQS为英语“均布”的缩 写,在GB/T16675.2-1996 标准中采用此符号,以此 代替84年标准中的“均布”。 均 布 EQS 由其他 尺寸确 定的半 径 R 图中的R不标注具体尺 寸,它的尺寸由宽度12h9 和长度来确定。 14 用细实线绘制,符号为 正方形,可标注在一个边长 的尺寸前面,也可引出标注 在数字前。 正方形 14 □
倒角、退刀槽的尺寸注法 结构名称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说明 一般 45°倒角按 “宽度×角度” 注出。 30°或60°倒角应分别注出角度和宽度。 倒 角 45°倒角 非45°倒角 一般按 “槽宽×槽深”或 “槽宽×直径”注 出。 退 刀 槽
符号“ ”为埋 头孔,埋头孔的尺 寸为φ10×90°。 符号“ ”表示 沉孔或锪平 , 此处有 沉孔φ12深4.5。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 结构名称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说 明 深度(符号“ ”) 为10 的4 个圆销孔 光 孔 沉 孔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续) 结构名称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说 明 圆锥销孔所标 注的尺寸是所配合 的圆锥销的公称直 径,而不一定是图 样中所画的小径或 大径。 圆锥销孔
8.4 零件工艺结构的合理性要求 1.铸件的工艺结构 • 拔模斜度 在铸造时,为了便于起模,在沿起模方向的不加工表面上均设计出拔模斜度,一般为至,在零件图上一般不画出。
铸造圆角 在铸件表面各转角处要做成圆角,以防铸造砂型落砂或在尖角处产生裂纹和缩孔。
铸件的壁厚 铸件的各种壁厚要均匀或逐渐变化,防止产生突变或局部肥大,以免产生缩孔或裂纹。
筋当需要增加铸件强度时,常采用加强筋的办法,而不是单纯增加壁厚。筋当需要增加铸件强度时,常采用加强筋的办法,而不是单纯增加壁厚。
2.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合理性要求 • 倒角为了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必须去除零件的锐边和毛刺,常在轴或孔的端部加工出倒角。
倒圆 为了避免在轴肩或孔肩处产生应力集中,应以圆角过渡。
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在切削加工中,特别是在车螺纹和磨削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使砂轮可以稍稍越过加工面,常在零件的待加工面的末端台肩处,先车出螺纹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凸台和凹坑零件之间的接触表面,一般都需要加工,以保证良好的接触。为了减少加工面或减轻重量,常在铸件上设计凸台和凹坑。凸台和凹坑零件之间的接触表面,一般都需要加工,以保证良好的接触。为了减少加工面或减轻重量,常在铸件上设计凸台和凹坑。
8.3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1.零件视图的选择 在选择零件图的视图时,力求用较少的视图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 必须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首先选择好主视图,再选一组合适的其它视图,并用恰当的方法予以表达。
2.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了要符合前面几章讲过的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之外,还要尽可能做到标注合理。即要符合设计合理,便于制造、测量、检验和装配。 具体标注尺寸时,应恰当选择好尺寸基准。
3. 各类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示例 • 轴套类零件 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传动件,并传递运动的扭矩。装配在轴上的套起轴向定位及联接作用。 l视图选择 主视图 轴套类零件主体结构大多是回转体,一般在车床上加工,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放成水平。将其上的键槽、孔等结构朝前或朝上。 其它视图 对轴上的结构如键槽、退刀槽、越程槽、中心孔进行表达,采用剖视、断面、局部放大等方法
l尺寸标注 基准选择 回转轴线作为径向基准,长度方向以重要端面为主要基准。 尺寸标注 重要的设计尺寸应直接注出。其余尺寸按加工顺序注出。 l 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有配合要求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无配合要求的要大。 尺寸公差的选择 有配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高,无配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低。轴向尺寸只有重要的设计尺寸才给出相应的公差值。 形位公差的选择 有配合的轴颈和重要的端面应有形位公差 要求。
8.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一、零件表面结构 u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数值 u 表面粗糙度:零件的表面微观不平的程度
u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零件表面上的一段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u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