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神 女 峰 舒 婷
一、舒婷简介: 舒婷成长于十年动乱之中,家庭的不幸,自己青少年时代的艰辛生活,中国社会的大动荡,都给她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写的多是抒情短诗,诗中“既有沉迷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有对时代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既抒发淡淡的哀愁,又有炽热的倾诉。她的诗情真意切,委婉深沉,无论写痛苦和欢乐、爱情与友谊,都有着她独特的感受和个人气质。舒婷主要是通过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来折射时代生活,喜欢运用象征、隐喻、暗示、通感、错觉、幻觉等手法,也常使用哲理性的议论。舒婷诗歌的风格深沉、含蓄,具有女性的柔婉与细腻。写于*年间的诗作较多地流露出孤独、抑郁和感伤的情绪,新时期所写的诗则有明显变化。有些诗的旨意比较隐晦,意象闪烁,语意朦胧,一般人不易读懂,故有“朦胧诗”之称。舒婷是朦胧诗派代表人之一。
二、朗读与解析 • 请先默读全诗,根据你的理解,体会诗中的意境。
神女峰舒婷 •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而去,谁还站在船尾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 • 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神女峰是屹立在江边悬崖上的一座小山峰,有着美丽而忧伤的传说.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千年传唱。但是,可以从动作与情感上看出神女峰的传说并没有在作者心目中得到美丽的地位。但在这游人争相一睹的“风景”面前,舒婷却感到了心酸和不忍:“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诗人以女性的慈悲和仁爱看到了“风景”背后的痛苦和残忍,对男性视觉中的贞节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心真能变成石头吗?”对渔妇“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的“无数次春江月明”表示无限惋惜。并进一步对这种散发着男权气息的“妇道妇德”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三、知识扩展 朦胧诗派: 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他们是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朦胧诗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 朦胧诗的出现使中国的新诗传统在滞缓几十年之后再次与世界接轨,并逐渐同步。它最大的贡献是唤醒了一种现代意识。一种新诗现代化的意识。确实,由于朦胧诗人大多经历了“文革”导致的精神危机,出现了类似西方“上帝死了”之后的现代主义背景,因此,朦胧诗人迅速被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所吸引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因此使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向前跳跃了好几步,并逐步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走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四、扩展阅读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顾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想象中我的爱人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想象中我的爱人 • 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我让他们挨得很近让他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很多很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五、作业 请任意挑选一首朦胧诗派诗人的诗歌,阅读并赏析。 要求:赏析字数200字左右。 注意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话表达思想感情。
周立波的小说真正是益阳山乡风情和民俗的镜子,它们生动地反映了益阳山乡的地理状貌,自然生态,风俗人情以及其它益阳文化的鲜明特色。读周立波的小说,如果读者是益阳人,即使远在天涯,也会好像身临其境地回到了那丘陵起伏的家乡山水之间,进入了处处乡音盈耳,翠竹森森,茶子花盛开的美妙的益阳世界。周立波的小说真正是益阳山乡风情和民俗的镜子,它们生动地反映了益阳山乡的地理状貌,自然生态,风俗人情以及其它益阳文化的鲜明特色。读周立波的小说,如果读者是益阳人,即使远在天涯,也会好像身临其境地回到了那丘陵起伏的家乡山水之间,进入了处处乡音盈耳,翠竹森森,茶子花盛开的美妙的益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