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1.08k Views
以色列歷史人物的概覽. 1. 列祖時期:. a. 亞伯拉罕 -- 信心之父. b. 以撒 -- 神所應許的後代 . c. 雅各 -- 十二支派之父. d. 約瑟 -- 以色列的保存者 . a. 摩西 -- 大能的拯救者 . 2. 神治時期:. b. 約書亞 -- 帶領以色列人進 應許地 . c. 士師如基甸、參孫、撒母耳 在第一位以色列君王之先作 他們的領袖 . 以色列歷史人物的概覽. 3. 王國時期:. a. 掃羅. b. 大衛.
E N D
以色列歷史人物的概覽 1.列祖時期: a. 亞伯拉罕 -- 信心之父 b. 以撒 -- 神所應許的後代 c. 雅各 -- 十二支派之父 d. 約瑟 -- 以色列的保存者 a. 摩西 -- 大能的拯救者 2.神治時期: b. 約書亞 -- 帶領以色列人進 應許地 c. 士師如基甸、參孫、撒母耳 在第一位以色列君王之先作 他們的領袖
以色列歷史人物的概覽 3.王國時期: a.掃羅 b.大衛 c.所羅門 -- 以色列中最榮耀的王 d.猶大各王 -- 約阿施、希西家、約西亞 e.先知 -- 被擄前:以利亞、以利沙、以賽亞、 耶利米 被擄時:以西結、但以理 被擄後:撒迦利亞、瑪拉基 帶領回國:以斯拉、尼希米
以色列歷史的年代大綱 公元前 931 -- 所羅門的死及分裂成南北國 公元前 722 -- 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所擄 公元前 605 -- 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所擄 公元前 586 -- 耶路撒冷聖殿被毀 公元前 536 -- 餘民的回歸
公元前1380左右。 征服迦南開始至約書亞死。 約書亞在征服迦南地之後死,當時年110歲(參士2:8)。 日期: 作者: 對象: 各支派的分地: 約書亞,有關他死後的部份,最後一 章的尾部是別的人加上。 正進入應許地的以色列人,還有很多 『未得之地』(參書13:1)。 十二支派經約書亞和大祭司 用抽籤方法分配地界 (參書13:6)。
成書的目的: • 歷史性的目的: • 教義性的目的: 記載了神怎樣實現祂對亞伯拉罕、以撒、 雅各的應許,藉約書亞帶領以色列定居應 許地。 a.神忠實於祂的應許 b.一個得勝的生命必須活在神的信心中 c.神的恩典雖是免費,我們必須經歷信心 的掙扎而得
全書的重點與內容: I. 進入應許之地(1-5a章) 1. 子民的準備(1-3a) a.四十年的不信與審判終到達應許地的外圍, 約書亞勉勵他們『剛強壯膽不要驚怕』 b.內心的預備:『謹守遵行律法書上所寫的 一切話』(參書1:8) c.外在的預備:遣出兩探子窺探這地(參書第 二章,與摩西所派出的探子不同,因他們 帶 來好信息:『那地的一切居民在我們 面前心 都消化了』(2:24)); d.最後的預備是隨從約櫃的後面〔神的同在 和帶領〕前進
全書的重點與內容: I. 進入應許之地(1-5a章) 2. 子民的旅程(3b-4) a. 約但河水分開,子民進應許地(3a) b. 立石為記(4) 3. 子民的潔淨(5a) a.約書亞命新的一代受割禮,更新神與 亞伯拉罕的約
全書的重點與內容: II. 攻佔應許地(5b-12章) 1. 得勝的啟示(5b) a. 得勝的要訣是承認耶和華是軍隊的元帥 2. 得勝的實現--營中不能有罪惡(6-11) 3. 得勝的記錄(12) 『約書亞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話 奪了那全地,就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 將地分給他們為業,於是國中太平沒有 爭戰了。』(書11:23)
全書的重點與內容: III. 殖民於應許之地(13-24章) 不單是進入、得勝,更是憑信擁有。 『...還有許多未得之地...』(13:1) 1. 土地的分配(13-21) a.約但河東--兩支派半:流便、迦得、瑪拿西 半支派 b.約但河西--九支派半:瑪拿西半支派、以法 蓮、猶大、便雅憫、西緬、西布倫、以薩 迦、亞設、拿弗他利、但
全書的重點與內容: III. 殖民於應許之地(13-24章) 不單是進入、得勝,更是憑信擁有。 『...還有許多未得之地...』(13:1) 1. 土地的分配(13-21) c.利未產業--因為神是他們的份,所以分不到 土地(13:33)。不過利未人亦能從十一支派 中得到四十八個城市(21:41) d.激動的戰士(14:7-12) 迦勒與約書亞的對話,是聖經中一個感人 的見證
全書的重點與內容: III. 殖民於應許之地(13-24章) 2. 作證之壇(22) a.在巴勒斯坦的示羅設立了會幕(18:1) b.有兩個半東部支派在約但河邊築了祭壇, 以紀念他們與西部支派所共分的產業。 c.起初他們這樣的作為被誤解為悖逆,後來 前嫌冰釋,因而避免爆發內戰。
全書的重點與內容: III. 殖民於應許之地(13-24章) 3. 宣講神的道(23-24章) 約書亞對以色列人最後的遺言[分兩部份]: a.指示以色列人要守耶和華的誡命(23) b.以色列人既從神得應許地,就更要去事 奉祂。
約書亞記的問題: 1.一個科學性的問題:約書亞的「長日」 (10:10-13) *三個可能性的解釋: a.圖特恩(Totten, 在其書“Our Race”,耶魯大 學的教授)及淩默爾(Harry Rimmer,在其書 “The Harmony of Science and Scripture”)皆支 持這樣的看法。另外在埃及、中國、印度 也有這長日的記錄:在天文曆法的計算之 中,發現少了一天。
約書亞記的問題: 1.一個科學性的問題:約書亞的「長日」 (10:10-13) *三個可能性的解釋: b.威爾遜(Robert Dick Wilson, 美國普靈斯頓 大學教授):將第十三節譯為「太陽停止了」 ( Sun be silent or cease, leave off)意思是表達出 約書亞的禱告將烈日暫時停頓下來,以致 他的軍隊可以在一個更有利的情況下作戰。
約書亞記的問題: 1.一個科學性的問題:約書亞的「長日」 (10:10-13) *三個可能性的解釋: c.科爾(C.F.Keil)及德里斯撤(F.Delitzsch)(這兩 位著名舊約學者:以一日作為四十八小時 的看法是出現困難的,他們提意為:日頭 出現的時間是因為大氣的反射而延長了。 (蘇特(Rendle Short)在其書"Modern Discovery and the Bible“)指出這是一個極有可能的建 議,因為在大氣中的氪[krypton]會產生這樣 的果效。)
約書亞記的問題: 2.一個道德性的問題:屠殺迦南人(書 6,8,10) 有幾點是藉得注意的: a.謀殺與公義的殺人不同:謀殺是蓄意及恨 惡以致奪取一個人的生命。另一方面聖經 中有提及死刑〔創9:6〕,自衛〔出22:2〕, 不可非議的戰爭〔創14〕。
約書亞記的問題: 2.一個道德性的問題:屠殺迦南人(書 6,8,10) 有幾點是藉得注意的: b.迦南人不算為無辜:迦南人很早就受著神 的咒詛(創9:25),他們是邪惡的行不道德 的事情。神形容這地的罪應有的結果為 『連地也玷污了,所以我追討那地的罪孽, 那地也吐出它的居民。』(利18:25)
約書亞記的問題: 2.一個道德性的問題:屠殺迦南人(書 6,8,10) 有幾點是藉得注意的: c.這地無辜的居民不會遭受殺害:所多瑪俄 摩拉是很明顯的例子,若有十個義人全城 都會得救(創18:22起)(創19:15);神又拯 救三萬二千在道德上潔淨的人(民31:35); 妓女喇合和她的全家(來11:31)。
約書亞記的問題: 2.一個道德性的問題:屠殺迦南人(書 6,8,10) 有幾點是藉得注意的: d.神給與迦南人幾百年的時間悔改的機會 (彼後3:9),才施行毀滅 (創5:16),正 如癌細胞的割除。
約書亞記的問題: 2.一個道德性的問題:屠殺迦南人(書 6,8,10) 有幾點是藉得注意的: e.以色列人面對的不是一個宗教的聖戰,而 是神主的爭戰(出23:27-30;申7:3-6; 書8:24-26)。以色列人作為神審判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