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189 Views
阿克苏的概况. 阿克苏市(维语: Aqsu )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为阿克苏地区的行署驻地。阿克苏经济以 农业 为主,农业中又以棉花尤其是长绒棉为核心。此外还产粮食、水果、油料、 甜菜 等。工业则有纺织、水泥、化工等门类。. 阿克苏的概况.
E N D
阿克苏的概况 • 阿克苏市(维语:Aqsu)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为阿克苏地区的行署驻地。阿克苏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中又以棉花尤其是长绒棉为核心。此外还产粮食、水果、油料、甜菜等。工业则有纺织、水泥、化工等门类。
阿克苏的概况 • 阿克苏市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红枣、薄皮核桃、红富士苹果、杏、香梨、葡萄、甜瓜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是著名的瓜果之乡。2008年全市林果业基地总面积达到52.48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60%以上。形成了红枣、薄皮核桃、红富士苹果、香梨四大果品生产基地,挂果总面积15.62万亩,果品总产量14.6万吨,实现林果业总收入2.1亿元,人均林果业收入865.1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72%。阿克苏大米久享盛名,核桃壳薄肉香,引种至全国19个省市;畜牧类有牛、羊、猪等。野生动物中,哺乳类有7目18科66种、鸟纲19目42科亚种200多种。已查明的野生植物有51种232属497种。矿藏资源有伴生矾的磷、石灰岩、玄武岩、石膏、石英砂、陶瓷原料、汞、重晶石、铝矾土、煤等。 • 。
拜城县的概况 • 拜城县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却勒塔格山北缘的山间盆地、渭干河上游流域。北依天山与昭苏、特克斯县相连,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为界,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总面积15917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拜城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860千米。 • 四周群山环抱,为带状盆地。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较大,地形复杂,北部为天山主干,南部为却勒塔格山,东部为库车达坂,西部有叠山洪沟。有木扎提河、喀普斯浪河、喀拉苏河、克孜勒河等水系。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均气温7.4℃,年均降水95毫米。 • 拜城县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诱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县有文化古迹及旅游风景点120多处。有饮誉全球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尔千佛洞,有南疆最大的人工湖克孜尔水库和闻名南疆的“伊斯克苏”温泉、“琼阿帕”汽泉及位于黑英山、老虎台的两处国际狩猎场等。其中克孜尔千佛洞是全国四大佛教名窟之一,始凿于公元3世纪,现保存完整的...
拜城——历史沿革 • “拜”为突厥语“巴依”一词音译变音而来,意为富庶。 • 拜城县境,汉时为姑墨国、龟兹国地,归西域都护统领。唐时,这里有两城:西一城为“阿悉言城”,即“拜”,东一城为“俱毗罗城”,即“赛里木”,均属姑墨州,为安西都护府下的龟兹都督府所治。元明为别失八里辖地。直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设“巴依”和“赛里木”两城。光绪八年(1882年)两地合建拜城县,隶属温宿直隶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隶温宿府。民国9年(1920年)为阿克苏行政区所辖九县之一。1929年后行政区划均属阿克苏地区。
拜城县行政区划 • 拜城县辖4个镇、10个乡:拜城镇、铁热克镇、察尔齐镇、赛里木镇、黑英山乡、克孜尔乡、托克逊乡、亚吐尔乡、康其乡、布隆乡、米吉克乡、温巴什乡、大桥乡、老虎台乡。县境内有:大宛其农场、种羊场。县人民政府驻拜城镇。 • 拜城县 • 拜城镇 • 辖7个社区、5个村委会:奥依巴扎社区、英巴扎社区、热斯台阔恰社区、新菀社区、花园社区、铁提尔社区、北大桥社区、蔬菜村、肯迪克墩村、协里克买里村、铁提尔村、吐孜贝希村。
经济状况 • 拜城县 • 拜城是农牧业大县,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南疆型)之乡,中国黄油菜之乡。耕地面积73.3万亩,天然草场1085万亩,林地147.5万亩,水域面积148万亩,牲畜存栏80.81万头(只),近年来,拜城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