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42 Views
如何全面做好幼儿入学前 准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授 袁爱玲博士.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的 “ 幼小衔接项目 ” 调研组发现. 顺利过渡( 40% ).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 学习适应性困难. 适应困难( 60% ). 社会适应性困难. 可能引发的问题. 相关文件.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 “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幼儿园工作规程 》 : “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E N D
如何全面做好幼儿入学前准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授 袁爱玲博士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的“幼小衔接项目”调研组发现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的“幼小衔接项目”调研组发现 顺利过渡(40%)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 学习适应性困难 适应困难(60%) 社会适应性困难
相关文件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幼儿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存在一个台阶,是其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幼儿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存在一个台阶,是其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 幼儿园和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个台阶的坡度趋减,让幼儿更好地适应新阶段的学习。
如何进行幼小衔接? 目前存在的误区 适宜的做法
片面化 小学化 误区 单向化 盲目化 突击化 形式化
小学化 • 一些幼儿园提前开设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或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
片面化 • 片面强调知识准备,只关注幼儿认识了多少字,忽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
单向化 • 往往强调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的职责,小学的协调工作被忽视 • 往往强调幼儿教师在幼小衔接中的职责,家长的工作被忽视
盲目化 • 部分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缺乏明确目标,易受家长落后的教育理念的影响 • 有的家长出于过急而希望对幼儿进行超前训练,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拼音、书写,学会做数学题等,部分幼儿园迎合家长的这种不合理要求,影响幼小衔接。
突击化 • 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整个幼儿阶段,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 幼儿园应该什么时候开展幼小衔接?
任务意识:作业、值日…… • 责任意识:承担、守信、记住任务等 • 规则意识:知道规则、行为规范、守纪律 • 独立意识:减少依恋、依赖、被动、对自 己的行为负责等。
形式化 • 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也有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介绍一下小学生活等。 • 但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适宜的做法 • 要转变观念,即树立幼儿终身发展的理念 • 主动加强与小学的联系 •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幼小衔接误区 • 对幼儿进行各种学习准备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 了解幼儿的想法 • 大班下半期调整作息
1. 转变观念,树立幼儿终身发展的理念 • 明确幼小衔接贯穿整个幼儿教育阶段 • 大班——有侧重的特殊准备
2.主动加强与小学的联系 • 参与一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并向小学一年级教师介绍幼儿的心理特征,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展示幼儿的学习水平,以便一年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增加教学趣味性等; • 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 以多种形式让幼儿亲近小学 :如同小学生联欢、开展大型活动等
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 独立进餐盥洗的生活能力 • 保管、整理自己私有用品的能力 • 削铅笔、整理书包等动手能力 • 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的准备 入学前,家长应该让幼儿知道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等;还可以教幼儿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等。
4.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幼小衔接误区 • 可以邀请专家等人员开展相关讲座或开展宣传活动、幼儿园网站等现代技术,帮助家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侧重点的不同。 • 帮助家长明确幼儿入学准备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共同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幼小衔接。
5.对幼儿进行各种学习准备 • 培养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 • 教会幼儿正确握笔,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习惯 • 适当认字和增加一些汉语拼音 • 学看课程表,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 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 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
6.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 有能力才自信 • 能独立才自信 • 懂得多才自信 • 受表扬才自信 • …… • 因此,多提供锻炼机会。
7.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交往能力 • 让幼儿懂得凡是教师要求做的事情都应努力完成。 • 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地相处,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和同伴之间和睦的相处。
8.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 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9.了解幼儿的想法 • 了解幼儿对于入学的想法,尤其了解幼儿对于入学有哪些担忧,帮助幼儿找到消除担忧的这些方法。 • 让幼儿明白: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要勇敢去面对,懂得遇到困难向父母、老师等求助。
10.调整作息 • 适当延长课时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 • 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
何为成功人士? 身体不好是废品, 学习不好是次品, 品德不好是危险品。 先做人,后做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祝愿我们的幼儿顺利适应 小学的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