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21 Views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东四小学 吴正忠. Emll : wuzhengzhong0517@126.com. 一、值得反思的教学现象. 1 、过于强调“人文”.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必须寓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 2 、过分追求“整合”. 语文课整合的出发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服务。. 3 、盲目表演课本剧. 轻松、活泼的童话、儿童故事可以表演,其它的则要慎重。. 4 、追星一窝蜂. 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思想。 教学思想是个很快乐的创造过程。. 二、语文教学基本策略.
E N D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东四小学 吴正忠 Emll:wuzhengzhong0517@126.com
一、值得反思的教学现象 1、过于强调“人文”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必须寓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 2、过分追求“整合” 语文课整合的出发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服务。 3、盲目表演课本剧 轻松、活泼的童话、儿童故事可以表演,其它的则要慎重。 4、追星一窝蜂 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思想。 教学思想是个很快乐的创造过程。
二、语文教学基本策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礼记?中庸》 2、 兼顾“四面”, 强素质 1、 落实“四点” ,抓基础 (1)狠抓知识点 (1)兼顾涉及面 (2)狠抓能力点 (2)兼顾结合面 (3)狠抓疑难点 (3)兼顾扩大面 (4)狠抓借鉴点 (4)兼顾侧重面
三 、课堂教学有节奏 ◆ 动静结合 : 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 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 。 ◆ 疏密有致: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 张弛有度 : “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疲劳 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四、语文课堂有高潮 高潮迭起,有起有落,环环紧扣。课堂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巧妙提问 ◆ 巧设悬念 ◆ 感情朗诵 ◆ 发散思维 ◆ 创设情境 ◆ 读写结合 【基础】教师:不断研究教学业务,认真探索新路子,提高自身的修养。 【前提】课堂: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保证】学生 :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的精神。 ◆ 巧妙提问 用新颖、奇妙的方式,生动、简洁的语言,准确、鲜明的 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形成教学高潮。 ◆ 创设情境 创设出一种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场景和氛 围,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教材的意境,形成教学的高潮。 ◆ 巧设悬念 巧妙地设计一个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又能解开 “谜团” 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积极思考,从而形成教学高潮。 ◆ 感情朗诵 “三分文章七分读”,教学中围绕朗读做文章,在朗读中出 亮点、掀高潮。提高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 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独立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不 同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地活跃起来,形成教学高潮。 ◆ 读写结合 找到一个“读写结合训练点”,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说、尽情 写,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让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五、预设生成见实效 没有精心的预设,课堂缺少激情;没有灵动的生成,课堂呈现的是僵硬。 ◆利用错误生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理解出现错误有时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教学所用。 ◆捕捉意外生成 我们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情境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特 殊情况会干扰到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马上作出积极反应,因时 而变,及时修正偏差。
月到中秋分外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六、备课经验 ——备教材、备朗读、备扩展 备教材: 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找准文章内容间的联系。 备朗读: 每节课前设计好哪些内容多读、怎样读、读几遍,哪些做重点指导朗读。每篇课文我都喜欢自我陶醉式的朗读,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先打动我自己。 备扩展: 每备一课,我都喜欢将文章思想教育及能力、习惯的方方面面扩展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准备下来,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狠抓能力点: 习得方法 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 浏览的一般方法;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 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习作的方法。即善于识字、善于阅读,善于习作 培养能力 独立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养成习惯 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 的习惯;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常积累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
勤学互勉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萧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