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9

哲学常识复习讲座

哲学常识复习讲座. 北京市政治特级教师 闫长珍. 哲学复习的四个专题.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认识论 人生价值观. 设问的提法. 从 辩证唯物论 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观点哲学道理、受到辩证唯物论的什么启示等; 从 唯物辩证法 的角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等; 从 唯物论 的角度 , 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 ? 如何体现唯物论的观点. 唯物的辩证的观点 :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发展的客观性(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动力、原因、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

Download Presentation

哲学常识复习讲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哲学常识复习讲座 北京市政治特级教师 闫长珍

  2. 哲学复习的四个专题 • 辩证唯物论 • 唯物辩证法 • 认识论 • 人生价值观

  3. 设问的提法 •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观点哲学道理、受到辩证唯物论的什么启示等; •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等; • 从唯物论的角度, 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如何体现唯物论的观点.

  4. 唯物的辩证的观点: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 •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客观性(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动力、原因、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 • 全面的观点: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观点 • 坚持矛盾的观点:包括矛盾的含义\矛盾普遍性,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 矛盾分析的方法: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5. 坚持矛盾的观点: • 包括矛盾的含义 • 矛盾普遍性,一分为二的观点 • 矛盾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分清主流和支流 •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6. 如何用联系的观点…… • 从因果联系的角度 • 如何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 • 从事物发展的原因的角度 • 用量变质变规律说明分析(任何体现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7. 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观点1 •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 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观点2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 •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变化的、全面的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意识,用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活动。

  9. 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观点3 • 为什么按规律办事?即规律的客观性 • 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哲学道理……(怎样按规律办事)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必要条件;按规律办事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10. 辩证法的主要观点(一) •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第一, 即注意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 第二,又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 • 第三,注意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 • 第四,还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自觉树立全局观念。 • 第五,注意系统和要素之间的联系。

  11. 辩证法的主要观点(二)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 部分离不开整体,任何部分离开整体,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 • 部分也制约整体,部分之间的结构合理优化,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12. 把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 因果联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是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13. 辩证法的主要观点(三) • 全面的观点: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用全面的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其对立面是片面的观点,一点论 。

  14. 辩证法观点(四)人怎样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①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也不能违背规律。但并非人在规律目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 ②人能够利用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 ③人们也可以改变和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变害为利,造福人类。

  15. 辩证法的主要观点(五) 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问题 •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 •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 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6.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道理 第一:二者相互联接、不可分割。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它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 第二: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 方法论:要遵循从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由点带面等)

  17. 辩证法的主要观点(五)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第一、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承认发展的客观性) • 第二,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状态、矛盾特殊性) •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为发展创造条件) 创新的内容:理论、科技、体制。

  1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发展的客观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 • 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关系 • 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规律 • 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19. 辩证法的易错、易混点 •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核心。 •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0.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事物的内部结构。 • 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 量变只有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保持其原有的性质,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21. 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 量变、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 事物的变化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由量变到质变,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通过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无穷地向前发展的。

  22. 哲学常识中易混的提法 •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核心。 •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3.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体现主要矛盾的材料中有如下关键词: 中心、关键、重点、突出、首要、主导、主题、事物发展方向等。 • 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键词是: 主流、主体、事物的性质等。 • 漫画要看表现的是一个事物还是复杂事物有多个矛盾。

  24. 认识论\人生观的设问 • 受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什么启示? • 历史唯物主义 • 实践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作用的角度(对社会发展、对认识) • 人生价值观 • 价值观的角度(正确价值观的标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5. 不同角度谈主观能动性 • 唯物论: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辩证法:规律的共同特性即含义,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能够认识利用规律. • 认识论: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客观因素包括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主观因素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知识结构、水平等。

  26. 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 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能够提高物质生产的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使人类更加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27. 人生观的主要观点---1 •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关系,要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在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 • 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源泉,人类真正价值在于奉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一切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28.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 个人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能动的影响。影响的大小除社会历史条件外还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条件:如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知识、工作能力、思维方法等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个人的客观条件如所处的具体环境、地位。 • 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包括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文化制度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9. 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关系 • 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 • 不能夸大个人的作用,把个人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 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所以青年学生应该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材条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30. 人生观的主要观点---2 • 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重大指导作用。树立崇高理想(以祖国、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 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条件,从主观方面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实现理想,就要艰苦奋斗。 •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

  31. 正确价值观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 正确价值观的最高标准: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 • 正确的价值观举例:集体主义; •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 树立科学生态价值;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

  32.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作用。 • 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能够提高物质生产的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使人类更加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 人生价值观的主要观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

  33. 哲学常识中易混的观点(一) • 认识的根本任务: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认识的根本目的 :实践 • 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真相和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不是反映)

  34. 辩证唯物论易混的提法 •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所以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 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变化的、全面的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又要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5. 哲学常识的例题

  36. 全国乙卷09/28 • “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明,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D •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错误 •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查: 意识的能动性.信心属于正确意识

  37. 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B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 解读题意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 错误,转化是有条件的 ③ “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 同一性包括相互依存和转化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 错误 灾难与进步不是内外因关系 •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

  38.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30~31题。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30~31题。 • 30.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B •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 错误 •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错误 •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 • 分析:规律客观不能创造.规律是普遍的

  39. 31.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A 31.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A •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 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重复题干 • 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错误 • 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0.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41.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 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只能在基础设施 •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 提高技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应用 • 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价格杠杆是经济手段,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42.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 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2分)---农业是基础,所以首先保证 •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2分)---工业性质决定的,开发\循环利用\节约利用是工业的作用 • 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分)---结构 • 分析:农业必须利用水资源\开发\生产循环节水设备主要是工业的任务.

  43.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性质\原则\职能(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性质\原则\职能 •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2分)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2分)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2分) • 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分)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3分)

  44.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 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材料一 • 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材料二 •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材料三 • 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材料二 (考生如果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其他观点作答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8分) • 分析:知识体系清楚,辩证唯物主义包括我们所有哲学观点; 不要误为辩证唯物论.

  45. 39.(6)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39.(6)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马克思《资本论》 •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6. (6)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分)(6)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分) • (6)马克思既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的作用。(3分)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3分) • 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前提,让人民及时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分)践行科学发展观,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3分)

  47. (全国甲卷09)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回答28~29题。(全国甲卷09)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回答28~29题。 • 28.“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48. 29.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D •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9. 读题很重要、基础知识重要 • 30.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30.B •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50. 31.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1.A31.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1.A •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错误 •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错了 •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