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全球化與全球暖化

全球化與全球暖化. 2007 年一開始全球就異常暖和,而且天氣變得愈來愈怪異。 2007 年一月是世界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月,比正常情況高出 1.53 度。 這是自 1880 年開始保存全球天氣紀錄以來,首次有任何一個月份全球平均氣溫比正常標準高出這麼多。. 《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 吳剛伐桂 能源匱乏與暖化的世界 過度開發、森林消失、人口爆炸與水質不穩定,許多鄉村貧苦地區早有供水吃緊.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全球化與全球暖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球化與全球暖化

  2. 2007年一開始全球就異常暖和,而且天氣變得愈來愈怪異。2007年一月是世界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月,比正常情況高出1.53度。 • 這是自1880年開始保存全球天氣紀錄以來,首次有任何一個月份全球平均氣溫比正常標準高出這麼多。

  3.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 吳剛伐桂 • 能源匱乏與暖化的世界 • 過度開發、森林消失、人口爆炸與水質不穩定,許多鄉村貧苦地區早有供水吃緊

  4. 候鳥越冬棲息地區--南韓慶尚北道龜尾海平和高靈茶山地區,為了防範禽流感病毒侵入,決將十一月一日至明年二月底,訂為禽流感特別病疫對策期,以加強防範活動,徹底作好防疫工作。 • 慶尚北道(省)政府防疫當局透露,不僅候鳥、甚至對雞、鴨等家禽也持續採取預查活動,同時,對於候鳥越冬棲息的慶尚北道龜尾海平和高靈茶山地區,加強進行檢驗候鳥糞便及鴨子血清的防疫工作。

  5. 細菌會「吃」有毒的戴奧辛 • 中山大學及正修科技大學合作,從中石化台南安順廠遭戴奧辛汙染的土壤樣本中,發現一種細菌會「吃」有毒的戴奧辛,吃得快又多。 • 這項發現將是最經濟且有效的遭戴奧辛汙染土壤的整治方法。 • 這些細菌大量繁殖後,只要移入受戴奧辛汙染的土壤中,經過一段斷時間細菌增生到足夠數量,即可『吃』掉戴奧辛,不必移除土壤另行客土,將可省下高達一、二百億的整治經費,

  6. 2007諾貝爾和平獎 •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和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今天共同獲得2007諾貝爾和平獎。 • 他獲得2006年奧斯卡獎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來投入挽救氣候變遷的工作。

  7. 諾貝爾獎有助於對抗暖化努力 •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是聯合國下屬機構,係由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及世界氣象組織(WMO)在1988年成立IPCC,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成員為來自130國由大約三千名大氣科學家、海洋學家、冰雪專家和其他專家組成,是全世界專研地球升溫及其影響的首屈一指科學機構。

  8. 人類是氣候暖化的主因 • IPCC最重要的責任是發表「氣候變遷評估報告」,自成立以來已發表過4次,分別在1990年、1995年、2001年及2007年。 • IPCC的評估報告中,就人類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設有一套專門用詞,「可能」代表超過66%的可能性,「非常可能」代表90%的可能性,「幾乎確定」則是99%的可能性。IPCC在2001年的報告中指出「人類活動『可能』導致暖化」,2007年度改用「非常可能」,代表「人類幾乎可確定就是暖化等變遷的主要原因」。

  9. 2007年的評估報告重點 • 2月份的第一部分指出,全球暖化趨勢十分明確,且非常可能肇因於人類活動,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已達65萬年以來最高峰,2100年時,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1.1度到6.4度,海平面則上升18公分到59公分。

  10. 全球海平面20世紀平均上升了17釐米。而從1990年到2080年間,預計海平面還將上升22到34釐米,這將對低海拔的沿海城市造成嚴重影響。報告說,儘管低海拔的沿海地區僅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2%,但生活在這裡的人口占地球總人口的10%,這些地區的城市人口占全球城市總人口的13%。

  11. 目前世界各地共有3351座城市位於低海拔(海拔10米以下)的沿海地區,如果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繼續上升,它們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12. 2070年以前,位於河水三角洲區的都市人口,例如達卡、加爾各答、仰光等城市,會成為暴露於海平面上升風險中的城市,孟加拉、中國、泰國、越南與印度等國的海港城市,也會列入資產暴露於海平面上升風險最高的級別中。

  13. 4月份的第二部分指出,溫室效應將導致3分之1物種面臨滅絕;雖然溫室效應對人類影響較低,但各大洲都將同受其害、無法偏安,包括饑荒、缺水等現象都將更為普遍。

  14. 聯合國所發表的一份報告預測,在未來25年間,水資源的取用可能是導致非洲地區爆發衝突與戰事的最主要原因;最可能出現戰爭的地區,將是河流或湖泊為不只一個國家所共有的區域。 • 在南亞,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了印度河的掌控權而爭執不下,印度與孟加拉之間也為了恆河的水源而互不相讓,都升高了區域的緊張氣氛。

  15. 水源的分配並不平均,有的國家水源充足,但人口稀少。像是加拿大擁有全球最充裕的水資源,約佔20%,總人口僅佔全球的1%。而中國大陸擁有全球20%的人口,只有7%的水資源。至於原油蘊藏量豐富的中東,卻是水源匱乏,靠著全球1%的水源維繫全球5%人口的生存;對於他們來說,水比油珍貴得多。

  16. 最可能出現戰爭的地區,將是河流或湖泊為不只一個國家所共有的區域。例如尼羅河流經非洲10個國家,但是掌控權卻落在埃及和蘇丹這兩個位居最下游國家的手中,埃及就不只一次威脅說,河川上游的國家若是過度取用尼羅河水,她將不惜發動戰爭。

  17. 5月份的第三部分指出,雖然對抗氣候變遷的成本不算太高,但能扭轉最壞結果的時間點即將過去;能發揮最大效果的方案是︰各國政府應在2015年前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5月份的第三部分指出,雖然對抗氣候變遷的成本不算太高,但能扭轉最壞結果的時間點即將過去;能發揮最大效果的方案是︰各國政府應在2015年前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

  18. 此次諾貝爾獎的意義 • 全球暖化「可能引起大規模遷徙,導致對地球資源更激烈的爭奪,對於最脆弱的國家將造成特別沉重負擔,國與國之間,和國家內部爆發衝突,甚至戰爭風險可能愈來愈高。」

  19. 2007年2月,有人批評高爾只有嘴巴講環保,因他的宅邸,2006年平均每月用電量高達1萬6000度,每月電費約1206美元,足足是當地一般家庭平均每月1300度的好幾倍。

  20. 積極推動地球環保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因他在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市郊區的宅邸電費太貴而飽受批評。積極推動地球環保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因他在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市郊區的宅邸電費太貴而飽受批評。 • 他的宅邸2007/12/13完成多項整修,裝配了太陽能板、雨水集水系統以及地熱暖氣設備,也將傳統白熾燈泡換成較環保省電的螢光燈與發光二極體LED燈泡。 建築界組織「美國綠建築協會」還盛讚它是全美最環保的房子之一。

  21. 2008/03/18 • 太陽能專業網站Solarbuzz針對去年(2007年)所做的最新調查報告出爐,全球太陽能光電市場成長高達62%,西班牙市場更成長至640MW,佔全球市場的23%。 • 這項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太陽能發電裝置量達歷史新高2826MW,比2006年成長62%。其中德國占1328MW,佔比重47%,名列第一;西班牙去年大幅成長超過480%,到達640MW,居第二;日本與美國分居第三與第四,但日本比2006年衰退23%,去年裝置量僅230MW。

  22. 有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部分,去年全球生產約3436MW,但日本所占比率下降至26%;中國的生產量佔全球比率則從2006年的20%,大幅上升至35%;且有鑑於市場需求龐大,去年有21家新進廠商加入最上游多晶矽生產。有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部分,去年全球生產約3436MW,但日本所占比率下降至26%;中國的生產量佔全球比率則從2006年的20%,大幅上升至35%;且有鑑於市場需求龐大,去年有21家新進廠商加入最上游多晶矽生產。

  23. 1960年代Rachel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 •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的「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勇奪奧斯卡金像獎,全球暖化就成為顯學,抗暖化躍居當今人類共同面對的首要課題,排山倒海而來的檢討聲浪,令各國政府與大企業都不敢輕忽。

  24. 科學界對全球暖化的論述有三點共識: • 一、自19世紀晚期以來,全球氣溫上升了一度左右; • 二、在此同一段時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約30%; • 三、二氧化碳會助長未來的暖化現象。

  25. Michael Mann,1998 • 科學家年所發表轟動全球的言論:近百年來的氣溫升幅是過去1000年間最大者,1990年代是這1000年中最溫暖的10年,1998年則是最溫暖的一年。 • 他認為,這不能以自然因素來解釋,而是因人類活動所造成。

  26. 人禍? • 一個陣營認為全球暖化的問題嚴重,而且是由人為因素所造成,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以免持續惡化而釀成災難。這也是高爾在「不願面對的真相」中所不斷強調的論點。

  27. 天災? • 全球暖化現象的確存在,但無足夠證據證明人類是罪魁禍首,人類是否有扭轉自然的能力也令人懷疑,這更無法支持「世界將面臨毀滅性災難」的預言。

  28. 聖彼得堡Pulkovo天文台的太空研究實驗室負責人Habibullo Abdussamatov指出,火星也有暖化問題,但火星上沒有溫室效應,也沒有火星人參與其中。他強調,太陽輻射增強才是全球暖化的主因。太陽輻射增強使地球上的海洋溫度升高,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至大氣層,因而促使地球暖化。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對火星的長期觀察結果,也證實火星有暖化現象。

  29. 知名的加拿大科學家 David Orrell在其新書《阿波羅的弓箭(Appollo’s Arrow)》中的提問:以現代科技預報三天後的天氣都可能不準,科學家又如何能夠預言未來的氣候變化?科學家真的能夠預知未來嗎?

  30. 英國第四頻道在今年三月間播出「全球暖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的紀錄片作為代表。該片大膽挑戰當前被全世界奉為圭臬的抗暖化論述,因而引發相當大的震撼。

  31. 兩位酒業經濟專家並非分析氣溫對葡萄園的直接影響,而是以太陽能輻射為評量標準。一般來說,炎熱的夏季生產的葡萄酒品質最佳,全球暖化對位置偏北的產酒區有利,而本屬炎熱地區的葡萄園則可能曬成焦土。歐洲著名的產酒區主要在比較涼爽的地區,在氣候暖化時可能因陽光普照而受惠。

  32. 熱帶向南北極擴200公里 •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在一項最新公布的報告中指出,溫室效應已使熱帶地區的邊緣逐漸向兩極推進,地中海、美國西南部的「陽光地帶」、墨西哥北部、非洲南部與澳洲南部的降雨量可能因此更加稀少。

  33. 台灣中北部變為熱帶氣候 • 熱帶位於南北緯各23.5度內,對氣候學家而言則比較模糊,這是因為高海拔地帶的強風形態極其複雜所致。這些強大的噴射氣流足以決定熱帶地區的降雨形態。接近赤道的熱帶地區中間地帶降雨量大,邊緣乾旱。 • 電腦模擬結果預測,在全球暖化的過程中,高海拔地帶的噴射氣流及有關的風、雨將往兩極移動,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本世紀可能各向南北極移動兩個緯度,相當於200公里。

  34. 會「游泳」的「兩棲屋」 • 球氣候越來越溫暖,極地的冰層大量融化,全國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低於海平面的荷蘭,為了國家生存不得不絞盡腦汁的想辦法來應付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的海平面。向來充滿創意和前衛的荷蘭建築師,於是創造出會「游泳」的「兩棲屋」(Amphibious Houses)房子,在未來,即使海水或河川洪水溢流過堤防,這些兩棲屋本身不會被沖毀,而會漂浮在水面上,水漲得再高也不怕。

  35. 國際節能省碳壓力日增,環保署計畫以空汙基金補助民眾購買燃油用得少的油電混合車,初步構想是每部五萬元。同時也考慮將油電混合車列入環保標章車種,擬與主計處、經濟部能源局討論,推動政府公務車未來汰換油電混合車;並與財政部協調,調降進口稅。國際節能省碳壓力日增,環保署計畫以空汙基金補助民眾購買燃油用得少的油電混合車,初步構想是每部五萬元。同時也考慮將油電混合車列入環保標章車種,擬與主計處、經濟部能源局討論,推動政府公務車未來汰換油電混合車;並與財政部協調,調降進口稅。

  36. 開油電混合車的人就被稱為環保人士「蠻諷刺的」。因為開得起油電混合車的都是有錢人,而這些人卻是平常製造最多二氧化碳的人。 • 兩套動力系統 油電車保養費倍增 • 油電混合車只是過渡,預估廿五年後電動車可能就會取代汽油車,

  37. 節能減碳風興起,騎自行車變成一項時髦的運動,整個暑假在花蓮的各風景區,到處都有人騎著單車享受花東縱谷美麗的田原風光。節能減碳風興起,騎自行車變成一項時髦的運動,整個暑假在花蓮的各風景區,到處都有人騎著單車享受花東縱谷美麗的田原風光。 • 可議的是,這些單車族絕大多數是用大馬力的休旅車把單車運來花蓮,看似節能減碳的休閒運動背後卻是付出更大的排碳代價。

  38. 響應國際無車日(9/22) • 各地舉辦無車日活動,鼓勵民眾騎單車參加,但多個活動會場被民眾開來的汽車擠爆,逼得騎單車參加者只得下車牽車走。 • 彰化縣府2008/09/21在二水鄉舉辦無車日大會師,清晨六時會場即湧現車潮,許多車友開休旅車、越野吉普車或轎車前往,也有人出動中型貨車,一次載十多輛單車到會場。

  39. 首座「日光」車站 • 根據台鐵依據台灣北部全年每日平均日照時數3小時為計算標準,台北車站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每個月約可產生3百瓩電力,一個月約可省下70萬元左右的電費,太陽能光電示範系統的建置成本至少需18年才能回收,投資效益仍有爭議。

  40. 大林火車站 • 嘉義縣最新的大林火車站2008/12/05舉辦落成典禮,鐵路局表示大林站是全台第一座太陽能火車站,採跨站式建築,不再有前站、後站之分,更以環保綠建築設計 • 不用中央空調,改用太陽能板和省電照明設備,自然採光及通風。

  41. 全球第一艘用風箏拉動的貨輪「白鯨天帆號」(Beluga SkySails)2007/12/15由德國漢堡市啟航,將橫渡大西洋駛往休士頓。 • 懸在貨輪上方的巨型高科技風箏吃飽了風,提供輔助動力,風力最理想的狀況下最高可省下一半的燃料。 • 「天帆」既節約能源、也可減少汙染,如果此行成功,將開啟科技帆船新時代。

  42. 尖山埤水庫 (生質汽油)

  43. 生質燃料 • 油菜籽和玉米製生質燃料所排放的氣體進行檢測,發現兩者產生的溫室氣體分別比礦物燃料高出70%和50%,即產生的溫室氣體要比汽油等還多。 • 生產生質燃料過程中排放的氧化亞氮量,為過去所知的兩倍

  44. 94年起農委會鼓勵農民種大豆、向日葵和油菜等提煉生質柴油的作物,宣稱這項「綠色農業」可抗暖化,提高台灣自產能源比例,廣達22萬公頃的休耕地也將因此復活,好處可多了。94年起農委會鼓勵農民種大豆、向日葵和油菜等提煉生質柴油的作物,宣稱這項「綠色農業」可抗暖化,提高台灣自產能源比例,廣達22萬公頃的休耕地也將因此復活,好處可多了。 • 學甲老農臉上一點笑容也沒有;因為三甲多的大豆被今年的颱風毀掉兩次,六、七萬元的本錢全泡湯。

  45. 第一年試種30公頃,收成奇差,幾乎榨不出油來;去年種1721公頃,榨出270公秉的生質柴油,每公頃產油量僅0.15公秉,僅國際水準的1/5,農委會卻砸了一億多元。 • 「1公秉(1000公升)生質柴油38萬元,天下有這麼貴的油嗎?」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梁啟源批評政府毫無成本效益觀念,「不如直接發錢給農民算了!」

  46. 許多國際與印尼本地的非政府組織,紛紛以挑戰的態度,強調生質燃料衍生的各種環境與社會問題,並提出嚴重的質疑。他們提出許多生質燃料已經造成大規模森林砍伐、破壞生物多樣性、影響當地人民生活的證據,以科學與環境正義的觀點,要求全世界正視生質燃料的問題。

  47. 玉米酒精、黃豆柴油等加工產品,其生產過程就會產生額外的溫室氣體。此外,栽種這些作物可能帶來的破壞生態、影響水資源保育、剝奪弱勢人口生存權、衝擊食物供應的穩定性、造成全球原物料上漲等問題,已時有所聞。

  48. 印尼的Riau省,近20年來,已有360萬畝的森林因為改種產油的農作物而砍伐;在巴拉圭,也有大量的森林被清除,改種大豆,以生產生質柴油。原先多樣化的森林,因生質柴油產業變成單一植被,大公司賺取暴利,而許多當地民眾喪失了長久賴以維生的生存空間,或淪為受到剝削的農奴。印尼的Riau省,近20年來,已有360萬畝的森林因為改種產油的農作物而砍伐;在巴拉圭,也有大量的森林被清除,改種大豆,以生產生質柴油。原先多樣化的森林,因生質柴油產業變成單一植被,大公司賺取暴利,而許多當地民眾喪失了長久賴以維生的生存空間,或淪為受到剝削的農奴。

  49. 新加坡的因應 • 食品價格不斷上漲,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馬寶山昨晚表示,已在2008/05設立跨部門委員會,一起尋找食物來源。 • 現在新加坡食物來源,也包括從台灣進口豬肉和冷凍家禽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