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629 Views
第六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1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概述 理化性质 物理性状 (存在的形态,升华性,挥发性,光学活性) 碱性 溶解性 沉淀反应 沉淀剂: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酸 显色反应 + 酸性染料(磺酸肽类) →有色配合物 紫外光谱特征. 游离 — 易溶于 CHCl 3 , Et 2 O , EtOH 等有机溶剂 生物碱盐 — 水溶性增强. 生物碱类成分的分离 溶剂萃取 柱层析(氧化铝、硅藻土、离子交换柱) 定性鉴别 沉淀反应、显色反应 多肽、蛋白质、鞣质等 → 假阳性反应 麻黄碱、秋水仙碱等→ 假阴性反应.
E N D
§1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 概述 • 理化性质 • 物理性状(存在的形态,升华性,挥发性,光学活性) • 碱性 • 溶解性 • 沉淀反应 • 沉淀剂: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酸 • 显色反应 • +酸性染料(磺酸肽类)→有色配合物 • 紫外光谱特征 游离—易溶于CHCl3,Et2O,EtOH等有机溶剂 生物碱盐—水溶性增强
生物碱类成分的分离 • 溶剂萃取 • 柱层析(氧化铝、硅藻土、离子交换柱) • 定性鉴别 • 沉淀反应、显色反应 • 多肽、蛋白质、鞣质等→假阳性反应 • 麻黄碱、秋水仙碱等→假阴性反应 马钱子散中生物碱成分的鉴别 取马钱子散1g,加浓氨试液数滴及氯仿10ml,浸泡数小时, 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稀盐酸1ml使溶解,加碘化铋 钾试液1~2滴,即生成黄棕色沉淀。
定性鉴别 • 薄层色谱鉴别 • 吸附剂:氧化铝、硅胶 • 展开剂:氯仿、苯等 •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碘蒸气等 • 气相色谱 麻黄碱、苦参碱、颠茄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 化学分析法 • 分光光度法 • 直接测定 • 离子对萃取比色法 • 酸性染料比色法 BH十十In-→(BH十In-)→BH十·In- • 苦味酸盐比色法 • 雷氏盐比色法 • 异羟肟酸铁比色法 (含有酯键结构的生物碱 )
含量测定 • 单体生物碱含量测定 • 薄层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液—液分配色谱法(以反相为主,如ODS或C18) • 改进流动相(硅醇基抑制剂、低浓度的离子对试剂、季铵盐试剂、电解质缓冲液) • 固定相改进(封尾技术) • 液—固吸附色谱法 • 离子交换色谱法(阳离子交换树脂) • 检测器 • 气相色谱法
§2 黄酮类成分分析 • 概述 • 理化性质 • 物理性状(存在的形态,颜色,挥发性,光学活性) • 溶解性 • 酸碱性 • 酸性:与酚羟基的数目和位置有关 7,4‘- 二羟基> 7-或4‘- 羟基> 一般酚> 5-羟基 • 碱性 游离甙元—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 黄酮甙—易溶于水、甲醇、乙醇
理化性质 • 显色反应 • 还原反应(盐酸镁粉反应) • 金属盐类试剂的配合反应(铝、铅、锆、镁盐) • 紫外光谱特征 I带(300-400nm) →B环桂皮酰基 II带(240-285nm) →A环苯甲酰基
黄酮类成分的分离 • 溶剂萃取 • 柱层析(聚酰胺柱) • 沉淀法 • 定性鉴别 • 显色反应 • 盐酸-镁粉反应 • 金属盐类配合反应
定性鉴别 • 薄层色谱鉴别 • 硅胶--分离弱极性黄酮 • 展开系统:甲苯-甲酸乙酯-甲酸,氯仿-甲醇 • 聚酰胺--分离含游离酚羟基的黄酮及其苷 • 展开系统:醋酸,醋酸乙酯-甲酸-水等 • 纤维素--分离多糖苷混合物 • 展开系统:正丁醇-乙酸-水,甲酸,乙酸
含量测定 • 总黄酮含量测定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比色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正相色谱 • 硅胶固定相—没有羟基或乙酰化黄酮类成分 • 反相色谱(C18或C8) • 流动相:甲醇-水-乙酸(磷酸缓冲液),乙腈-水 • 检测器
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山柰素酚峰与异鼠李素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略)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苷的含量。 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奈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
§3 三萜皂甙类成分分析 • 概述 • 理化性质 • 物理性状(存在的形态,表面活性,吸湿性) • 溶解性 • 紫外光谱特征 大多无明显的紫外吸收或仅在200nm附近有末端吸收 人参皂甙(A型) 甘草酸 皂甙元—能溶于石油醚、苯、乙醚、氯仿等 皂甙—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含水稀醇等
理化性质 • 显色反应 • 醋酐-浓硫酸反应 • 五氯化锑反应 • 三铝醋酸反应 • 冰醋酸-乙酰氯反应 • 氯仿-硫酸反应 • 金属盐类反应 • +铅、钡、铜盐→沉淀 酸性皂甙+硫酸铵/醋酸铅/中性盐→沉淀 中性皂甙+碱式醋酸铅/氢氧化钡/碱性盐→沉淀
三萜皂甙类成分的分离 • 溶剂萃取 • 柱层析(大孔树脂柱) • 沉淀法 • 定性鉴别 • 泡沫反应 • 显色反应
定性鉴别 • 薄层色谱鉴别 •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硅藻土 • 展开剂: • 三萜皂甙—氯仿-甲醇-水、正丁醇-醋酸乙酯-水等极性较大的体系 • 三萜皂甙元--以苯、氯仿、己烷等为主要组分 • 显色剂 • 三氯醋酸、50%及10%硫酸乙醇液、磷钼酸、浓硫酸-醋酸酐、碘蒸气等
含量测定 • 总皂甙含量测定 • 重量法 • 比色法 • 显色剂:香草醛-硫酸,香草醛-高氯酸,酸酐-硫酸等等 • 三萜皂甙类单体成分含量测定 • 薄层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 • 甘草酸、远志皂甙→紫外检测器 • 其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概述 • 理化性质 • 物理性状(存在的形态,升华性,光不稳定性) • 溶解性 • 酸碱性 酚羟基→酸性 丹参醌IIA 大黄素 游离—溶于乙醇、苯、乙醚、氯仿等 醌甙—可溶于热水,易溶于甲醇、乙醇
§4 醌类成分分析 • 理化性质 • 显色反应 • 羟基蒽醌+碱→橙,红,紫红,蓝 • +Pb2+/Mg2+ →配合物 •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紫,绿,蓝,灰
定性鉴别 • 显色反应 • 升华法 • 薄层鉴别 • 吸附剂:硅胶 • 展开剂:多含甲醇或水的混合溶剂系统→分离甙和甙元 不含甲醇或水的混合溶剂系统→分离甙元 • 显色:碱性试剂,醋酸镁甲醇液、氨熏
含量测定 • 游离蒽醌的测定 弱极性溶剂提取后,加碱比色 • 结合蒽醌的测定 极性溶剂提取,水解测甙元 先酸水解后,非极性溶剂提取甙元后测定 • 醌类单体成分含量测定 • 薄层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
牛黄解毒片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测定—混合碱液比色法牛黄解毒片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测定—混合碱液比色法 对照品溶液测定:以1,8-二羟基蒽醌为对照品,精密称取10mg于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100µg/mL)。取1mL对照品液于10mL量瓶中,在水浴上蒸干,加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放置1小时,以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为空白,在510nm波长处测定。 样品测定:⑴游离蒽醌的测定:取牛黄解毒片10片,刮去糖衣,精密称定重量,研细。称取一片重,置于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入氯仿100mL,称重,水浴上回流4小时,取下,加塞,放冷,称重,用氯仿补充至原重量,滤过,吸取滤液50mL于分液漏斗中,用蒸馏水20mL洗涤数次,至水层无色,弃去水液。氯仿层用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振摇萃取数次,直至混合碱液无色,合并碱液,用20mL氯仿洗涤数次,至氯仿层无色,弃去氯仿层。将混合碱液在水浴上加热数分钟至氯仿挥尽,冷却,移入10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放置1小时,以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为空白,在510nm处测定,计算游离蒽醌的含量(相当于1,8-二羟基蒽醌含量)。
牛黄解毒片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测定—混合碱液比色法牛黄解毒片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测定—混合碱液比色法 ⑵总蒽醌的测定:精密称取游离蒽醌项下的牛黄解毒片粉一片置于150mL烧瓶中,加2.5mol/L硫酸30mL直火回流4小时,放冷,加入氯仿20mL,水浴回流0.5小时,放冷,吸出氯仿液,再加氯仿,反复操作至氯仿无色为止。合并氯仿层液,用蒸馏水洗涤数次,至水层无色,弃去水液。氯仿液用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振摇萃取数次,至碱液无色,合并,用20mL氯仿洗涤数次,至氯仿层无色,弃去氯仿液。将碱液置水浴上加热至氯仿挥尽,冷却,移入50mL量瓶中,用混合碱液稀释至刻度,放置1小时,以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液为空白,在510nm处测定,计算游离蒽醌的含量(相当于1,8-二羟基蒽醌含量)。 ⑶结合蒽醌的计算: 每片含结合蒽醌量=每片含总蒽醌量—每片含游离蒽醌量。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1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丹参酮ⅡA40µ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片,糖衣片除去糖衣,精密称定,研细,取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 挥发性成分分析 薄荷醇 • 概述 • 理化性质 • 物理性状(气味,比重,折光性) •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 • 显色反应 • 酚类+三氯化铁→蓝,蓝紫,绿 • 羰基+苯肼、羟胺→结晶体 • 醛类+硝酸银胺→银镜 • 内酯类+亚硝酰铁氰化钠+NaOH→红色并逐渐消失 • 奧类+浓硫酸→蓝,紫 桂皮醛 柠檬烯
§5 挥发性成分分析 • 定性鉴别 • 化学反应 • 氧化反应(高锰酸钾,铬酸) • 香草醛硫酸反应 • 薄层色谱 •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 • 展开剂:石油醚,正己烷,(加少量的乙酸乙脂或苯) • 显色剂 • 气相色谱法 • GC-MS或GC-FTIR
§5 挥发性成分分析 • 含量测定 • 总挥发油含量测定 • 挥发油测定器 • 蒸馏法 • 单一成分含量测定 • 气相色谱 • 薄层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 • GC-MS或GC-FTIR联用技术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香豆素类 • 显色反应 • 异羟肟酸铁反应 • 与酚羟基反应 • FeCl3 • Gibbs试剂(2,6-二氯苯醌氯亚胺)反应→蓝色 • 重氮试剂化反应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香豆素类 • 定性鉴别 • 化学反应法 • 荧光法 • 薄层色谱法 七宝美髯颗粒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鉴别 取本品10g,研细,加醋酸乙酯20ml、盐酸0.5ml,超声处 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0.5ml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 薄层条件: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正已烷—醋酸乙酯(4:1), 显色剂为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香豆素类 • 含量测定 • 分光光度法 • 荧光光度法 • 薄层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气相色谱法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有机酸 • 概述 • 理化性质 • 物理性状(存在的形态,溶解性,挥发性) • 提取分离 •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离子交换法 • 水蒸气蒸馏法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有机酸 • 定性鉴别 • 吸附色谱 • 分配色谱 • 含量测定 • 酸碱滴定法→总有机酸 • 分光光度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薄层色谱法 • 其他方法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环烯醚萜类 • 概述—特殊的单萜 • 理化性质 • 物理性状(存在的形态,多苦味,稳定性) • 溶解性:易溶于水、甲醇,可溶于乙醇、丙酮、正丁醇 • 薄层定性鉴别 • 吸附剂:硅胶、聚酰胺 • 显色剂:硫酸乙醇,茴香醛试液,香草醛硫酸试液,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试液 龙胆苦甙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环烯醚萜类 • 含量测定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薄层扫描法 • 荧光分光光度法 • 分光光度法 复方栀子冲剂中栀子甙的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3g,置索氏提取器内,加甲醇回流提取6小时, 回收甲醇至干,加水10ml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提取 液蒸干,以甲醇溶解,通过已处理好的活性炭-中性氧化铝柱, 用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2ml甲醇溶 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薄层条件:硅胶GF254薄层板,展开剂氯仿—甲醇—25%氨 水(4:1:0.1),检测波长247nm,参比波长370nm。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单萜及二萜类 • 含芍药甙中药制剂的分析 • 薄层色谱 • 高效液相色谱 • 含穿心莲内酯中药制剂的分析 • 薄层色谱 • 回滴法 • 比色法—总内酯 • 薄层扫描或高效液相色谱法—单体成分 穿心莲内酯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多糖(polysaccharides) • 概述 • 理化性质 • 物理性状(存在形式,还原性) • 溶解性:溶于水,低浓度的酸碱,盐溶液,不溶于醇、醚、丙酮 • 提取分离 • 水提醇沉 ※防止水解,注意消除酶、酸、碱等的影响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多糖(polysaccharides) • 提取分离 • 金属盐沉淀法 • 季胺氢氧化物沉淀 • 柱色谱法(活性炭+等量的硅藻土) • 凝胶色谱法(葡聚糖凝胶sephadex,琼脂糖凝胶sepharose,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 • 制备型区域电泳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多糖(polysaccharides) • 定性鉴别 • 薄层色谱(硅胶、纤维素、硅藻土) • 纸色谱 展开剂:正丁醇、水混合体系 显色剂:苯胺-邻苯二甲酸的正丁醇饱和水溶液等 • 电泳法 • 滤纸电泳、玻璃纤维纸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凝胶电泳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气质联用 酸水解→中和→柱前衍生→GC-MS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多糖(polysaccharides) • 含量测定 • 总多糖的测定 •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棕红色(550nm) ※半微量定量法 • 苯酚-硫酸法→蓝绿色(480-490nm) • 蒽酮-硫酸法→黄绿色(620nm) • 单体多糖的含量测定 • 高效凝胶液相色谱法→确定分子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组成 色谱柱:氨基键合相硅胶柱,或普通硅胶柱 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
§4 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 多糖 灵芝多糖的测定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对照品适量…… 标准曲线的制备(硫酸蒽酮法,λ= 625nm)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水90ml,电加热器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转移至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加入乙醇150ml,摇匀,4 ℃放置12小时,取出,离心,倾去上清液,沉淀加水溶解并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略)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灵芝多糖以无水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少于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