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2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工作汇报 200 7 年 1 月. 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基地建设的核心目标 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重视个性培养和因材施教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 建设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教材建设  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  实验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坚持课程体系的相对独立完整,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优化; 课程安排上体现工科化学课程的整体性;

sve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工作汇报 2007年1月

  2. 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基地建设的核心目标 • 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 重视个性培养和因材施教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

  3. 建设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教材建设  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  实验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

  4.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 坚持课程体系的相对独立完整,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优化; • 课程安排上体现工科化学课程的整体性; • 突出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

  5. 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教学基地有6门校优秀课程,2门省优秀课程、4门省、国家精品课程 无机化学及实验: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 有机化学及实验: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 分析化学及实验: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 物理化学及实验:2005年辽宁省精品课程

  6. 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7项: •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01、02专题8项 • 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改革计划项目3项:“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非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7. 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5项:无机化学网络课程、有机化学网络课程、分析化学网络课程、物理化学网络课程、化学实验技术网络课程。 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5项:无机化学网络课程、有机化学网络课程、分析化学网络课程、物理化学网络课程、化学实验技术网络课程。 • 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新体系的实践、完善与推广”。 • 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共9项。

  8. 10项国家、省教学成果奖: •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施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2001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运用实验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1997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等工业学校无机化学试题库”2001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9. “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化学课程(非化工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2001年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化学课程(非化工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2001年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分析化学网络课程》2001年获辽宁省高校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 • 基地建设以来共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

  10.  “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05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05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立体化资源、开放式教学的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建设”2005年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高等化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2005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与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合作成果)。 •  以立体化教材为核心建设无机化学精品课程 ,2005年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1. 教材建设:共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27部 1、《无机化学》:国家级九五、十五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分析化学》(第一、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有机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多媒体CAI物理化学》(第一、二、三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 教材建设:共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27部 1、《无机化学》:国家级九五、十五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分析化学》(第一、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有机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多媒体CAI物理化学》(第一、二、三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 5、《普通化学》(第三、四、五版):分别于1998、2001、2004年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5、《普通化学》(第三、四、五版):分别于1998、2001、2004年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6、《基础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7、《大学普通化学实验》,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配位催化与金属有机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材发行量达100余万册

  14. 3部教材获得教育部奖励: • 《无机化学》(第三版)1998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有机化学实验系列教材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有机化学》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 《无机化学立体教材》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 • 《有机化学立体化精品课程教材建设》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立项研究项目。

  15. 8部教材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 《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 《仪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大学普通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多媒体CAI物理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化学与社会》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化学与环境》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6. 教学手段改革 基本思想: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传统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等多方面都已超出了形式范畴,是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未来教学方式的大势所趋。

  17. 开发出5个系列26个教学软件--------19个已出版,7个校内使用 网络课程系列(5个): • 无机化学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 分析化学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 有机化学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 物理化学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 化学实验技术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18. 电子教案系列(12个): 普通化学电子教案(中、英文版,校内使用)、无机化学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英文版,校内使用)、分析化学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仪器分析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与国家十五重点教材《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校编)配套的分析化学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多媒体分析化学电子教案(英文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有机化学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有机化学电子教案(英文版,校内使用)、多媒体物理化学电子教案(中、英文版,校内使用)。

  19. 化学实验模拟仿真系列(4个): 有机化学实验MMCAI(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基础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现代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滴定分析虚拟实验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实验教学平台系列(1个): 基础化学实验开放式教学预习预约及测试管理平台(校内使用,已推广至校内其他校级实验中心)。

  20. 考试及教辅系列(4个): 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校内使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辅助教学软件(校内使用)、分析化学虚拟考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分析化学多媒体学习指导系统(大工出版社,2002年出版)。 2002年基地全面参加高等化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有机化学资源库,主持学校,负责人:高占先 分析化学资源库,与北大共同主持,负责人:刘志广 无机与普化资源库,南开大学主持,我校参加 物理化学资源库,华东理工大学主持,我校参加

  21. 研制的教学软件获得7项全国性奖励: • 有机化学实验网络虚拟实验室,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 • 分析化学网络课程,中国数字化教育高峰论坛多媒体课件一等奖。 • 现代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 •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

  22. 无机化学网络课程,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 无机化学网络课程,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 • 普通化学多媒体虚拟实验室,中国数字化教育高峰论坛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 有机化学CAI 课件—教学素材库,中国数字化教育高峰论坛多媒体课件优秀奖。 获得国际同行承认: 刘志广教授研制的《Virtual 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获2003年Pirelli International Award 的荣誉奖。

  23. 2004年刘志广教授在意大利Pirelli奖颁奖现场及奖励证书2004年刘志广教授在意大利Pirelli奖颁奖现场及奖励证书

  24. 截止2004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出版发行了22个化学类教学软件(不包括试题库和网络课程),其中有我校教学基地研制的7个,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截止2004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出版发行了22个化学类教学软件(不包括试题库和网络课程),其中有我校教学基地研制的7个,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 基地研制的教学软件总发行量(高等教育出版社)达857套; • <有机化学实验MMCAI>发行量达133套,<分析化学电子教案>发行量达101套.

  25. 师资队伍建设 基本思想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基地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以学科建设促进师资队伍的稳定与提高,坚持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培养、锻炼、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6. 师资队伍建设成果 基地建设以来共引、留博士、博士后人员15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10人;有1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已有4人获得学位。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基地教师总数74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47人,占66%; 教师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20人、讲师11人、助教3人; 教师中有23人具有博士学位,占33%;27人具有硕士学位,占38%。

  27. 2004年教育部专家对我校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评估的部分结论2004年教育部专家对我校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评估的部分结论 特色1: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教学软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课程建设,形成了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和校级优秀课程在内的工科化学课程群。 特色2:形成了适应于不同特点学生需要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

  28.   专家组认为: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的教学改革成果在全国相关院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已经全面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和各项任务,成果显著,特色明显,达到了教育部对基地建设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全国9个工科化学基地排名第一

  29. 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中心建设 • 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教育部实施示范中心建设的举措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和中心的建设工作 • 实验教学迎来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30. 实验教学定位— 从人才培养目标谈起 进入21世纪,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 --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而且高等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

  31. 素质教育要求: • 注重渗透性教育,养成型教育 • 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和知识的内化,注重实践 • ----表层的知识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 ----从学生素质提高的层面看,实验教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32. 以往的实验教学地位如何? • 依附于理论课程,以验证课程所涉及的理论为主 • 课时少,不综合,重复开课 • 教师不重视,不作为主要的研究项目 • 学生不重视,考试仅占很小的比例

  33. 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 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 • 形成一直稳定的研究实验教学的队伍 • 独立设课,使学生重视实验教学 • 有利于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的开设,减少内容重复 • 设备、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共享

  34. 队伍建设问题--- 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 • 中心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 学校管理部门不重视 • 中心自身的认识存在误区 • 缺少硬性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

  35. 中心队伍的基本要求 • 有足够数量的教师: • 建立能保障其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制度 • 按人学时确定理论课教师的人数 • 以实验教学研究为主,以理论课教学为辅,有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 有足够数量的教学辅助人员: • 确保教师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实验教学的研究和科学研究

  36. 发展历程 • 1996年成立,同年通过省教育厅合格实验室评估 • 1997年开始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建设 • 是大连理工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 2000年承担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改革项目 • 2001年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被评为校优秀课程 • 2003年再次通过省教育厅合格实验室复评 • 2004年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通过教育部 • 验收,获得优秀基地称号 • 2005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7. 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把实验教学作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 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教学工作条例》,对实验课程教学各环节进行了规范。 • 在常规的实验教学之外,还构建了实验创新班、创新院等实践平台,并制定了相应制度作保证。

  38.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 通过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协调发展。 • 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 在教学模式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39. 实验教学定位 • 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理论课程教学在培养化学化工人才方面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学时比例:应用化学专业的化学实验课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达到1.5:1;化工制药类专业的化学实验课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达到1.1:1。 • 教学安排由化学系负责,做到了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统筹协调,密切配合。

  40. 实验课程体系 四层次的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型实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第二层次,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层次,研究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层次,学生自主实验,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为拔尖人才创造成才条件。

  41. 实验教学内容 • 保留重要的基本操作训练实验,删除部分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 引入现代实验技术,注重与工程实际相联系; • 合成部分的实验与分析及物性测定实验进行综合形成综合性实验; • 移植了部分教师的科研成果,增加并不断更新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内容。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达总学时的60%左右

  42. 实验教学大纲 • 实验教学大纲参照“国家化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由化学系讨论确定,充分体现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 实验分为选作和必做两个部分。对于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型实验,要求学生必做;对于一些研究性实验,允许学生在给定的实验项目中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完成。

  43. 实验教材 • 《基础化学实验》,辛剑、孟长功主编,试用4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 《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牟文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 《有机化学实验》(第四版),高占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4. 实验教材 • 《大学普通化学实验》,苏显云主编,使用2轮,(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牟文生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 共出版教材8部,自编实验讲义4册

  45. 实验技术与实验项目确定 • 将现代和传统的实验技术相结合,既保证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又使实验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联系。 • 实验项目综合化,激发学生对实验课教学的兴趣。 • 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引入一些不确定研究内容,以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46. 教学方法 • 改变了以往教师详细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法,更加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要求。 • 实验内容的改革改变了实验过程中“照方抓药”、“整齐划一”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个人想法的探索空间。 • 实验教学指导中注重采用激励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47. 教学手段 •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之中 • 着手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了开放实验网络预约管理平台、网络实验课程、网络虚拟实验室、网络实验测试、实验成绩网络查询与评定等完整的网络实验教学系统 • 通过教学软件预习、模拟实验,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养成了自主学习、探讨研究的良好学风。

  48. 实验考核方法 •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基本操作类型的实验着重对实验过程的考察 • 化学分析实验着重考察分析数据的精确程度 • 有机合成实验的考察重点为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 研究设计性实验强调学生的创新思想的重要性

  49. 开课情况(一) • 实验中心共开设六门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21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24学时)、高等化学实验(60学时)、无机合成实验(60学时)、综合有机实验(60学时)、精细化学品合成实验(60学时)。 • 基础化学实验面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强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基础医学(与医科院校合作办学)等专业,每年学生人数约700人。

  50. 开课情况(二) • 普通化学实验面向全校的过程装备与控制、材料、机械、土木、船舶、物理、电信等院系近20个专业约1500名本科生开设。 • 高等化学实验为应用化学和精细化工专业开设,每年约120名本科生参加此课程实验。 • 无机合成实验、综合有机实验、精细化学品合成实验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开设,每年约60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