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從台灣經驗看當前經濟問題與對策

從台灣經驗看當前經濟問題與對策. 立 法 院 副 院 長 江 丙 坤 中 華 民 國 93 年 2 月. 目    錄. 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二、台灣經驗的秘訣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五、如何突破當前經濟困境. 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一)台灣經濟奇蹟 1. 經濟快速成長,物價穩定. 經濟成長率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9.8. 1. 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2.近50年來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居世界第一. 中、韓、菲、日 1953 – 2000 平均經濟成長率. 中華民國 韓國 菲律賓 日本. 2.

suz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從台灣經驗看當前經濟問題與對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台灣經驗看當前經濟問題與對策 立 法 院 副 院 長 江 丙 坤 中 華 民 國 93 年 2月

  2. 目    錄 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二、台灣經驗的秘訣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五、如何突破當前經濟困境

  3. 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一)台灣經濟奇蹟1.經濟快速成長,物價穩定 經濟成長率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9.8 1

  4. 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2.近50年來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居世界第一 中、韓、菲、日 1953 – 2000 平均經濟成長率 中華民國 韓國 菲律賓 日本 2

  5. 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中華民國 菲律賓 (二)中菲兩國經濟發展成果的比較 1.發展初期國人赴菲做台勞 1 9 5 3 年 4.9 40.6 每人GNP US$188 3.5 每人GNP US$50 〈NT$2019〉 1.9 16.7 1.2 GNP 出口 進口 ( 億美元 ) ) ) 億美元 億美元 ( ( 3

  6. 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中華民國 菲律賓 2.經濟發展成功,國人赴菲投資、觀光,菲勞來台 2 0 0 0 年 每人GNP US$14,188 (NT$443087) 11.2 每人GNP US$1037 平均經濟成長率 ( % ) 億美元 億美元 億美元 4

  7. 二、台灣經驗的祕訣 (一)台灣經濟奇蹟 1.原因分析 60 70 80 年代 年代 年代以來 塑造安定的政經環境 堅 強 的 施 政 團 隊 施 政 理 念 前 瞻 完 整 的 引 進 資 金 、 技 術 、 鼓 勵 投 資 鼓 勵 創 業 , 扶 植 中 小 企 業 自 由 化 、 國 際 化 產 業 升 級 、 產 業 轉 型 實施土地改革成功 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施 政 能 力 卓 越 信 賴 的 鼓勵創業精神與能力 培養勤勞高品質的人力資源 循序漸進,對症下藥的財經政策 5

  8. 二、台灣經驗的祕訣 2.財經政策的重要性-經濟是政治的、社會的、心理的經濟學, 必須把握時機,對症下藥。 該做的時候,做對事情 危機變成轉機 財 經 政 策 該做的時候,沒做事情 景氣衰退 全民遭殃 該做的時候,做錯事情 不該做的時候,去做錯事情 6

  9. 二、台灣經驗的祕訣 (二)台灣經濟的挑戰— 該做的時候,做對事情 1.1986年台幣開始升值,勞力密集產業外移,15年來資金外流逾千億美元,但 政府因應得當,失業率除921震災月份外從未超過3%,產品出口值自1986年之 399億美元增加到2000年之1483億美元,累積出超達1650億美元。 7

  10. 二、台灣經驗的祕訣 日本 香港 韓國 中華民國 泰國 印尼 新加坡 菲律賓 馬來西亞 2.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 政府採取穩定股市、振興房市、擴大內需 • 等措施,1998年亞洲自由國家經濟成長率臺灣一枝獨秀達4.6%,失 • 業率僅2.7 %,1999年雖有921大地震,失業率仍在3 % 之內。 8

  11. 二、台灣經驗的秘訣 (三)日本的失敗 ─ 該做未做,該做又做錯 1.泡沫經濟時未採取任何措施,造成銀行資金大量流入股票 及不動產市場,泡沫消滅後銀行被套牢資金達100兆日圓。 2.橋本首相於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時,為解決日本財政危機, 採逆向操作,不降稅反而加稅(消費稅3%→5%),不增加公 共投資反而減少公共建設,造成今日日本經濟困境─ 橋本 下台的主因。 3.富士銀行研究報告,認為日本今天的危機,不是經濟危機 (產業競爭力強),是金融危機、信心危機。我們呢? 4.上次的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日本經濟新聞問卷調查結果 發現,企業家共同理想的人選必須具備有願景與遠見 (Vision)及將願景付諸實現的智慧及領導能力的人─ 小泉 當選原因。 9

  12.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一)近四年經濟成長─自2000年5月政黨輪替以來,由於受到國內政經情勢不 穩及國際景氣低迷的影響,消費疲軟、投資銳減、公共投資也未發揮應有效果,經濟 成長嚴重衰退,近四年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約達2.6%。如以2000年與2003年的實質GDP 相比較則僅成長4.52%,平均每年僅成長1.51%。 1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13.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 過去三年經濟衰退的原因分析─投資及消費信心喪失,民間 投資卻步、民間消費低迷 11

  14.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馬來西亞 中華民國 菲律賓 新加坡 日本 泰國 香港 韓國 印尼 2001年我國經濟成長率位居亞洲倒數第二 資料來源:各國政府官方統計 12

  15.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 2000~2002年我國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較1996~1999年平均經 濟成長率衰退3.27個百分點,台灣經濟的衰退率在亞洲各國中 高居第一。 單位:% 資料來源:依各國政府統計資料整理。 13

  16.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二)2003年經濟成長─ 去(2003)年國內經濟在歷經美伊戰爭及SARS疫情 的衝擊後,在國際景氣加速復甦尤其是美國經濟推升力道較預期強勁的 帶動下,復甦腳步日趨加快,根據主計處統計,2003年全年經濟成長率 由原預估的3.46%、3.38%、3.68%、 2.89% 、3.06%,調修為3.15%。 單位:%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14

  17.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 2003年經濟成長率不僅低於去年,且經濟成長過度依賴貿易出超 ,以及景氣「外溫內冷」的現象更為嚴重,值得警惕。 國內生產毛額 民間消費 政府消費 民間投資 公營事業投資 政府投資 輸出 輸入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15

  18.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三)2004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在預期全球景氣轉佳的情況下, 今年台灣的經濟也可望穩步復甦,根據國內各主要研究機構預測 指出,今年我國的經濟成長率在4.1%~4.81%之間。 資料來源:各機構 16

  19.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經建會景氣對策信號維持綠燈─ 去年12月份國內景氣對策信號 分數為33分亮出過去近四年來首度的黃紅燈,顯示國內景氣持續擴張。景氣對策信號走勢圖 紅燈〈景氣過熱〉 綜合判斷分數 38 2002年7月 出口112億美元 股價指數4940點 2003年9 月 出口126 億美元 股價指數5611 點 2000年5月20日 陳水扁執政 股價指數8820點 該月出口131億美元 黃紅燈 〈景氣活絡〉 32 2000年10月27日行政院宣布停建核四 股價指數5805點 綠燈 〈景氣穩定〉 23 黃藍燈 〈景氣欠佳〉 2000年12月28日 工時案朝野對決 股價指數4797點 2002年8月5日 陳水扁一邊一國論 股價指數4636點 下跌284點 17 藍燈〈景氣衰退〉 9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5月 10月 12月 1月 4月 8月 12月 3月 6月 8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2月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 17

  20. 三、當前經濟發展情勢 2000年 2002年 2001年 2003年 廠商景氣信心持續審慎樂觀 ─ 12月份廠商對短期景氣看法續呈樂 觀,惟對未來景氣看法表示持平的廠商仍高達六成六。經建會廠商景氣信心調查(3個月後) 轉壞 轉好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 18

  21.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一)國際經濟逐步恢復復甦—根據IMF及 Global Insight 最新的預測 指出,受惠於近期美國經濟的顯著好轉,世界經濟也逐步顯露出復甦步 伐加快的跡象,今年全球的經濟成長將擺脫過去兩年持平的表現稍為加 速,且美國經濟也再次成為全球經濟成長最倚重的動力來源。另日本經 濟新聞報導也指出,十家具有代表性的歐美日金融機構預測今年全球經 濟將承續2003年的成長趨勢,成長率可達3~4.5%之間。 資料來源:IMF, Sep2002, Apr2003,Sep2003 ;Global Insight Inc, Dec2002,Sep2003,Jan2004. 19

  22.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 美國經濟成長率自2001年第4季起由負轉正,景氣開始邁向復甦之途,惟嗣後在 恐佈攻擊陰影、一連串企業財務醜聞、美伊戰爭危機及SARS疫情的衝擊下,步履 蹣跚,各項經濟數據時好時壞,致各界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疑慮。而在美伊戰事 平息及SARS疫情獲得控制後,美國經濟確已有明顯復甦的跡象,去年第3季的經濟 成長率高達8.2%,創19年來的新高。但在美國失業數字仍居高不下、企業投資尚 未完全恢復活絡以及經常帳與預算赤字的雙赤字仍不能有效削減的情況及疑慮下 ,美國經濟是否巳完全回復景氣以及全球經濟復甦步伐是否持續加快仍待觀察。 123.1 指數 124 123 122 118 115 112 110 OECD國家領先指標 122.2 EU國家領先指標 114.3 美國領先指標 7月 8 9 10 11 12 1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資料來源:經建會 20

  23.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二)中國大陸的磁吸效應-截至2002年止外商直接投資大陸的 金額高達4462.7億美元,中國大陸吸引外資已連續10年居開發中 國家首位,另2002年流入中國的外資達527.4億美元,首次超越 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盧森堡)外資流入地區。2003年較 上年增長1.4%為535.1億美元。 億美元 資料來源:大陸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21

  24.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 台灣的國際市場空間遭到壓縮─自1990年以來中國大陸在主要國家或 地區的產品市場佔有率成長幅度相當顯著;反觀台灣則呈現逐年衰退的情況。 不可諱言,中國大陸的崛起確已壓縮到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發展空間。 台灣與大陸產品在主要市場的市場佔有率消長情形 單位:% 註:@表示1-6月統計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1989~1996)、國貿局(1997以後) 22

  25.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三)區域主義的盛行─台灣如不妥善處理,有被邊緣化之可能 1. APEC在「自願性部門提前自由化」( Early Voluntary Sectoral Liberalization, EVSL ) 挫敗後,會員體轉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方式帶動區域進一步 自由化。而在2001年APEC經濟領袖會議宣言中亦強調支持多邊貿易體系。 2.截至2002年底止,各國送至WTO備查的自由貿易協定約有250個,其中約有130 個係1995年元月之後才送交WTO備查,預計至2005年底將有近300個自由貿易 協定生效實施。 3.東亞區域整合動向: • 日星、星紐、韓智(利)、美星及台巴(拿馬)均已完成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 東協自由貿易區2010年正式成立,2020年以前組成東協經濟共同體。 • 東協加一,中國藉提供「早期收穫計畫」促成與東協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 協議,及達成「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關稅減讓計畫協議(2003.10.6),預 計在十年內組成全球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區。 • 「東協加日本」於2003.10.8簽署「日本-東協總括性經濟合作架構協定」, 預定在2012年以前締結自由貿易協定。 • 中港(9.29)、中澳(門)(10.17)「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2004年 起實施,屆時中國大陸對香港、澳門製造的273種貨物給予零關稅優惠,其 他產品自2006年實施,並進一步開放服務業,三地將逐漸形成自由貿易區。 • 中國與日、韓簽署推進三邊合作聯合宣言,研究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問題、 及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 23

  26.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四)WTO的衝擊 (1)對蘋果、荔枝及鵝肉等18項農畜產品採開放自由進口;並對 糖、花生及雞肉等22項農漁產品採關稅配額措施。 (2)根據農委會報告顯示,加入WTO對農作物、畜產和漁產等將 會受到衝擊。由於產品價格下跌,生產量減少,進而亦影響 到農地種植面積和農民就業機會。 (3)截至去(2003)年底止已開放進口的大陸產品達8423項,自由 化比率77.11%。其中工業7030項(開放比重82.%),農業 1393項〈開放比重59.28%〉,尚餘2500項未來依WTO規範進 行開放時,將衝擊當前臺灣產業。根據全國工業總會調查顯 示,有超過6成以上業者擔心加入WTO後大陸產品回銷台灣所 造成的激烈競爭問題。 24

  27. (五)全球競爭力的挑戰1.出口成長相對緩慢,不利經濟前景─近年來台灣的出口成長 與亞洲其他主要國家相比較,顯得相對緩慢與鈍化,對高度依 賴外貿的我國,是一大警訊。近兩年亞洲主要國家出口成長比較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註:港、星、菲、泰、馬、印係1-11月統計 資料來源:各國政府統計 25

  28. 2.民間投資依然遲滯不前,超額儲蓄及外匯存底激增,反映國內 經濟失衡造成資源閒置,恐將削弱日後經濟發展的動能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註:*表示1月底統計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6

  29.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3.失業性復甦(Jobless recovery)的陰影籠罩,民間消費力量未 能全然釋放,成為經濟發展的另一隱憂 我國的經濟自從走出前年負成長的困境後,復甦力道逐漸加溫,但國內 失業率卻由2000年的2.99%,快速攀升至前年的5.17%歷史高峰後一直 徘徊在5%上下。去年以來政府先後編列200億、577億的特別預算,創造 了10萬餘個就業機會,去年12月失業率巳降為4.58%。。 27 註:#表示1-11月統計

  30.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高低所得差距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4.我國曾引以為傲的所得分配平均,近3年來因國內貧富差距不斷 擴大而破滅。當前台灣所得分配的主要問題,不單是貧富差距 加大,而是從均富轉為均貧,因此要由均貧重回均富的軌道, 已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相當重要且迫切的課題。 最高:136.8萬元 最低:2.6萬元 最高:180萬元 最低:29.2萬元 28

  31. 5.財政收支惡化,債台高築(1)1991年度至1999年度間,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由2169億元增至1兆2149億元, 平均債務餘額年增1248億元。(2)2000年度因凍省納編原省府債務8139億元,致中央政府債務餘額激增至2兆 3575億元。(3)依據政府編列200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截至2004年度止中央政府債務餘 額將達3兆4290億元,較2000年度擴增1兆715億元,四年來平均每年增加2678億 元,為前8年之2.2倍。。 四、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 億元 年度 29

  32. 五、如何突破當前經濟困境 單位:新台幣億元 政 府 部 門 政府消費 1966年 219 1986年 4229 2002年 12327 政府投資 1966年 28 1986年 982 2002年 4027 家數 銷售額 1966年 23.9萬家 1498 1986年 74.2萬家 61447 2002年 107.0萬家 246468 工資 紅利 〈財產與企業所得〉 1966年 374 404 1986年 11583 6163 2002年 38558 25482 關稅 營業稅 1966年 41 10 1986年 714 537 2002年 859 2147 土地稅 營利事業所得稅 1966年 11 9 1986年 438 398 2002年 981 1658 其他稅 公賣利益 1966年 66 37 1986年 1608 461 2002年 6608 0 薪資 1966年 133 1986年 2518 2001年 9094 社會安全及福利 1966年 3 1986年 643 2002年 1921 企 業 銀 行 部 門 放款增加 1966年 54 1986年 1749 2002年 -3381 民間消費 1966年 771 1986年 13665 2002年 61495 家 計 部 門 家庭儲蓄 1966年 136 1986年 5674 2002年 11227 (一)人的命是心臟,經濟的心臟是企業 企業貢獻關聯圖 30

  33. 五、如何突破當前經濟困境 土地取得是否容易,地價租金是否有競爭力 水電供應是否穩定充分,價格是否合理 勞力是否充足,勞基法是否鬆綁 , 公共設施是否充分 政府獎勵措施是否完整 政局是否安定 政府團隊是否可信賴 政府決策是否有一致性、可預測性高 , 政府有無效率 政府是否有公權力 治安是否良好 兩岸是否和諧明朗 (二)促進民間投資,改善投資環境為首要之務─ 台灣經濟發 展,促進民間投資最為重要,惟投資行動端賴企業家之心思(Business Mind), 因此留企業家之心,就可以留企業之根。 經 濟 面 經 濟 面 非 經 濟 面 非 經 濟 面 31

  34. 五、如何突破當前經濟困境 製造中心 創新研發中心 上游 製造部門 下游 附 加 價 值 全球運籌管理中心 附加價值高 替代性低 品 牌 市 調 行銷服務 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物流 創 新 研 發 設 計 製 造 裝 配 研發 創新 設計 市調 製造 裝配 物流 行服銷務 品牌 (三)當前台灣經濟發展應有的定位─以製造為基礎,往 微笑曲線的兩端及上端發展 台灣因應大陸經濟崛起的潮流,藉同文同種之優勢及扮演跨國企 業之跳板,應善用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發展台灣成為高科技 島及全球運籌中心。 產業 價值鏈 32

  35. 五、如何突破當前經濟困境 策  略 最高目標 持續經濟發展 提昇國家競爭力 創造就業機會 提昇生活水準 強化國際地位 兩岸談判籌碼 (四)經濟發展策略 1.以經濟發展為優先,減少政策的不確定性,恢復企業投資信心,任 何影響經濟成長、衝擊民眾信心的措施不應再提出。重大社福政策 應俟經濟景氣恢復後依序推出。 政策方向 改善投資及經營環境,促進民 間投資【尤其是生產事業投資 】。 發展新興產業 高 科 技 島 強化研究創新,以提昇技術水 準,持續推動產業結構之調整。 輔導傳統產業 有競爭力產業限制赴大陸投資 ,無競爭力產業或赴大陸投資 可茁壯台灣經濟者,准其赴大 陸投資、惟必須根留台灣。 發 展 台 灣 成 為 全 球 運 籌 中 心 33

  36. 五、如何突破當前經濟困境 短 程 中 程 長 程 2.全方位政策執行優先順序:短程先恢復國人信心,中程需 強化經濟體質,長程則要提昇國家競爭力,短、中、長程同時進行。 台灣經濟目前正面臨大困局,必須以最大氣魄、非常手段方可奏功。 恢 復 國 人 信 心 強化經濟體質 提昇國家競爭力 推創動造朝穩野定合政作局 追建求立兩雙岸贏和關諧係 健提全昇施文政官團士隊氣 賡 續 司 法 改 革 提輔 昇導 技產 術業 水升 準級 改促 善進 投民 資間 環投 境資 推追 動求 財預 政算 改平 革衡 處推 理動 不金 良融 債革 權新 推提動昇政行 府政再效造率 推 動 國 會 改 革 根 絕 黑 道 與 金 權 追 求 效 率 與 紀 律 34

  37. 五、如何突破當前經濟困境 (五) 2004人民幸福工程─台灣發展藍圖 願 景 政策主軸 政策目標 政策項目 失業率降至4%以下 經濟成長率回到5%以上 6年達到政府收支平衡 3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