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09 Views
实验十 植物的组织培养. 指导教师:唐颖. 1. 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学习和掌握植物外植体表面消毒的常规方法; 掌握植物无性繁殖技术。. 2. 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定义: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等在模拟机体自然生理条件下在体外进行培养,使之生存或生长成为完整植株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快速繁殖;去病毒,苗木复壮;改种、育种及保种;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理论依据: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或组织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 。
E N D
实验十 植物的组织培养 指导教师:唐颖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1.实验目的 •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 学习和掌握植物外植体表面消毒的常规方法; • 掌握植物无性繁殖技术。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2.实验原理 • 植物组织培养定义: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等在模拟机体自然生理条件下在体外进行培养,使之生存或生长成为完整植株的技术。 •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快速繁殖;去病毒,苗木复壮;改种、育种及保种;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理论依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或组织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 。 愈伤组织:一团由组织增生的细胞产生的不定形的疏散排列的薄壁细胞团,无明显的组织或器官的分化 。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3.实验材料、用品 • 实验材料:胡萝卜块根、烟草叶片 • 实验用品 ①仪器及用具 电子天平、高压灭菌锅、冰箱、超净工作台、酒精灯、记号笔、镊子、剪刀、解剖刀、无菌烧杯或三角瓶、无菌培养皿、无菌滤纸、装有培养基的培养容器 pH试纸,烧杯,量筒,试剂瓶,三角瓶,洗耳球,刻度吸管,洗瓶。 ②试剂与药品 硝酸胺,硝酸钾,磷酸二氢钠,硫酸镁,氯化钙,硫酸铁,乙二胺四乙酸等(见表6-1),2,4-D,BA,盐酸,1 mol/L氢氧化钠、0.1%氯化汞、75%乙醇、无菌水。。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4.实验步骤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2)植物外植体取材、消毒和接种 • ①接种前,用75%乙醇棉球或用2%苯扎溴铵溶液檫拭超净工作台台面,将培养基及用具放入工作台,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至少20min,然后开送风开关,关闭紫外灯,通风10min后,再开日光灯进行无菌操作。 • ②自大田中选取无病、无虫、生长健壮的烟草叶片及胡萝卜块根,带回实验室,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用剪刀剪切去外围组织。 • ③将材料带入工作台,切成小块分别放无菌烧杯或三角瓶中,加入75%乙醇溶液浸泡30s,然后倒出酒精,加入0.1%氯化汞溶液,分别浸泡2、5、10min,期间不断摇动。然后倒去升汞,用无菌水洗涤3-5次。 • ④点燃酒精灯,用酒精棉球擦拭手臂。取出培养皿,剪刀和镊子使用前插入90%乙醇溶液中,使用镊子时在酒精灯火焰上炽烧片刻,冷却后,用镊子将材料取出,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将材料切成0.5×0.5cm大小的小块。 • ⑤将培养容器放在左手中。将塞盖用右手打开。用火焰灼烧瓶口,灼烧时应不断转动瓶口。用镊子将切好的材料接入培养瓶内的培养基上,每瓶放2-3块。重新盖上瓶盖,封口,贴上标签,标明培养基代号、接种时间和材料名称。 • ⑥将培养瓶放入培养室,于25℃±2℃、3000lux光照条件下培养。定期进行观察。实验结果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5.实验结果 • 观察接种材料(叶片、或胡萝卜肉质根)接种后2~5天的污染情况。如果培养材料大部分发生污染,说明消毒剂浸泡的时间短;若接种材料虽然没有污染,但材料已发黄,组织变软,表明消毒时间可能过长,组织被破坏死亡;接种材料若没有出现污染,生长正常,即可以认为消毒剂使用的浓度的及消毒时间适宜。 • 培养1周左右,可见沿外植体伤口边缘长出愈伤组织,3-4周后从愈伤组织中分化出许多丛生不定芽。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6. 注意事项 • 配制MS培养基时要特别注意pH, 若pH小于5.4,则培养基不会凝成固体。 • 要特别注意消毒外植体的时间,它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7.思考题 • 简述植物的试管快速繁殖技术的整个过程。 • 外植体用消毒剂消毒后,为什么要用无菌水漂洗?为什么常在消毒溶液中加入1~2滴表面活性剂(如吐温)?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