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81 Views
戏剧文学的茁壮成长 一、 左翼戏剧运动 二、 田汉、洪深及其创作 三、 夏衍、李健吾及其创作. 一、左翼戏剧运动. 1 .艺术剧社: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2 .“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立。. 3 .左翼戏剧创作特点. A 阶级意识、政治色彩. B 戏剧大众化. 二、田汉、洪深及其创作. (一)现代话剧运动的先驱者:田汉.
E N D
戏剧文学的茁壮成长 一、 左翼戏剧运动 二、 田汉、洪深及其创作 三、 夏衍、李健吾及其创作
一、左翼戏剧运动 1.艺术剧社: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2.“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立。 3.左翼戏剧创作特点 A 阶级意识、政治色彩 B 戏剧大众化
二、田汉、洪深及其创作 (一)现代话剧运动的先驱者:田汉 1.田汉(1898——1968),名寿昌,湖南长沙人,创造社发起人之一。1920年开始戏剧创作。参与并组建了南国艺术学院和南国社,把戏剧研究、创作、教育和演出结合在一起。1930年发起并参加左联、剧联,是左翼戏剧著名的剧作家。
2.话剧成就 A 早期创作特色 (1)个性解放的叛逆精神——青春期感伤的浪漫情调(如《获虎之夜》)。 (2)揭露现实的社会剧(如《名优之死》)——表现浪漫情思的象征剧(如《南归》)。 B 创作风格的变化: 从推崇自我到表现革命,从缠绵感伤到粗犷奔放,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3.分析代表作《名优之死》 A 现实主义的剧作:旧中国艺人的悲剧 邪恶势力对艺术的摧残——艺术理想的幻灭。 B 艺术特色:集中的冲突,个性的对话。
(二)洪深 1.洪深( 1894——1955 ),字伯骏,江苏武进人 。曾留学美国,攻读戏剧。1923年加入上海戏剧协社,是我国现代早期的话剧作家。1930年参加“左联”,积极从事左翼戏剧运动。 2.洪深的话剧创作 A 早期的剧作《赵阎王》 (1)社会的罪恶来自于罪恶的社会。 (2)表现主义的色彩:灵魂中善与恶的交战——神秘的气氛。 B 左翼剧作——社会剖析剧: 《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三、夏衍、李健吾及其创作 (一)左翼戏剧运动领导人:夏衍 1.夏衍( 1900——1995 ),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1920年到日本留学,深受俄苏文学和日本左翼文学的影响 。1927年回国后,致力于左翼戏剧运动。 2.历史讽喻剧:《赛金花》、《秋瑾传》 3.“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探索” A 代表作:《上海屋檐下》 (1)都市小市民的悲剧——由小人物反映大时代 (2)立体复合式的戏剧结构——象征艺术手法 B 《法西斯细菌》 (1)政治与科学的矛盾——批判科学至上主义 (2)典型人物俞实夫:迷失——觉醒——转变
4.夏衍的创作风格 A 关注与现实斗争密切相关的题材 B 聚焦于平凡生活琐事 C 选择富有特征的场面、细节 D 简洁明净、含蓄深沉的语言
(二)李健吾 1.李健吾( 1906——1982 ),山西安邑人。192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 ,30年代赴法国留学 。回国后 ,历任大学教 授 ,并从事小说、散文、戏剧等创作,戏剧成就最高。 2.戏剧创作 A 主要作品:《梁允达》、《贩马记》、《这不过是春天》等。 B 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 (1)北伐题材——寓政治内涵于爱情纠葛之中 (2)人性的剖析——“善恶共存” (3)富有传奇色彩的戏剧冲突
必读书目 田 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洪 深:《赵阎王》、《五奎桥》 夏 衍:《上海屋檐下》 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 习 题 1 从《获虎之夜》到《名优之死》,田汉的创作风格 有什么变化? 2 如何认识洪深的社会剖析剧? 3 试论《上海屋檐下》的现实主义成就。
田汉于1929年创办的《南国》月刊 返回 田汉1930年于上海
返回 夏衍1930年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