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 中國古籍總目 》 及 《 索引 》 之編纂

《 中國古籍總目 》 及 《 索引 》 之編纂. 復旦大學圖書館 吳 格 gewu2@fudan.edu.cn 2013-11-2. 甲、 《 中國古籍總目 》 之編纂 乙、 《 古籍總目索引 》 之編纂. 甲、 《 中國古籍總目 》 之編纂. 一、 《 總目 》 編纂宗旨. ( 1 ) 《 中國古籍總目 》 (簡稱 《 總目 》 )是現存 中國漢文古籍 的 綜合目錄,旨在全面反映中 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及 海外(如 日本 、 美國等) 現存漢文古籍的主要品種、版本及 其 收藏 單位;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中國古籍總目 》 及 《 索引 》 之編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國古籍總目》及《索引》之編纂 • 復旦大學圖書館 吳 格 • gewu2@fudan.edu.cn • 2013-11-2

  2. 甲、《中國古籍總目》之編纂乙、 《古籍總目索引》之編纂

  3. 甲、《中國古籍總目》之編纂

  4. 一、《總目》編纂宗旨 • (1)《中國古籍總目》(簡稱《總目》)是現存中國漢文古籍的綜合目錄,旨在全面反映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及海外(如日本、 美國等)現存漢文古籍的主要品種、版本及其收藏單位; • (2)《總目》著錄以古籍品種立目,同時反映入錄各書的主要版本; • (3)《總目》兼具聯合目錄功能,各版本後附注相關收藏圖書館的簡稱。

  5. 二、《總目》調查範圍 • (1)大陸地區古籍收藏品種,據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四館藏書編爲基礎書目,并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復旦大學圖書館、天津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浙江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及其他圖書館藏書紀錄作增補;

  6. (2)大陸以外的古籍收藏品種,利用香 港、澳門及臺灣地區,日本、韓國、北 美、西歐等國圖書館的部分古籍書本目 錄,補充稀見品種、版本及收藏信息;(2)大陸以外的古籍收藏品種,利用香 港、澳門及臺灣地區,日本、韓國、北 美、西歐等國圖書館的部分古籍書本目 錄,補充稀見品種、版本及收藏信息; • (3)國内已出版的(善本、叢書、方志、家譜、硃卷等)古籍館藏書目及古籍聯合書目。

  7. 三、《總目》著錄對象 • (1)民國元年以前抄寫、刻印、活字印刷、影印的歷代古籍; • (2)民國元年以前成書而抄寫、刻印稍後,與上述圖書屬性相同的古籍; • (3)所錄均屬經抄寫、刻印、活字印刷、影印成書者(專書、報刊中的單篇文字不予著錄); • (4)漢文與少數民族文字合刻(如滿漢合璧)的古 籍(少數民族文字古籍不予著錄); • (5)以漢文註釋外文的圖書(如《華夷譯語》等) • (6)整體著錄佛藏、道藏子目,單刻者加錄版本;

  8. 四、《總目》立目原則 1、分別立目的古籍品種 • (1)原本內容不同者; • (2)原本內容相同而後世加工方式不同者; • (3)部分內容相同而全書仍互有差異者; • (4)著者相同而不同時期結集者。

  9. 2、不分別立目的古籍品種 • (1)保留原本內容的重(影、覆、翻)刻 本; • (2)保留原本面貌的清末影印本,以及原本已佚的民國影印本; • (3)不同批校題跋的相同版本。

  10. 五、《總目》分類設置 • (1)參照《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類表,分爲經、史、子、集、叢五部; • (2)參照《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類表,擬定各部下類、屬名目及内容; • (3)各類、屬名目及內容調整,均經編委會討論並協調各分編館確定; • (4)新學類書籍獨立著錄,作爲子部新增的二級類目,置於子部之末。

  11. 六、《總目》著錄內容 • (1)書名項(包括書名、副書名、附錄及其卷數等); • (2)著者項(包括主要著者及其他著者的朝代、姓名及著作方式); • (3)版本項(包括出版年、出版者、出版地、版本類型、叢書名、批校題跋者等); • (4)附注項(對于書名、著者、版本項著錄的補充説明); • (5)圖書館業務注記(收藏圖書館簡稱,簡稱表見各部後); • (6)分類標記(依《中國古籍總目分類表》標記于各部、類、屬之首)。

  12. 七、《總目》編排規則 • (1)立目品種參照《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之分類編排; • (2)相同類型的著作、相同著者的同類著作,均 依成書先後編排; • (3)相同著作所衍生的著作,按白文、隨文釋義、評論研究的順序編排; • (4)相同品種的各種版本依時代編排,版本時代 相同者,依稿本、印本、抄本順序編排。

  13. 八、《總目》編纂分工 • (1)經 部 北京大學圖書館 • (2)史 部上海圖書館 • (3)子 部 南京圖書館 • (4)集 部 國家圖書館 • (5)叢書部 湖北省圖書館 • (6)新學類 天津圖書館 • (7)索 引 復旦大學圖書館 • (8)總校訂 復旦大學圖書館

  14. 九、《總目》編纂進度 (1)《總目》由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主持編纂; (2)《總目》編纂始于1994年,2004年再啓動; (3)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天津圖書館、湖北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等圖書館參與合作編纂; (4)2007年以來,各分編館陸續提交《總目》初稿,經專家審讀、統稿修訂、編輯加工,逐部進入出版程序; (5)復旦大學圖書館承擔《總目》收錄範圍、立目原則、著錄規則等文件的制訂,並負責《總目》統稿修訂及(書名索引》《著者索引》之編製。

  15. 十、《總目》出版發行 (1)經部 中華書局(2012年,2冊) (2)史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冊) (3)子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7冊) (4)集部 中華書局(2012年,8冊) (5)叢部 中華書局(2009年,2冊) (6)索引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冊)

  16. 乙、 《古籍總目索引》之編纂

  17. 一、古籍總目書名索引凡例 • 一、本索引據《中國古籍總目》(下簡稱 《總目》)所著錄各書題名編製,經分析正書名及附屬書名,共得檢索款目約 187000條。 • 一、檢索款目依“四角號碼檢字法”編排,並附編“書名索引字頭筆畫檢字”、“書名索引字頭拼音檢字”作爲輔助索引。

  18. 一、各檢索款目後分別注明其在《總目》 中之分部(經史子集叢)、分冊及序次 號(取末五位)。如: 00104童 17 童子鳴集 集2-9652 即《童子鳴集》見於《總目》集部第2冊、第9652條。

  19. 一、《總目》中連續著錄之相同書名,爲 省篇幅,合併檢索款目。如: 一齋雜著三卷 子4-22389 一齋雜著六卷 子4-22390 合併爲: 一齋雜著 子4-22389~90 即《一齋雜著》見於《總目》子部第4冊第22389、 第 22390條。

  20. 一、《總目》中分別著錄之相同書名,合 併檢索款目,分注出處。如: 童山詩選五卷 集3-21766 童山詩選五卷 叢1-328 合併爲: 童山詩選 集3-21766 叢1-328 即《童山詩選》分別見於《總目》集部第 3 冊第 21766 條、叢書部第 1 冊第 328 條。

  21. 一、書名文字部分重合而内容多寡不同 者,檢索款目仍加分列。如: 童山詩集 集3-21764 叢2-731(43) 童山詩集、文集、詞、補遺 集3-21765 童山詩集、文集 叢1-282(4)

  22. 一、方志類書名前冠有纂修、刊刻年號 者,爲免繁複,將年號移至書名後。 如: 全州志[康熙] 史8-61269 全州志[乾隆] 史8-61270 全州志[嘉慶] 史8-61271

  23. 一、譜錄類書名冠有郡望、籍貫者,爲便 檢索,將地名移至書名後。如: 八賢劉氏桂枝房支譜[福建閩侯] 史5-39345 八賢劉氏桂枝房支譜[福建建陽] 史5-39350

  24. 一、書名中含子書名、合刻書名、附屬書名者,檢索款目酌加分析。如:一、書名中含子書名、合刻書名、附屬書名者,檢索款目酌加分析。如: 50904未 50 未學庵詩藳(尺五集、得閒集、懷古集、愚公集、集 外詩)附頤仲遺稿 集2-12870 77807尺 10 尺五集 集2-12870 26241得 77 得閒集 集2-12870 90032懷 40 懷古集 集2-12870 60332愚 80 愚公集 集2-12870 71786頤 25 頤仲遺稿 集2-12870

  25. 一、《總目》著錄之大型類編、叢書條目,其子目因無對應序號,翻檢不易,玆加分析,增注頁次,以利檢索。如:一、《總目》著錄之大型類編、叢書條目,其子目因無對應序號,翻檢不易,玆加分析,增注頁次,以利檢索。如: 叢書集成初編四千一百七種 叢2-731 治世餘聞八卷 明陳洪謨撰 33160治 44治世餘聞 叢2-731(51) 即《治世餘聞》(明陳洪謨撰)見於《總目》叢書部第2冊著錄 1、《總目》叢書部第2冊第731條爲《叢書集成初編》(785頁); 2、《叢書集成初編》含子目3500餘種起訖凡 69頁(785~853頁); 3、《治世餘聞》作爲《叢書集成初編》之子目見於該冊第 835頁; 4、爲此加注該子目見於《叢書集成初編》條所在 785頁始第 51頁。

  26. 又如: 40030大 30大寶積經論 子6-32081(22)、32084(13)、32085(22)、32086(24)、32088(16)、32089(41)、32090(50)、32091(47)、32092(33)、32093(27) 即《大寶積經綸》(東魏釋菩提留支譯)於子部第 6 冊凡十次著錄: 01、第32081條(《万壽大藏》)所在 2590頁始第22頁 02、第32084條(《金藏》)所在 2708頁始第13頁 03、第32085條(《磧砂藏》)所在 2740頁始第22頁 04、第32086條(《普寧藏》)所在 2795頁始第24頁 05、第32088條(《洪武南藏》)所在 2861頁始第16頁 06、第32089條(《永樂南藏》)所在 2902頁始第41頁 07、第32090條(《永樂北藏》)所在 2953頁始第50頁 08、第32091條(《徑山藏》)所在 3019頁始第47頁 09、第32092條(《乾隆大藏經》)所在 3101頁始第33頁 10、第32093條(《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所在 3144頁始第27頁

  27. 一、書名款目單列而難以區分者,酌加括 注,以明指向。如:一、書名款目單列而難以區分者,酌加括 注,以明指向。如: 00400文 20文集、詩集(徐繼畬) 叢2-821 20文集、外集(章學誠) 叢2-1527 20文集、詩(鄒漢勛) 叢2-1810 20文集、三經合說(方鑄) 叢2-2120

  28. 二、古籍總目著者索引凡例 • 一、本索引據《中國古籍總目》所著錄各 書著、撰、編、輯、校、注者姓名(含 異稱)編製,共得檢索款目81600餘條(未含佚名著者)。 • 一、檢索款目依“四角號碼檢字法”編排,並附編“著者索引字頭筆畫檢字”、“著者索引字頭拼音檢字”作爲輔助索引。

  29. 一、各檢索款目後分別注明其在《總目》 中的分部(經史子集叢)、分冊及序次 號(取末五位)。如:一、各檢索款目後分別注明其在《總目》 中的分部(經史子集叢)、分冊及序次 號(取末五位)。如: 00104 童 27 童佩 子4-24707 叢1-223(48)、227(8) 即“童佩”見於子部第 4 冊第 24707 條,叢書部第1冊 第 223、第 227條。

  30. 一、同一條目中出現多位著者姓名,分別著錄, 各歸其類。如經部第1冊第33條:一、同一條目中出現多位著者姓名,分別著錄, 各歸其類。如經部第1冊第33條: 鄭氏周易注三卷補遺一卷漢鄭玄撰 宋王應麟輯 清惠棟增補 清孫堂校並補遺 著者款目分析爲: 87427鄭 00 鄭玄 經1-33 10104王 10 王應麟 經1-33 50333惠 50 惠棟 經1-33 12493孫 90 孫堂 經1-33

  31. 一、相同著者姓名反復出現者,檢索款目 酌予合併,分注出處。如:一、相同著者姓名反復出現者,檢索款目 酌予合併,分注出處。如: 00227方 10 方干 集1-1730~4,6-41878、41882~3 叢1-223(50) 即“方干”分別見於集部第1冊第 1730 至 1734 條,第6冊第41878條、第 41882 至 41883 條,叢書部第1冊第 223條。

  32. 一、相同著者姓名因刻抄及著錄存有差異 者,不作歸併,檢索款目分列。如:一、相同著者姓名因刻抄及著錄存有差異 者,不作歸併,檢索款目分列。如: 00104童 44 童葉庚 史2-10326 子3-18495~500 64 童叶庚 子3-17959、18140、18218、18260、 18350~3、18416,4-21914

  33. 一、僧人著者法名後,括注“釋”字。如: 00222彦 13 彦琮(釋) 子6-32093(52) 14 彦琪(釋) 子7-33980、33987~8

  34. 一、帝王后妃著者本名後,括注其廟號 等,如:一、帝王后妃著者本名後,括注其廟號 等,如: 清文宗奕詝 奕詝(清文宗) 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明仁宗)

  35. 一、《總目》著錄之大型類編、叢書條目,其子目及著者因無對應序號,翻檢不易,玆加分析,增注條目後頁次,以利檢索。如:一、《總目》著錄之大型類編、叢書條目,其子目及著者因無對應序號,翻檢不易,玆加分析,增注條目後頁次,以利檢索。如: 75296陳 40 陳存禮 集1-5522 叢1-223(62)、 227(10) 即“陳存禮”分別見於 1、集部第1冊第5522條; 2、叢部第1冊第223條(文淵閣四庫全書)下第62頁 3、叢部第227條(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下第10頁

  36. 介紹至此歡迎提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