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686 Views
中华民国的成立. “ 武昌首义,全国响应”.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1 、帝国主义“ 严守中立 ”. 帝国主义“严守中立”. 一、原因:. ( 1 )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使公开的武装 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 2 )一战前夕,列强之间的矛盾尖锐复杂, 在对华问题上很难采取一致的行动。. 帝国主义列强“严守中立”的布告. 租界内外国士兵严阵以待 随时准备武装干涉.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汉口持枪戒严. …… 我认为,行 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 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 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
E N D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
帝国主义“严守中立” 一、原因: (1)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使公开的武装 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2)一战前夕,列强之间的矛盾尖锐复杂, 在对华问题上很难采取一致的行动。
帝国主义列强“严守中立”的布告 租界内外国士兵严阵以待 随时准备武装干涉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汉口持枪戒严
……我认为,行 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 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 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 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 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 德国驻华 公使哈豪森
帝国主义“严守中立” 一、原因: (1)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使公开的武装 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2)一战前夕,列强之间的矛盾尖锐复杂, 在对华问题上很难采取一致的行动。 二、实质: 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积极扶持新的代理人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在华利益。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部分将领合影 由袁世凯一手操办的北洋陆军,是当时中国实力最强的近代新式陆军,这是袁世凯获得支持的政治资本。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 2、“南北议和”
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 北方议和代表唐绍仪到达上海 北方议和代表:唐绍仪
“南北议和” 实质: “南北议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内外、南北的多方压力下,对袁世凯的一次妥协退让。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年1月1日)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概况: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概况: 五色旗
汉 满 蒙 回 藏 五色旗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概况: 五色旗 南 京 中华民国纪元
纪 元 中华民国采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 那么1948年是中华民国多少年 中华民国纪元结束于1949年。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概况: 南 京 中华民国纪元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临时政府的措施(对内政策) 政 治 方 面 经 济 方 面 文 化 教 育 社 会 习 俗 1.奖励工商业,鼓励发展实业。 2.废除苛捐杂税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废止旧教科书。 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 的公民道德,革除旧的风俗习惯 1.废刑罚 2.保护华侨 3.不准买卖 人口
《告各友邦书》(对外政策) 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年1月1日)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内容: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实行责任内阁制
材 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国民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内容: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实行责任内阁制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想一想:为什么革命果实会被袁世凯篡夺?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军事威胁 1、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 经济封锁 外交孤立 2 、旧官僚和立宪派的支持
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 ------张謇给袁世凯的密电
想一想:为什么革命果实会被袁世凯篡夺?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军事威胁 1、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 经济封锁 外交孤立 2、旧官僚和立宪派的支持 3、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 4、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宣 统 帝 清帝退位诏书
四、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和教训 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革命 性质: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功 绩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推动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讨 论 • 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辛亥革命的失败 直接表现: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根本表现: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 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获得彻底胜利。
选择题: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 A 《宪法大纲》 B 《钦定宪法大纲》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 机构 是: A 参议院 B 南京各省代表会议 C 湖北军政府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3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反帝爱国运动 C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D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小 结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清政府虽然被推翻,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但辛亥革命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深刻的历史教训,这些都为以后中国继续革命作了重要准备。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孙 中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