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832 Views
研究生 入学考试 统考 西医综合 直播课堂.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 西医王棋然 人人网公共主页:西医综合考研. 西医综合授课纲要. 第一部分 习题精讲. 第二部分 学习规划. 第三部分 答疑互动. 西医综合分排布. A 型题共 120 题, 195 分 1 ~ 90 小题,每小题 1.5 分; ——45% 91 ~ 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0% B 型题 121 ~ 150 小题 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5% X 型题 151 ~ 180 小题
E N D
研究生入学考试 • 统考西医综合 • 直播课堂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西医王棋然 人人网公共主页:西医综合考研
西医综合授课纲要 第一部分 习题精讲 第二部分 学习规划 第三部分 答疑互动
西医综合分排布 A型题共120题,195分 1~90小题,每小题1.5分;——45% 91~120小题,每小题2分;——10% B型题121~15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15% X型题151~18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20%
病理学 同一疾病,不同学科,倾向性不同: 外科学 内科学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检查 • 手术治疗 • 病因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药物治疗 • 肉眼观 • & • 镜下观
习题精讲 一
1.与粗肌丝横桥头部结合,引起肌小节缩短的蛋白质是1.与粗肌丝横桥头部结合,引起肌小节缩短的蛋白质是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2、下列哪一种氨基酸容易使肽链形成折角? A.赖氨酸 B.谷氨酸 C.脯氨酸D.酪氨酸
CH CH 2 2 CHCOO CHCOO - - CH CH 2 2 NH NH + + 2 2 CH CH 2 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特殊氨基酸 • 脯氨酸 • (亚氨基酸)
4.已知某酶 Km 值为 0.05mol/L,欲使其所催化的反应速率达最大反应速率的 80%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 A.0.04mol/L B.0.05mol/L C. 0.1mol/L D.0.2mol/L V=Vmax[S]/Km+[S]
5. 下列哪个酶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α-酮戊二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D.磷酸甘油酸激酶
乳酸 G ATP ADP G-6-P 6-磷酸葡萄糖 F-6-P 葡萄糖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⑴ 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ATP ADP Mg2+ 己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 不可逆反应
乳酸 己糖异构酶 Glu ATP ADP 6-磷酸果糖 6-磷酸葡萄糖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⑵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
ATPADP Glu Mg2+ ATP 6-磷酸果糖激酶-1 ADP G-6-P 1,6-双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乳酸 丙酮酸 ⑶ 6-磷酸果糖再磷酸化为1,6-双磷酸果糖 不可逆反应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3-磷酸 甘油醛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⑷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磷酸二羟丙酮 醛缩酶 1,6-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
Glu 磷酸丙糖异构酶 ATP ADP G-6-P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乳酸 丙酮酸 ⑸ 磷酸二羟丙酮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
Pi、NAD+ NADH+H+ Glu ATP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ADP G-6-P 1,3-二磷酸 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⑹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1,3-二磷酸甘油酸是高能化合物 H 糖酵解过程唯一的脱氢反应
ADP ATP 乳酸 Glu ATP 磷酸甘油酸激酶 ADP G-6-P 3-磷酸甘油酸 1,3-二磷酸 甘油酸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⑺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利用代谢底物分子内的高能键,直接使ADP磷酸化生成ATP,这种产生ATP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H H 可逆反应
乳酸 Glu ATP ADP G-6-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⑻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H H 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
Glu 烯醇化酶 ATP +H2O ADP G-6-P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乳酸 丙酮酸 ⑼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H
Glu ATP ADP G-6-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乳酸 丙酮酸 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ATP ADP K+ Mg2+ 丙酮酸激酶 不可逆反应 底物水平磷酸化
A.DNApolⅠB.DNApolⅡ C. DNApolⅢD.DNApolγ 6.原核生物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 7.原核生物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及校读,填补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的酶是: 8.原核生物参与DNA损伤的应急状态修复的是:
9.按再生能力的强弱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9.按再生能力的强弱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 A.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肝细胞 B. 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横纹肌>周围神经
①再生能力:结缔组织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①再生能力:结缔组织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 ②神经(节)细胞不能再生,但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细胞可以再生。 ③平滑肌细胞是稳定细胞,骨骼肌细胞则是永久细胞。
10.混合血栓可见于 A.静脉门柱状血栓的尾部 B.毛细血管内 C.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心瓣膜闭锁缘 D.心室内附壁血栓
11.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和增生。 早期炎症——变质、渗出为主,后期——增生为主; 急性炎症——渗出为主,慢性炎症——增生为主。
炎症的一般表现 ①发红——局部小血管呈明显而持续性扩张引起; ②肿胀——局部炎症性充血和渗出物积聚; ③发热——炎症局部血流量增多,代谢增快,表面温度升高; ④疼痛——炎性介质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以及组织内张力增高; ⑤功能障碍——疼痛而反射性地抑制肌肉活动,以及局部水肿。
12.肿瘤良、恶性的判定主要依据是 A.核分裂像 B.生长方式 C.生长速度D.肿瘤的异型性
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瘤细胞形态和瘤组织结构方面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瘤细胞形态和瘤组织结构方面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异型性可反映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异型性小,恶性肿瘤异型性大。 异型性是诊断肿瘤、区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的细胞异型性 肿瘤结构的异型性
1.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表现为以下特点: ①通常比相应正常细胞大; ②肿瘤细胞的多形性; ③肿瘤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④核的多形性; ⑤核仁明显,大、多; ⑥核分裂象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2.肿瘤的结构异型性 肿瘤细胞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 异型性越大,表示肿瘤组织和细胞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越大,成熟程度和分化程度就越低。 明显的异型性称为间变,具有间变特征的肿瘤,称为间变性肿瘤,多为高度恶性的肿瘤。 良性肿瘤一般异型性较小,恶性肿瘤异型性较大。
13.下述肿瘤,哪种是良性肿瘤 A.软骨瘤 B.软骨母细胞瘤 C.肺母细胞瘤 D.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
14.男性,33岁,10年来阵发性心悸每次心悸突然发作,持续半小时至3小时不等,此次发作持续半小时而来就诊。检查:血压90/60mmHg,心率200次/分,心律绝对规则,无杂音,肺(-)。估计此次心律失常最可能的是 A.心房扑动 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QRS波形态与时限多正常 逆行性P波,不宜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