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551 Views
皇家信託公司 個案報告. 指導老師 : 林伶瑾老師 報告日期 :5/24 日 組員 : 4960P007 林聖諺 4960P024 沈昱楊 4960P073 吳國鵬 4960P075 王振和 4960P079 歐洆瑋. 目錄. 一 . 前言 二 . 公司背景 三 . 合夥 三之一 . 「合夥」的概念 三之二 合夥協議 四 . 結論. 一 . 前言. 前言 ( P21~23). 合夥協議是指公司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公司的合夥人。 米契爾˙康奈爾森是皇家信託的總裁,同時也是合夥制度的提出者。 公司內部員工都在協議書上點選同意,可是實際上卻沒實施(附錄 3-1 )。.
E N D
皇家信託公司個案報告 指導老師: 林伶瑾老師報告日期:5/24日組員: 4960P007林聖諺4960P024沈昱楊4960P073吳國鵬4960P075王振和4960P079歐洆瑋
目錄 一.前言 二.公司背景 三.合夥三之一. 「合夥」的概念三之二 合夥協議 四.結論
前言(P21~23) • 合夥協議是指公司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公司的合夥人。 • 米契爾˙康奈爾森是皇家信託的總裁,同時也是合夥制度的提出者。 • 公司內部員工都在協議書上點選同意,可是實際上卻沒實施(附錄3-1)。
前言(P28) 附錄3-1支持比率(1)
前言(P28) 附錄3-1支持比率(2)
前言(P29) 附錄3-1實施成果(2)
前言(P29) 附錄3-1實施成果(2)
公司背景(重大事件)(P23) • 1899年皇家信託創立於蒙特婁。 • 1984年開始皇家信託展現了巨幅的成長和成功。 • 1989年收購了太平洋第一金融公司。 • 1989年皇家信託公司收入和利潤比1984年增加了兩倍,投資報酬率每年都有15%。 • 1990年成為艾德普爾企業公司的一部分。
公司背景(內部改革)(P23~24) • 自1984年開始,皇家信託內部開始改革,從舊的經營方式逐漸發展新的經營方式。 • 康奈爾森堅信員工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此他賦予員工更多的權力與提高員工的能力,皇家公司五年計畫的核心是提供顧客優質的服務。
公司背景(公司規模)(P24) • 皇家信託在加拿大有131個分支機構,在國外設有16個辦事處。 • 1989年收購太平洋第一金融公司,做為打入美國市場的一個踏板。 • 皇家信託是由加拿大兩大集團個人金融服務公司和公司理財服務公司組成。 • 皇家信託的高層主管透過頒獎、補償計畫以及員工訓練與發展等措施,展現對員工的重視。
合夥的概念(P24) • 合夥的主要概念是每位員工都會對公司的成功產生影響,合夥制度的設計是授予員工更大的責任和權力,以確保公司持續獲益。 • 康奈爾森他在1989年3月的員工年會上,將合夥概念作為演講的結論介紹給大家,他認為公司如果要持續成功的話,就必須建立合夥的關係,最後,康奈爾森頒發給員工合夥卡(見附錄3-2),並解釋了它的用途。
合夥的概念(P30) 附錄3-2合夥人卡
合夥的概念(P25) • 皇家信託公司的高層管理進一步深化了合夥的概念,他們創造了三個合夥式職稱,以代替傳統的副總經理、董事、經理等職稱。 • (1)管理合夥人 • (2)合夥人 • (3)準合夥人 • 為了完善體系,公司決定加上對合夥人的工作職責和工作地點的描述,讓員工們發自內心把新職稱和重組聯繫起來 • 然而,直到1990年6月,皇家信託公司卻只進行了高級職稱的轉換。
合夥的概念(P26) • 行政人員發現,推廣合夥制度需要進行大量的宣傳工作。 • 在1989年8月的員工刊物《暢物》(Raconteur)中,有一半的內容是關於合夥的涵意,與它對皇家信託公司內部運作的影響(見附錄3-3)。
合夥的概念(P32~37) • Q:什麼是合夥? • A:對皇家信託而言,合夥是能造未來成功的合作形式。 • Q:合夥能帶來的好處? • A:合夥可使客戶、股東及我們自己受益 • Q:我們為什麼現在引入合夥的概念? • A:我們發現合夥經營才能滿足你們的要求,發揮我們所有的才能,提供優質服務,擊敗我們的競爭對手。 附錄3-3摘要
合夥的概念(P26) • 就如標題所說:「合夥是皇家信託的經營特色,隨著公司不斷取得成功,每個人作為整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會受到重視、支持和認可。」公司總部同樣也意識到,這次改革可能會受到員工的抵制。 • 1989年的員工年度報告(1990年3月出版)繼續以「正在進行的合夥制」為題進行宣傳,其中包括康奈爾森的一篇公開評論,以及許多個人實例和感謝信。
合夥協議(P26) • 1989年12月,康奈爾森開始在各業務部門內部推行合夥協議,他希望每一份協議都能詳細列出特定業務部門合夥關係的涵義。 • 康奈爾森相信協議能夠鼓勵員工以不同的的方式思考,有利於實現公司的目標,他將1990年1月31日設定為各部門完成合夥協議的最後期限。 • 由14個最高行政人員組成的公司管理小組(NOMT)在1989年12月完成了他們的合夥協議,這份協議被當成範本分發給公司的各部門,見附錄3-4
合夥協議(P38) • 成功的商業組織必然建立在共同目標和價值觀的基礎上,我們這些工作人員以及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彼此合作的能力,就是皇家信託公司最強大的力量。持續成功需要所有皇家信託員工共同分享許多基本的經營價值觀,以及協助我們團隊合作的信念。 • 皇家管理公司由個人合夥,並在一種社團氣氛下進行經營活動。人們互相尊重,有相同的願景、價值觀及目標。正由於這些價值觀和目標,使皇家信託的管理體制有別於傳統的階層制度。 附錄3-4公司小組合夥協議書摘要
合夥協議(P38~39) 管理合夥人的性質和經營風格 • 我們的合夥人需遵守下最事項: • (1)有相似的經營理念與個人價值觀。 • (2)合夥人之間絕對信任、尊重及忠實。 • (3)相信合作的效果優於獨立作業。 • (4)為了皇家信託的經營和所有皇家信託員工的成長與發展,杜絕所有漫不經心的態度。 • (5)自己動手進行業務分析,減少向公司外部諮詢。 • (6)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 (7)藉由開誠佈公的討論來解決分歧。 附錄3-4公司小組合夥協議書摘要
合夥協議(P39) NOMT管理合夥人之間的關係 • 皇家信託希望每個NOMT管理合夥人不但要精通某個或幾個方面的工作,對皇家信託其他部門的工作也應有所了解。 • 無論擔任何種職務,任何個人不享有特別的權利和特殊的待遇,公司所授權力僅供NOMT成員共同行使。合夥人之間有愛互助,發揮團隊精神,互相取長補短。 • 管理合夥人與其他部門之間,經由提交業務以及接受收費服務的方式建立聯繫。服務部門按照與客戶相似的標準,向本部門提供服務。 附錄3-4公司小組合夥協議書摘要
合夥協議(P39~41) • 責任與獎勵 • 其他公司會給予高級管理人員更高的職稱,在皇家信託卻是經由參與發展共同擁有的財富,讓人們獲得更大的活動和成長空間,創造更多的個人財富。 • 溝通 • 時間是我們的寶貴資源,對所有重要的問題都需要迅速地做出反應。NOMT在所有的重要問題上設置了相應的職位。 附錄3-4公司小組合夥協議書摘要
合夥協議(P41) • 個人成長與發展 • 皇家信託管理合夥人應該不斷培養自己的能力,包括商業判斷能力、口頭和書面溝通能力及理財和經營管理能力,這需要廣泛涉獵工作範圍外的商業著作,對有關皇家信託的提議發表自己的精闢的見解。 • 實施效果的衡量 • 透過以下方法來衡量實施結果 • 員工態度調查。 • 同事間的監督。 • 從其他管理合夥人處得到回饋。 • 總經理午餐、業務會報等非正式方式。 附錄3-4公司小組合夥協議書摘要
合夥協議(P27) • 康奈爾審視了協議。,注意到一些事實: • 一. 合夥的概念是既定的----它的任務只是去實施。 • 二. 皇家信託公司傳統的企業文化是直上直下式的,而合夥將它的變成盤根錯結式。 • 三. 公司總部已經注意到一些人對職稱轉換的抵制,尤其是那些前任副總以及董事們。人們對如何使用這些職稱產生了一些混亂。其他一些對合夥的批評,表明許多人並不想承擔個人責任。
合夥協議 • 一個星期後,康奈爾收到了加拿大公司員工態度調查的結果。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員工不願接受新的職稱。康奈爾森提出的作為皇家信託公司合夥。 • 基礎的共同價值觀,被員工普遍接受(90%),但他們不打算付諸實踐(50%)。康奈爾認為要在皇家信託公司實施合夥制度勢必將面臨許多挑戰。
結論 • 我們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個案: • 1.從公司角度來看:合夥是必要的,但要如何施行成功。 • 2.從員工角度來看:合夥是很好的,但要如何去適應新政策。 • 3.從我們角度來看:對我們而言,合夥制度是相當好的改革,我們非常認同,但公司必須有耐心來倡導合夥的觀念,員工只是須要時間來適應而已。
報告結束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