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醜、美與技術

醜、美與技術. 鄧宗聖 導讀 美和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 人類目的與大自然目的相對立時發生. 醜的印象源自瘋狂的破壞原則. Karl Rosenkranz. 醜. 構圖均衡與和諧張力. 藉由否定被挪用 美被吸收到醜的辯證法. 在藝術作品中有其職能. 醜的觀念是一種歷史的與中介的範疇. 以形式主義的方法來處理醜與美的事物. 康德 / 形式主義 / 古典美學 / 黃金分割率. Karl Rosenkranz. Umberto Eco

suchi
Download Presentation

醜、美與技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醜、美與技術 鄧宗聖 導讀 美和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

  2. 人類目的與大自然目的相對立時發生 醜的印象源自瘋狂的破壞原則 Karl Rosenkranz 醜 構圖均衡與和諧張力 藉由否定被挪用 美被吸收到醜的辯證法 在藝術作品中有其職能 醜的觀念是一種歷史的與中介的範疇 以形式主義的方法來處理醜與美的事物 康德 /形式主義/古典美學/ 黃金分割率

  3. Karl Rosenkranz • Umberto Eco • 羅森克蘭(Karl Rosenkranz)寫於1853年,將醜類比於道德之惡。一如惡與罪是善的相反,代表地獄,醜是「美的地獄」。羅森克蘭援引傳統概念,說醜是美的相反,是美的內在可能含有的一種錯誤,因此,任何美的美學或美的科學都必須處理醜的觀念。不過,羅森克蘭從抽象定義談到醜的各種化身,也就是談到醜的現象學的時候,使我們窺知「醜是自成規律的」,這規律不只是美的否定,而是一種遠更豐富、遠更複雜的規律。羅森克蘭詳細分析自然界裡的醜、精神上的醜、藝術裡的醜(和藝術表現上的種種不正確),以及缺乏形式、不對稱、不和諧、變形、畸形(慘苦的、墮落的、庸俗的、多餘的、武斷的、粗糙的)、各種可憎的形式(難看的、死亡、空虛、可怖、惡心、空洞、幽靈似的、魔鬼似的、巫婆似的、撒旦似的)。如此林林總總,使我們不能再說醜只是美(和諧、比例、品德正直)的反面而已。檢視美和醜的同義詞,我們看見美是:漂亮、乖俏、悅目、引人、宜人、可愛、愉快、令人著迷、和諧、奇妙、纖細、優雅、迷人、輝煌、盛大、崇高、格外出色、神奇、美妙、極佳、魅力、可佩、細緻、搶眼、壯觀、超絕;醜則是:令人退避、可怖、恐怖、惡心、不宜人、荒怪、可憎、可厭、不正當、污濁、骯髒、不愉快、可怕、嚇人、夢魘似的、令人反胃、念人不舒服、發臭、令人生畏、不高貴、難看、令人不悅、累人、忤目逆心、畸形、變形(更別提恐怖可能顯現於奇妙、極佳、魅力、崇高等傳統上畫歸於美的事物之中)。由一般人的感性可以得知,美以及其同義詞可以視為在不帶利害關係(disinterested)下欣賞事物而產生的反應,醜以及其同義詞即使不是強烈憎厭、恐怖或畏懼的反應,也是惡心的反應。

  4. 殘酷性是現代藝術自省的結果 pegasus 形式在主觀性支配行為中帶有支配標記上自身烙印 Medusa 社會樣態 重大的審美價值因社會醜而得以解放 批判性與唯物主義是現代藝術的母體 利用醜的東西借以痛斥這個世界 藝術在自身形象中創造與再創醜的世界 潛在內容具有一種社會層面 醜 歷史哲學

  5. 黑格爾:理念的感性呈現 美 非 美 形式主義原則為歷史產物 美是要去把握動態與內容 美的形象隨啟蒙運動不斷變化 形式化法則在此過程暫得均衡

  6. 理性 自律/不壓抑意識的內容 現代藝術揭露現實狀況中的工作理性與荒誕性的意象 96 非理性 邏輯/工具性的理智

  7. 班雅明引進了「靈光」 (aura) 這個觀念。他說,「這張影像,帶著無限的哀愁,與早期相片恰成對比;早期相片中的人物並未像這名小男孩一般顯得如此孤單伶仃,棄絕於世。早期的人相,有一道『靈光』環繞著他們,如一種靈媒物,潛入他們的眼神中,使他們有充實與安定感」(頁 30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阿多諾:班雅明否定靈光肯定複製藝術 但卻忽視兩者辯證的關係,趨向一種 複製現實主義

  8. 彼埃·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

  9. 康定斯基(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康定斯基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毫無疑問,康定斯基是最著名的。他還與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個為時不長但很有影響力的藝術團體「藍騎士」。康定斯基具有聯覺(知覺混合)的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聽見色彩。這一效果對他的藝術產生主要影響。他甚至把他的繪畫命名為「即興」和「結構」,彷彿它們不是繪畫而是音樂作品。

  10. 藝術作品 構成主義 構成:將自身轉換為一種特殊的現實,主體要與主觀理性展開論戰,以期引發諸多表現形式,藉此超越那些主體否定自身於其中的表現形式。藝術只有為此一矛盾留下餘地才能倖存 102 消失過程 主體 客體

  11. 技術 • 強調技術對藝術的滲透,是近年來強調生產力的產物,將具有控制的技術視為一種探索一種潛在物語的方式。 • Paul Klee

  12. 藝術並非複製可見之物,而是使之得見 -保羅•克利Art does not produce the visible but makes visible –Paul Klee 保羅·克利(Paul Klee,1879年12月18日-1940年6月29日),是一個德國國籍的瑞士裔畫家。他曾在慕尼黑美術學校習畫,並制作了許多以黑白為主的版畫和綫畫。後來,成為一位彩色畫的畫家,創作出極為優異的作品,知名的作品包括Fish Magic(鱼的魔术)、 Zitronen和 Viaducts Break Ranks等,畫風被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和表現主義大大影響。他也曾執教於魏瑪,德索和杜塞爾多夫等地。他對色彩的變化有獨特的鑒賞力,成熟時期的作品更大量采用多種多樣的混合媒材,比如沙子或木屑等,創作出具有特別張力畫作。他和他的朋友,俄國畫家康丁斯基,都是當時包浩斯的名師。

  13. 在他的《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將古代藝術分為兩類,阿波羅式的藝術是理智、秩序、規則和文雅的藝術;狄俄尼索斯式的藝術是惡毒、混亂和瘋狂的藝術。阿波羅式的藝術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藝術則來自於人的潛意識。這兩種藝術形式與代表它們的神一樣:兩者都是神的兒子,互不相容,又無法區分。尼采認為任何藝術作品都包含這兩種形式。表現主義的基本特徵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鮮艷的顏色、扭曲的形式、繪畫技巧上漫不經心、平面、缺乏透視、基於感覺,而不基於理智。在他的《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將古代藝術分為兩類,阿波羅式的藝術是理智、秩序、規則和文雅的藝術;狄俄尼索斯式的藝術是惡毒、混亂和瘋狂的藝術。阿波羅式的藝術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藝術則來自於人的潛意識。這兩種藝術形式與代表它們的神一樣:兩者都是神的兒子,互不相容,又無法區分。尼采認為任何藝術作品都包含這兩種形式。表現主義的基本特徵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鮮艷的顏色、扭曲的形式、繪畫技巧上漫不經心、平面、缺乏透視、基於感覺,而不基於理智。

  14. 功能主義辯證法 • 美深受無功能的功能性影響 • 否定具有目的性的形式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