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62 Views
第一节 肝脏病常用实验检查.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测定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胆红素测定 血清酶学检查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甲种胎儿球蛋白测定.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测定. 标本采集法: 抽取 空腹静脉血 2 ~ 3ml ,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 TP ) 60 ~ 80g/L 血清清蛋白( A ) 40 ~ 55g/L 血清球蛋白( G ) 20 ~ 30g/L A/G ( 1.5 ~ 2.5 )∶ 1. 血清蛋白比值测定意义.
E N D
第一节 肝脏病常用实验检查 •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测定 • 血清蛋白电泳 • 血清胆红素测定 • 血清酶学检查 •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 甲种胎儿球蛋白测定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测定 • 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3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 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TP )60~80g/L 血清清蛋白(A )40~55g/L 血清球蛋白(G)20~30g/L A/G(1.5~2.5)∶1
血清蛋白比值测定意义 • 血清TP和A降低:血清TP<60g/L或A<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亚急性重症肝炎、肝癌等。也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 • 血清TP及G增高:血清TP>80g/L或G>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见于慢性肝脏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 A/G降低或倒置: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等。
血清蛋白电泳 • 标本采集:抽取空腹静脉血2~3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 参考值:醋酸纤维素膜法清蛋白62%~71%,α1球蛋白3%~4%,α2球蛋白6%~10%,β球蛋白7%~11%,γ球蛋白9%~18%。 • 临床意义:清蛋白减少意义同血清清蛋白测定。α1球蛋白增高见于发热、恶性肿瘤等。α2球蛋白及β球蛋白增高见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γ球蛋白增高见于慢性肝病、骨髓瘤等。
血清胆红素测定 • 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 参考值: 总胆红素(STB )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CB )0~6.8μmol/L 间接胆红素(UCB )1.7~10.2μmol/L
血清胆红素测定意义 • 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黄疸,血清STB >17.1μmol/L<34μmol/L为隐性黄疸,34~170μmol/L为轻度黄疸,171~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重度黄疸。 • 判断黄疸的类型:
血清酶参考值 • ALT:速率法(37℃) 10~40U/L; 终点法(Karmen法) 5~25卡门单位。 • AST:速率法(37℃) 10~40U/L; 终点法(Karmen法) 8~28卡门单位。 • ALT/AST≤1。 • ALP:磷酸对硝基苯酚速率法(30℃): 成人40~110U/L,儿童<250U/L。 • r-GT:硝基苯酚速率法(37℃) <50U/L。
血清酶检查意义 • 反映肝实质损害:ALT和 AST活力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灵敏指标,ALT更敏感。急性肝炎转氨酶均可增高,以ALT最明显。急性肝炎恢复期,如血清转氨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下降后又上升,提示转为慢性;急性重症肝炎,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重转氨酶活性反而降低,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慢性肝病血清转氨酶均可增高,但AST>ALT。 • 反映胆汁排泄受阻:阻塞性黄疸时ALT、r-GT增高。 • 反映肝外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时ALT、AST增高,AST>ALT;骨骼疾病如成骨细胞瘤ALP增高。